本文轉自公眾號“錦達教育”,已取得原作者授權


美國聯邦政府2025年4月11號發給哈佛大學整改要求的官方檔案截圖
聯邦政府“整改協議”
這封由政府發給哈佛的正式函件提出了10項整改要求,核心包括:
1 ►治理改革:
政府要求哈佛在治理結構上“大換血”,強化由“最忠於學術使命”的終身教授和高層領導來掌控學校方向,明確提出要減少學生、非終身教職人員、及激進主義者的影響。

美國聯邦政府2025年4月11號發給哈佛大學整改要求的官方檔案截圖
2 ►基於“純粹學術能力”錄取與聘任:
-
禁止在招聘與招生中參考種族、性別、宗教或國籍;
-
實施“意識形態多元”審查;
-
要求每個教學單位實現“觀點多樣性”(即不同政治或價值立場必須被代表);
-
所有資料需公開接受政府審計至2028年。

美國聯邦政府2025年4月11號發給哈佛大學整改要求的官方檔案截圖
3 ► 國際學生“價值篩查”:
哈佛必須在錄取國際學生時確保其不“敵視美國憲法價值”,並對涉恐、涉仇行為學生立即上報國土安全部。

美國聯邦政府2025年4月11號發給哈佛大學整改要求的官方檔案截圖
4 ► 取消DEI(多元、公平與包容)專案:
哈佛必須關閉所有相關辦公室、職位與專案,並終止一切以DEI為基礎的校內政策。

美國聯邦政府2025年4月11號發給哈佛大學整改要求的官方檔案截圖
5 ► 學生紀律改革:
強制執行秩序,追責抗議行為,包括:
-
禁止蒙面抗議,違者立即停學;
-
對抗議以色列事件中的學生“追溯性處理”;
-
禁止支援被認定為“反猶或違法”的學生組織。

美國聯邦政府2025年4月11號發給哈佛大學整改要求的官方檔案截圖
過去七十多年裡,美國聯邦政府透過資助哈佛等高校科研專案,推動了醫學、工程、人工智慧等多個領域的重大突破,造福全球。然而,近日政府卻因“反猶主義”問題,威脅撤回對包括哈佛在內多所大學的資助,引發軒然大波。哈佛校方對此強烈反彈,公開宣告認為政府此舉不僅將危及數以百萬計民眾的健康福祉,也動搖了大學自由與知識創新的根基。

2025年4月14號哈佛大學官方宣告《The Promise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截圖
💡 哈佛的核心立場
🔸 “真理(Veritas)高於政治”
“政府無權決定大學教什麼、研究什麼、僱傭誰”
🔸 反猶問題≠思想管控
已採取15個月反猶措施,但拒絕以“意識形態審查”為解決方案
🔸 守護私立大學獨立性
“科研合作不能淪為政治籌碼”
🔸 承諾多樣性原則
堅持最高法院裁定:錄取不考慮種族,但繼續建設多元社群
🔸 學生抗議的邊界
保障言論自由,但不得干擾教學科研

2025年4月14號哈佛大學官方宣告《The Promise of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截圖
►►►
⚠️ 潛在影響
► ✅ 對留學生
-
科研經費縮減可能影響實驗室招生
-
政治風波下籤證政策或有波動
► ❌ 對美國教育
-
若政府施壓蔓延,其他名校恐面臨相似困境
-
學術研究“自我審查”風險加劇
►►►
🌟 留學生啟示
1️⃣ 警惕“學術政治化”
選擇留學目的地時,關注高校自治傳統與政治環境
2️⃣ 科研方向避險建議
敏感領域(如AI、量子)研究者需提前瞭解合作方背景
關注NIH、NSF等聯邦基金動態
3️⃣ 言論邊界意識
美國校園言論自由≠無限制,需熟悉校規與法律紅線
哈佛拒絕“思想審查”協議的決定,或許會引發與聯邦政府更激烈的博弈。但它也釋放出一個明確訊號:在當下的風暴中,大學不應放棄自由、真理與學術獨立的根本價值。這場風波的最終走向如何,尚未可知,但哈佛已在歷史的關鍵時刻,選擇站出來捍衛原則。
✨ 立即掃描,獲取免費諮詢評估!👇👇

▶美國官方諮詢電話:+1 (949) 892-7865
▶官方郵箱:[email protected]
▶美國總部地址:330 E Lambert Rd. Suite 118, Brea, CA 92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