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五個人,看到了人類從未看到過的顏色

圖片來源:unsplash
卡了人眼視覺的bug。
撰文|王昱
審校|冬鳶
我們透過視網膜上的三種視錐細胞分辨不同的顏色,他們的名字分別是L、M和S。它們分別對長波長(紅)、中波長(綠)和短波長(藍)的光最敏感。工程師也正是利用了這一點,用紅色、綠色和藍色(RGB)製作出了顯示屏,牢牢鎖住了所有人的視線。
色彩騙局
實際上,色彩只是大腦對真實世界的一種近似。在客觀物理世界中,存在的是波長,而不是顏色。自然光在各個波長上的強度都不一致,但三種視錐細胞只能將豐富的光譜資訊濃縮成區區三個分量。人眼的這種近似方式雖然從實用效果上來說還不錯,但要深究精度,那就只能算得上湊合了。
一個最直觀的例子就是同色異譜現象,在人眼看來是同一種顏色的物體,光譜特徵可能完全不同。比如下方這幅圖中有兩個黃色球體,左側一列第一行是球體在真實世界中的樣子,第二行則是它的光譜,是單純的黃色光。而右側第一行是這個黃色球體在顯示器上的樣子,顯示器的RGB畫素並沒有黃色,顯示器調配紅綠藍三原色的比例,來滿足人眼對“黃色”的想象(第二行)。所以,就算左右兩個球體在人眼看來(第四行)是一樣的,但實際上它們的光譜成分可能完全不同(第二行)。而且,不同動物的視錐細胞對波長的敏感度不盡相同,在你看來能色彩準確的顯示器,在你的貓貓狗狗看來,可能偏色非常嚴重。
圖片來源:cmglee, Vanessaezekowitz/Wikipedia
並且,人眼對色彩的感知還有一個bug:三種視錐細胞感知的波長範圍是有重合的。上圖第三行就是L、M、S三種視錐細胞對波長的敏感度,可以發現在M視錐細胞被啟用時,S或L視錐細胞至少有一種會被啟用。在自然世界中,理論上沒人看到過M視錐細胞單獨被啟用過的樣子,那可能是一種全新的顏色。但最近一篇發表在《科學·進展》Science Advances)的論文則表示,科學家成功單獨激活了M視錐細胞,受試者表示,這是一種他們從沒見到過的全新顏色。
全新的顏色
為了實現只啟用M視錐細胞的目的,研究團隊採用了最簡單粗暴的方式——讓光線只照到M視錐細胞上就好了。此前,也有類似的只啟用幾個M視錐細胞的實驗,但這些實驗啟用的M視錐細胞都太少,不足以讓人察覺到顏色。若想讓人眼看到M視錐細胞被單獨啟用的樣子,必須在足夠大的範圍內照亮足夠多的M視錐細胞才行。
為了實現這一點,研究團隊先標記了每位被試視網膜細胞的位置和型別。在實驗過程中,研究團隊用紅外相機追蹤定位視網膜的位置,精度可以達到單個細胞的量級。然後,他們將雷射精準投遞到視網膜的M視錐細胞上。不論在追蹤精度還是速度上,這都是一項艱鉅的任務。研究團隊追蹤了1000~2000個視錐細胞,並每秒向這些視錐細胞發射10⁵束雷射束。這些視錐細胞分佈在0.9°的視野範圍內。此外,為了降低實驗追蹤的難度,研究團隊選擇了偏離人眼視覺中心4°的視錐細胞,避開了人眼視覺中心視錐細胞最密集的區域。
研究團隊分別用488奈米和543奈米波長的雷射照射了5名受試者的視網膜。488奈米波長的光可以同時啟用L、M和S三種視錐細胞,而543奈米波長的光則更接近L和M視錐細胞的敏感峰值,S視錐細胞對其只有微弱的反應。結果研究團隊發現,當他們用543奈米波長的光只照射受試者的M視錐細胞時,受試者看到了一種從來沒見過的顏色。據研究團隊成員兼被試介紹,這種顏色類似孔雀藍或藍綠色,但飽和度非常高,研究者將這種顏色稱為olo。olo顏色似乎比正常視力下可以看到的最鮮豔藍綠色還要強烈,只有不斷新增白光來“稀釋”olo顏色後,才能與最接近的自然可見顏色相匹配。
olo色(圖中綠點)已經超出自然色彩的飽和度範圍(下方彩色區域),三個圖分別為3名受試者的色彩感受。圖片來源:原論文
色彩新騙局
但這還不是這5名受試者看到的全部,研究團隊還利用這套實驗系統製造了一種新的色彩騙局——只用單一波長的光,讓受試者感受到不同的顏色。研究團隊的裝置可以追蹤三種不同的視錐細胞,並且精準控制投向LMS視錐細胞雷射的強度。這樣,他們就能用單一波長的雷射顯示出多種顏色。
實驗團隊本質上是在用雷射——人類能製造的最單色的單色光——來實現彩色的顯示效果。略微思考一下這種技術的魔幻程度也許不亞於五彩斑斕的黑。但實驗團隊確實做到了,543奈米的雷射在人眼看來通常是綠色,研究團隊卻能透過控制L、M和S視錐細胞的激發強度,用這種雷射讓人感知出從橙色到黃色,再到綠色、藍綠色,乃至olo色的顏色。
543奈米的雷射大概長這樣。圖片來源:wikipedia
研究團隊將這種追著視錐細胞打光的色彩顯示方式稱為Oz色彩(Oz colors),並將他們製造的原型機稱為Oz原型機(Oz prototype)。研究人員並不僅僅是為了拓展人類色彩認知的邊界才研究Oz色彩,他們表示,Oz色彩或許能改善色盲人士對顏色的感知能力。
色盲患者通常只有兩種視錐細胞正常工作,研究團隊正在嘗試利用類似的“色彩新騙術”,透過雷射系統控制特定細胞的光訊號,人為地創造出第三種視錐細胞型別,從而幫助色盲患者感知到更豐富的色彩。
參考連結:
-電商廣告-
《環球科學》2025年5月新刊

正在熱賣


戳圖片閱讀原文
立即購買
點選【在看】,及時接收我們的內容更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