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伯克希爾 哈薩維股東大會於美國時間5月3日在美國奧馬哈拉開帷幕,今年的股東大會恰逢60週年紀念,在過去漫長的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裡,巴菲特與芒格將伯克希爾打造為全球獨一無二的一家大型綜合鉅艦企業,締造了商業和投資奇蹟。
在本屆股東大會期間,騰訊新聞《一線》對話匯盛金融首席經濟學家陳凱豐。作為一名參加過十幾屆巴菲特股東大會的“老股東”,陳凱豐表示,巴菲特所對外傳遞的價值投資的理念,儘管是非常樸素的認知,但多年來一以貫之,並堅持到投資實踐中。
對於在中國市場踐行巴菲特價值投資理念,他並不認同“水土不服”這樣的判斷。陳凱豐認為,許多實際例子證實,中國的投資行業從業者踐行巴菲特理念,也獲得了非常可觀的中長期投資回報,因此(他的投資理念)完全是可以應用的。
以下為此次對話文字實錄:
騰訊新聞《一線》:你還記得第一次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是什麼時候嗎?當時最打動你的瞬間是什麼?
陳凱豐:我第一次參加巴菲特股東大會大概18年以前了。當時其實最打動我的瞬間是,會議結束的下午,巴菲特老先生就靠著體育館的牆根上和大家聊天,然後誰願意的話,過去跟他拍個照,而且給你擁抱一下,然後呢他甚至於會做一些小怪手勢等等,非常有意思。
騰訊新聞《一線》:股東大會有沒有哪些時刻或講話內容給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陳凱豐:因為股東大會我每年都去,參加十幾年了,其實每一次主題都很相像,都是要跟大家講要堅持長期主義,長期持有等等,就是給我的感覺是非常樸素的一種認知,沒有什麼非常深奧的東西,但是這些觀點或理念在這麼多年都一直很一致,幾十年來他的說的東西都是一致的。
騰訊新聞《一線》:除了巴菲特和芒格的問答環節,你覺得伯克希爾股東大會還有哪些不容錯過的細節或場景?
陳凱豐:除了這個問答環節,我覺得有一個非常好的地方,就是他投資的公司高管來交流,巴菲特、芒格投資的公司有一兩百家吧,這些公司從蘋果到航空公司Delta, 還有包括他旗下的保險業務、能源業務,還有傢俱公司等等,這些公司、高管,都會在現場進行交流,聽他們聊聊這些行業的細節是非常非常好的一個機會,還有包括就是其實他在中國投的公司,在巴西投的公司的人都在。
我舉個例子,就是他旗下投資的珠寶公司的CEO,有一次跟我們交流巴菲特對下屬的要求,他提到巴菲特從來不去現場視察,他旗下的公司遍佈全美各地,遍佈全球,但從來不去現場視察。唯一會要求旗下每個公司的老闆,每月給他發月度的報告,包括本月做了哪些事情,特別是要提每個月的問題,他要求下屬提每個月的最大的問題。然後年底的時候需要CEO告訴他今年想拿多少獎金,然後提一個數字,由他來決定同意或者不同意,是比較特殊的一種管理方式。
騰訊新聞《一線》:今年是股東大會60週年,對今年大會最關注的是什麼?
陳凱豐:首先伯克希爾公司(從巴菲特接管)到現在60週年,非常非常的不容易,我覺得大家最關注的還是想看看巴菲特現在的情況,另外我想,伯克希爾公司現在持有的現金已經多達3500億美元,他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就開始增加現金儲備。創了一個現金持有的歷史最高值,大家肯定想知道他持有的這些現金準備怎麼辦?是回購股票,還是投資上市公司,還是做併購,還是投資於自己旗下的公司的資本運營等等,或者說資本項下支出,這個我覺得大家會非常非常關注。
騰訊新聞《一線》:作為一位資深投資人,你如何理解“護城河”、“能力圈”這些巴菲特核心理念?在實踐中是如何體現的?
陳凱豐:我最早在瑞士唸的金融學的博士,後來在摩根士丹利工作,後來又和我的老闆一起,成立一個基金公司,管理很多年的資金,我覺得最核心的理念可能就是,找到好的公司,然後長期持有,沒有必要折騰,就儘量不折騰,還有購買好的公司,有強的護城河的能力圈的公司,然後,中長期持有,這我覺得是也是我們的實踐中的核心。
騰訊新聞《一線》:巴菲特強調“耐心”和“長期主義”,在如今多變的市場環境下,如何平衡“長期視角”與“短期波動”?
陳凱豐:雖然現在市場的變化很大,但是實際上長期主義是更加重要的,我在全球到處會參加一些交流,看一些投資機會等等,包括在美國各個地方,包括也去歐洲,在中東,在澳洲,在亞洲等等,那實際上我個人的感覺是,隨著市場變化的加大,其實競爭更加的艱難,然後真正優越的公司其實比以前更加強勢,也就是說有護城河的公司,反而比以前更加有中長期投資的持有空間,更不需要去頻繁的換倉。
騰訊新聞《一線》:你覺得今天中國市場有沒有類似伯克希爾那樣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公司或行業?
陳凱豐:我覺得中國市場將來應該會有像伯克希爾這樣的長期投資的公司或者行業,但是目前,很難找到最核心的原因,我認為是,中國市場的監管情況和行業的運作情況和美國不太一樣,例如伯克希爾核心是一個由保險公司的運營帶來現金流,然後用現金流去投資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也就是說既有實業投資,也有金融市場投資,但是,金融市場是很少的。
伯克希爾80%的盈利來自於它的實業,包括能源,發電、採油、製造業等等。在二級市場,就是盈利只有20%,中國目前確實我覺得從監管角度來說,從各方面來,沒有這樣的公司,因此沒有可比性。
騰訊新聞《一線》:有人說“巴菲特投資理念在中國水土不服”,怎麼看這個觀點?
陳凱豐:這個我倒不怎麼同意,巴菲特投資理念在中國有很多人進行了這個應用,而且業績是非常好的,大家都認識瞭解的一些,在中國的投資經理、基金經理,運用巴菲特投資理念,不管購買的是茅臺也好,購買的是美股也好,在中國也獲得了非常好的中長期的投資業績,因此,我認為巴菲特投資理念在中國是完全可以應用的。
騰訊新聞《一線》:在中國市場上實踐價值投資最大的挑戰是什麼?
陳凱豐:我認為在中國市場實現價值投資,從某種程度上,和在印度或者其他的新興市場國家,實現價值投資面臨的都是一樣的挑戰,也就是投資人,合夥人或者LP,可能是需要更好的瞭解,或者說是教育,因為實際上巴菲特在美國能夠那麼成功,和他的這些LP,或者和他的股東對他支援是有幫助的,你想他的幾萬、十幾萬的股東,很多都是持有股票一二十年、二三十年不變的,我覺得伯克希爾公司過去幾十年裡面,比如說每次遇到了30%~50%這種回撤的時候,這些投資人不離不棄,是伯克希爾公司成功的一個核心。所以,我認為價值投資以後要在中國發揚光大,其實也需要投資人,包括LP,對這些基金經理的支援。
文章轉載於騰訊新聞《一線》
特約作者 | 紀振宇
編輯 | 劉鵬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