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人生還能活成這樣啊

最近在抖音刷到一位主播,她看起來黑黑胖胖,放在人群中不怎麼顯眼,但看她的直播卻覺得充滿幹勁。
她就是“甘肅胖娃娃”張明霞,來自甘肅定西的鄉村。
那裡是典型的黃土高坡,貧瘠而蒼涼。當地農民一直過著農忙時回家下地、農閒時外出打工的日子,一年到頭歇不了兩天,卻也賺不了兩個錢。
被出身所困,張明霞對改善生活有著強烈的渴望。   
與她不謀而合的,還有學校裡其它四個來自農村的同學。他們一同組團,折騰了不少專案,收過快遞、賣過蘋果、開過小店、跑過外賣……
都不理想,不了了之。
後來,甘肅天水偶然來了位外地的抖音主播,幫忙賣蘋果,效果很好。
農戶看了,忍不住給孩子們提議:“人家外地人都能賣這麼好,你們這些本地娃娃,就不能試試嗎?”
一句話點醒了五個人。他們意識到,在抖音電商賣家鄉特產,是個不錯的選擇。
說幹就幹。幾個人當即建立抖音賬號,由張明霞出鏡。
沒有渠道,沒有資金,他們靠著對當地水果的瞭解和過往賣蘋果的經驗,以及自己的一腔熱血,迫不及待地投入到這個龐大的舞臺。
可惜,現實總會對理想重拳出擊。
直播沒有一炮而紅。在五花八門的主播裡,這個樸素的西北姑娘太不起眼了,連帶著她的蘋果,都無人問津。
開不了單就賺不到錢,大家只能靠一大袋饅頭和榨菜填飽肚子。
直到天水大櫻桃上市。
這種櫻桃是本地特產,果大飽滿,色澤鮮豔,食之香甜,就是採摘期特別短。
為了把握黃金時間,張明霞每天一早就蹲守在果園,拍攝農戶們忙忙碌碌摘櫻桃的畫面,然後發到抖音上,主要突出綠色健康無汙染。
十幾天後,平臺推薦了他們,無數觀眾湧入。
張明霞團隊收穫了第一縷曙光。
等櫻桃季過去,他們趁熱打鐵,一邊總結經驗和教訓,一邊轉場“中國蜜瓜之鄉”,開啟下個週期的直播與拍攝。
為了讓直播間吃到最應季、最新鮮的水果,她每個月都輾轉在不同的城市和田野,哪裡果子熟了就往哪去;
為了選出品質更好的產品,她一天可以跑六七個種植園,確保每個果子都達標,不在意自己苦不苦累不累;
為了讓大家看到產品最真實的模樣,她的直播間從不開濾鏡和美顏,只有她頂著一張憨厚的圓臉,笑嘻嘻地和大家做介紹。
恰好是這樣的良苦用心吸引到了網友,讓他們的抖音電商日漸穩定。
很小的時候,她看著父母為了賣土豆和收購商討價還價,還要被人家擺臉色,想著以後不能再讓他們吃這樣的苦。
年少時的夢,終於以這樣的方式在抖音實現了。
張明霞在抖音圓了自己的夢,而馬蘭花圓的是更多孩子的夢。
作為小鎮裡靠高考走出來的人,馬蘭花始終記得剛來北京讀書時,自己那種非常強烈的落差感。大城市出生的孩子,彷彿和她有著天然的界限。
哪怕後來從清華畢業,去當了投資經理,過上了很多人羨慕的生活,她心裡仍有很多遺憾未能彌補。遺憾童年時沒有好書讀,也遺憾年少時見識不夠。   
她常常想做點什麼,為了過去的自己,為了現在的孩子。“我可以想象到,手機屏幕後頭,很多家庭,很多孩子,和以前的我是一樣的。”
改變的契機是一條爆火的幼兒園影片。影片記錄了兒子毛筍不願去幼兒園的日常,讓她吸粉百萬,成為備受關注的“清華媽媽馬蘭花”。
與此同時,她耐心教導毛筍和女兒毛竹讀書的內容,也得到了關注。很多人來到她的賬號下留言諮詢教育孩子的方法,請她幫忙推薦給孩子看的書。
突然湧入的流量給了她改變的底氣,“我活了30多年,從來沒被100多萬人喜歡過,我要去試試。”
她並不惶恐,反而躍躍欲試。
只是,在“把優質的育兒繪本分享給粉絲”當做創業方向後,她不得不更加謹慎。因為她知道孩子們幼年時讀過的書,會無意識地影響他們的成長。   
所以做出推薦前,她會反覆閱讀,把書研究透了,再判斷適不適合孩子讀。“我推薦書前都會問自己一個問題,那就是我是否願意拿給毛筍與毛竹看。”
偶爾對某些詞彙拿捏不準,她還會四處諮詢朋友,確保內容無誤。
不是沒聽過那些質疑聲,說她作秀的,說她打著清華名號博人眼球的,說她丟人現眼的,但馬蘭花並不在意,因為她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很多家長告訴我,因為我的推薦,孩子愛上了閱讀。我覺得這是一個特別值得去做的事情,這也是我繼續做下去的動力。”
光憑几本書,當然不能完全彌補成長環境帶來的差距。

但馬蘭花堅信,書本可以為孩子們打好基礎,幫他們看到更廣闊的的世界,一定程度上緩解資訊不對稱帶來的不安,從而引導他們往更高更遠處走。
家長的認可讓她更堅定:“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像你一樣,讀書、思考、上大學。”    

透過馬蘭花的直播間,或許有人的未來正在紮根發芽。
如果說馬蘭花傳承著希望與祝福,那麼橘子傳承的無疑是傳統與文化。
橘子是個年輕的紫砂手藝人。
小時候,別的孩子玩玩偶和積木,而她偏偏喜歡拿著刀具,玩雕刻。
長大些,她學設計專業,更是成天在工作間裡倒騰木工,製作古典傢俱,還雲遊四方學雕佛像、學鑑賞寶石、學各種別人奇怪又有趣的東西。
所有之中,她最鍾愛紫砂。
一塊泥料,透過雙手的搓揉、拍打,最後被塑造成型,賦予不同的情感。這個過程讓她覺得神奇而隱秘,“沒有兩件完全一樣的東西,每一件都有唯一性。”

浪漫是夠浪漫,但艱難也挺艱難。
難在學藝過程。
全手工製作一把壺,學徒少則學上一兩年,多則沒有上限。受材質影響,製作時耗費的既是時間,也是體力,“冬天時不能開暖氣,夏天無法開空調。”
更難在謀生手段。
橘子見過師兄早上送牛奶賺錢,結束後在工作室學藝,“可能花到2年或者5年才能去獨立制好一隻壺,這隻壺才能賣掉,換個衣食。”
她拍攝的短片《敢問路在何方》裡,更是堆滿了從業者的苦辣辛酸。
有人學藝三年,苦於沒收入,最後選擇去搖奶茶;有人邊在電子廠打工,邊做紫砂手藝,如此堅持了5年,只留下一聲嘆息“還是在廠裡上班穩當。”
在宜興,幾乎每天都會有人因為無法以此維生,而被迫無奈轉行。
如果一個行業無法讓人吃飽飯,那又該如何傳承,如何發展呢?
想到這裡,橘子覺得很遺憾,所以年輕的她決定善用網路的力量。
與一群志同道合的青年手藝人成立了工作室“八即是美”後,他們興致勃勃地在抖音上分享紫砂製作的日常、科普紫砂知識。
年輕人對潮流的敏銳,能讓他們迅速發現短影片流行後,人們購物方式的改變。
於是大家懷揣著對紫砂的熱忱,做起了抖音電商,同時將現代人的審美融入到了傳統藝術創作中,做出了不少極具創造性的作品。
果然很受歡迎。
連帶著更多人開始瞭解紫砂行業,也願意投身其中。
橘子曾說她喜歡未知的事情,曾以為自己會一直走在路上,直到紫砂留住了她。
可她沒有真正停下。她和她的熱愛都會越走越遠,越燒越亮。
傳統手工藝在抖音煥發生機的同時,也有人在這裡重獲新生,找回自信與尊嚴。
楊濛濛忘不了2018年的那場車禍。
在那之前,他的生活平凡而幸福,有著恩愛的妻子、可愛的女兒。打拼多年,兩人在老家蓋了房、買了車,準備把女兒接來身邊生活。   
車禍後,美好化作泡影,他的世界坍塌成一片黑色。
更難熬的,是妻子馬紀霞。
她等在手術室外,一會聽說胸椎斷了、右手手腕廢了,一會被告知肺部感染、大腦出血,最後甚至“慶幸他只是盲了,沒有癱瘓或變成傻子,術後也沒有感染”。
出院後,馬紀霞很快就發現,丈夫的性格變了。
過去,楊濛濛很會照顧人,家裡瑣事都由他負責,妻子從不操心;但現在,他頻繁發脾氣,為了小事糾結、爭吵,展現出來的全是糟糕的一面。
而馬紀霞選擇體諒。她知道失明讓丈夫失去了安全感,才會如此。
為了鼓勵丈夫,她送給楊濛濛一把吉他。過去,他很愛唱歌。
音樂不負眾望,提供了治癒人心的力量。楊濛濛摸黑學習,兩個月後就為女兒完整彈唱了一首《生日快樂歌》,這也讓他找回了對生活的掌控感。
這種感覺讓他迫不及待地去學習如何重新融入這個社會。
他開始試著洗衣服、做飯、幹家務,還能摸索著上螺絲、裝傢俱,比看說明書的馬紀霞動作還快,“只要還能做事,一切好像也沒那麼可怕了。”   
是啊,只要人活著,就還有機會。
馬紀霞情不自禁地把這些日常發到抖音上,一方面記錄楊濛濛陰轉晴的改變,另一方面希望能鼓勵到和他們一樣在苦難中掙扎的家庭。
閒暇時,楊濛濛會直播唱歌彈琴,透過讀屏功能和大家互動。很多人聽聞他們故事的人,會熱情地刷禮物,夫妻倆常常覺得不好意思,一直強調不要刷。
後來是粉絲給了建議,說你們不如搞電商帶貨吧。於是楊濛濛有了失明後的第一份工作。
討論賣什麼時,馬紀霞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適合孩子用的小零食和日用品。女兒會先試吃試用,經過“真人檢驗”,質量過關有保障,賣起來踏實、安心。
有粉絲買了以後給她留言:“以後零食都在你這買了,我家兩個孩子,每天零食不斷。”馬紀霞很感恩,她知道這些好心人都在幫他們。  
幾年前,為了給楊濛濛治療,馬紀霞求親戚找朋友,幾百幾千地籌錢。她把這些數字一筆一筆地記在了小本子上,等著還。
後來有了這家小店,數字開始一個一個被劃掉,生活也一步一步變好。
楊濛濛還用賣貨的收入,為妻子買了一部手機。他說,“好久沒有給你買過東西了,三年來掙的第一筆錢,感覺自己又有用了。”
眼前的世界依舊是一片黑,但或許他已經觸碰到了另一種光明。
你看,每個主播都是一個故事。
故事聽起來很簡單,他/她想做些什麼,就去做了,然後做到了;但在故事背後更復雜的是,他們需要付出努力,才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事業,並做出成績。   
這些事業不分大小,不分高低。
但無一例外,能讓投身其中的個體,感到由內而外的滿足。
如今,張明霞平均每天在抖音電商賣出1000多單,平均每場直播有20萬+觀看,不僅把家鄉的農特產賣向了全國,還帶動了當地鄉親們增收。她有個偉大的願景,希望讓更多甘肅優質農產品走出大山。
截止現在,馬蘭花在抖音電商售出的圖書等產品超過310萬件。無數孩子透過她讀到了更多好書,也有了機會觸碰到更好的未來。
兩年時間,橘子和朋友們創立的“八即是美”工作室,賣出超70萬件紫砂好物,復購率與好評率都非常驚人。他們想讓紫砂藝術重新成為流行。
車禍六年後,楊濛濛和馬紀霞早已還完了欠款,搬入了新家,還在今年迎來了第二個孩子。他們不再彷徨,因為抖音電商帶來了收入,也帶來應對生活的底氣。
這些人也入選了中國網路社會組織聯合會“優質主播培育工程”首批優質直播間(主播)名單。他們的故事或許會激勵到更多的人。
總是慶幸能有抖音這樣的平臺,讓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可能。
感覺這裡就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承載著那些五顏六色的夢。有人一無所有,從這裡揚帆起航;有人中途失意,汲取能量後重新出發。
好像無論什麼行業,什麼背景的人,都能在這裡獲得支援和鼓勵,然後找到自己渴望奮鬥的事業,以及願意追逐的人生方向。
它讓我們相信,不論有著怎樣的過去,每個人的未來依舊有勃勃生機。
-END-
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