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紅超8億,近500員工年入百萬,安克創新做對了什麼

最近安克創新火上了熱搜,主要原因是安克創新豪擲8億元年終獎金,494人年收入破百萬,羨煞旁人。但隨之而來的也有不少質疑聲,有投資者表示,給員工發錢太多傷了股東利益。有投資者留言,公司如此大手筆給員工發8億獎金,為什麼又同時向市場募資11億元?還有網友質疑恐怕大部分獎金都分給了高管,這又有什麼可說的?
安克創新倒是氣定神閒有理有據的回應質疑。相關負責人告訴媒體,合理的薪酬體系與募資佈局前沿產業都是為了企業長期發展,最終更好反哺員工、投資者等合作伙伴。未來也希望與更多投資者共享經營成果。
據此前已證實的內部圖片,2022年至2024年,安克創新的經營分享獎金綜合分別為2.5億元、4.7億元、8億元,預計2025年分紅將超過10億元;而公司年收入破百萬人數分別為209人、287人、494人。如果這樣來看,安克創新高分紅重獎勵倒不是一種停留在表面的營銷炒作。
最近流傳的“百萬年薪”的近500名員工,有70%以上是一線員工,並非管理崗位。50%左右是研發人員。當中,110多位為90後員工,還包括10餘位95後“新生代”。
如果大部分是研發人員倒也實屬正常,像安克創新這樣的跨境電商品牌,過去頭部玩家普遍會透過高額年終獎和股權激勵計劃等方式,來儘可能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司業績。只不過安克是上市公司,財務相對透明引發行業內外廣泛關注。
高分紅高激勵的故事在胖東來,在華為的身上已經上演過了,但如何把激勵變成企業的正迴圈動力,才是他們逐漸成為國民級品牌的原因,而不是隻有激勵或者只有畫餅。那麼安克創新是如何實踐這條路的?
安克的故事是創新的故事
01、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
安克創新的故事要從大概二十年前講起,2006年,北大計算機系畢業的陽萌在谷歌任職演算法工程師。
一次更換筆記本電池時,他發現亞馬遜上僅有高價原裝和劣質雜牌兩種選擇,而中國供應鏈能以1/3成本生產優質電池。這讓他嗅到商機:“中國供應鏈被低估,全球市場存在價效比紅利”。
陽萌
一開始陽萌做充電寶,因為安卓與蘋果不相容,海外使用者就瘋狂差評,陽萌立馬改進,推出了雙孔、三孔的充電頭,接下來銷量猛增。 後來做資料線,使用者又來差評,因線材太短,質量差,然後就把充電線做得能拉動汽車,還讓網紅來拍影片,接下來全網爆火。
如今,電商平臺上的套利機會已幾乎消失,但消費者對高性價比、高質量產品的需求持續存在。陽萌曾在EqualOcean舉辦的出海全球化峰會上提出,當今的機會在於提高產品的淨推薦值(Net Promoter Score)。 
卷不是核心難題。真正優質、獨特、讓消費者滿意的產品,是撬開全球80%市場的鑰匙。當下,中國在無人機、智慧家電、光伏等領域都有較好基礎,經過四十年的供應鏈和產業積累,產品迭代速度高於國外數倍,製造成本低於國外數倍,如果能做出淨推薦值超越市場中現有產品20分、30分甚至40分的產品,再配合全球化銷售能力,仍是成功的創業。
所以安克開始圍繞充電場景做各種“微創新”。比如2013年推出的PowerIQ晶片,實現了同一充電口支援所有裝置的快充功能,成為了充電行業新的標準,保持至今。
2018年,它將航天材料氮化鎵(GaN)率先引入消費電子,推出全球首款口袋式30W充電器。這個重量56克的小方盒,不僅能讓iphone x在一小時滿電,還改進了傳統快充的散熱問題。當時在數碼圈還一度掀起了測評熱。
到了2024年, 新品Anker Prime 藉助AI 技術,實現智慧識別並動態監控不同裝置的充電標準和充電狀態,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充電場景再被拓寬。
但哪怕成為蘋果“御用充電寶”佔據全球第一的市場份額,也不足以讓安克安心。在業內多數人來看,在跨境電商賽道,SHEIN和安克代表了兩大跨境電商模式:獨立站和平臺商家。相比於SHEIN所代表的獨立站玩家,安克代表的則是憑藉成熟平臺運作的品牌出海玩家,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不過,安克專注於產品、流量獲取交給平臺的策略,也註定了其成長壯大需要賴於諸如亞馬遜等電商平臺。
在外界看來,安克創新是一家明星跨境電商企業,但安克創新更願意把自己看作一家智慧硬體產品公司。從團隊構成來看,安克創新目前近5000人裡,有超過一半是從事研發相關工作,包括AI,大模型,硬體產品,智慧化軟體開發等。2023年,公司一年的研發費用超過14億元。
02、第二增長曲線不亞於重新創業
最近幾年,充電寶收入在安克創新的全部收入中佔比低破10%。這和安克創新對於所在行業的判斷有關。安克產品設計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他們近幾年發現,在亞馬遜上一搜安克,有120款充電寶產品在售,這並不是什麼很好的事,說明安克的產品已經到頂在跟自己打架,對於使用者選擇也是非常痛苦的事。 
所以多業務尋找第二增長曲線是必須的。安克創新不斷拓寬產品線,在2016年跨界進軍家居行業,成立智慧家居事業部,eufy品牌誕生。隨後在影音、消費級儲能、3D列印等賽道不斷推進,2020年,安克創新將自己向外拓展的戰略稱為“淺海戰略”,想透過在細分品類上的擴張,獲取“小蝦米”總和之後的“大魚塘”。公司每年的研發投入超過10億人民幣,據安克創新2024年三季度報告,2024年1-9月研發投入已超過14億人民幣。

eufy官網

但幾乎大部分組織在擴張的過程中都遇到了不適應、能力不匹配的問題,安克也不例外。全新的團隊和超出原有業務範圍的嘗試帶來巨大不確定性,跨界臂展過長、動作過快,也暴露出安克創新本身在全新品類及團隊人才管理上的短板,看到部分業務收縮、“對團隊leader沒信心”的情況下,陽萌決定採取保守姿態。2022年,約40%新產品線被關停,其中包括割草機器人、手持清潔裝置、電動腳踏車等。 
理想情況下,安克創新的發展將走向平臺化,成為一個允許流轉、允許失敗的生態系統,已有的成功經驗和資本積累將助推全球化智慧創業團隊發展,供給新產品團隊(內部為團隊,外部融資時為“創業公司”)在多輪融資後作為子公司獨立上市,甚至分拆上市。
每當有新產品出現,安克創新可以藉助渠道基礎、品牌名氣和原有技術工具支援能力,鋪開符合海外市場本土特徵的產品,不斷進行測驗。比如,美國3D列印技術市場教育成熟,AnkerMake選擇美國市場上線3D印表機;安克創新在日本推出家寵機器人Loona Japan,而日本公寓對寵物登記有嚴格規定,這一產品能滿足獨居或小型家庭的陪伴需求。
但新的藍海市場也意味著玩家眾多淘汰賽在輪番上演,不是有渠道有平臺就能贏下市場,比如在儲能行業。早在2015年,安克創新已經推出過移動儲能產品,對市場需求和技術也展開過調研。而彼時儲能賽道的市場空間尚未展現,儲能沒有成為安克創新的重要發力方向。
2019年,整個行業風向變了。那一年,正浩創新推出 DELTA 1300 新品,憑藉超快充、大容量的優勢,迅速佔領市場,一年內營收增長超十倍,風頭遠超安克。安克坐不住了。2020年,安克行動式儲能產品線重新組建,當時核心業務線之一的負責人調至該品線,大量招人,並推出新產品。此後安克推出多款新品,但已經錯過了爆發期。
安克創新董事熊康曾表示,2023年初僅一個季度的時間,公司行動式儲能產品線的銷售額就跌了6-7成。
行動式儲能領域彙集了華寶新能、正浩創新、德蘭明海、Goal Zero等獨角獸企業,戶儲領域則橫亙著特斯拉、比亞迪、LG新能源、華為、寧德時代、派能科技等老牌玩家。
雪上加霜的是,安克創新最先押注的行動式儲能市場近年發展並不樂觀。2023年,受美國露營家庭戶數及新人玩家數量增速衰減,歐洲能源危機常態化和下游庫存積壓等因素影響,全球行動式儲能產品需求遇冷,相關企業壓力大增。
戶用儲能市場增速也已放緩,EESA預計2024年全球戶儲新增裝機規模為17.8GWh,與2023年的17.5GWh基本持平。且戶儲門檻高、鏈路長,對產品穩定性、售後服務及資金的要求較高,新入局企業難以在短時間內建立優勢。
更棘手的是,戶儲賽道早有成熟玩家把控市場,QY Research於2024年12月釋出的報告顯示,特斯拉、比亞迪、LG新能源三大廠商佔有全球約41%的戶用儲能系統市場。
不過安克早已經想好自己能做什麼,應該怎麼做。早在2022年,安克創新就確定了要在儲能賽道打一場長期戰役,不掙快錢,打造出真正有競爭力的產品,結合品牌和渠道優勢,在激烈競爭中取勝。 當時,安克創新充電與儲能事業部負責人認為:“國內使用者用光儲裝置廠商中,很少有真正意識到品牌和使用者體驗的重要性的,這恰恰是安克創新擅長的。”
寫在最後
有人說安克創新這樣的品牌不過是乘了跨境電商的東風,時代的幸運兒。這點客觀上存在,正如去年川普“意外帶貨安克”,這樣的小幸運安克可能有不少。但是隻依靠渠道去卷“資源差別”,是難以最早成為蘋果配件供應商的,充電寶作為最飽和的市場價格是長期存在的,沒有技術產品力是不足以支援安克在多國銷量榜長期登頂的。
亞馬遜作為安克創新海外市場的"生命線",貢獻了57.1%的營收,但2021年亞馬遜的合規審查,曾讓安克創新合規成本激增。單一依賴某一渠道市場或者技術過於單一,是有可能在未來被動走下坡路的。無論是作為出海品牌還是專攻國內市場,在組織管理上,把錢分對,企業價值創造才能持續。
參考資料:
43歲坐擁600億充電帝國 來源:節點財經
豪擲8億年終獎 來源:儲能行業動態
用底層邏輯,複製安克創新的成功 來源:EqualOcean
安克的王牌藏不住了 來源:億恩
安克創新494人年薪百萬背後 來源:介面新聞

如果你對科技企業相關話題感興趣,
請加作者微信,拉你進高質量交流群!
點選推薦❤」,錦鯉附身!
– END –
投稿及內容合作|[email protected]
廣告及商務合作|[email protected]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