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假期打通小/初/高的地理&歷史,每天只要8分鐘就夠了

很多妞看著芊芊從幼兒園到升高中,但我幾乎每年能推薦的課程,五個手指頭就夠數了。
因為我選課的原則,首先排除一大批純應試的,那種考完就丟了的,我是絕對不選的。
而我要選的,都是真正能讓她內化的,變成自己知識儲備的一部分,終身受益,但也要能應試。
就拿初中小四門來說,我會建議你們提前佈局,是因為芊芊經歷過初中,我發現從小學到初中真的會出現一個大斷層。
但是我也不會因為這個小學就刷題雞娃。
雖然我們的目標是初高中、甚至大學,但孩子該做的是知識的鋪墊和銜接,而不是把“死記硬背"和“應付考試”提前到小學
而在課程形式上,這幾種我現在也不會選了:
像我之前給你們推薦的地理課,除了貫徹“理解式輸入”,還把輸出做成了“一站到底”的擂臺形式,閨蜜說孩子不光要贏,還要連續當擂主。

還有最近發現的古詩詞機,裡面的“飛花令”玩法和其他玩法和《詩詞大會》一樣,孩子能把這個玩通了,那古詩詞考試也拿捏了。

這兩個,可以說是“唯二”我見閨蜜孩子們,都做題做到痴迷的

這兩個我都寫過詳細的攻略,連結給你們放在文章最後了,想補課的妞可以去看一下。
而今天我要說的這個課,是把小四門中的地理歷史在輸入上做得非常出色的
下面就這兩點,我具體展開說:
👉 一課只有8分鐘,但資訊量密集,把考點都串起來了,孩子還特別愛看
① 只有8分鐘的影片和音訊,孩子愛看不肯停
我這次找來的這個課,一節只有8分鐘左右,正是孩子能集中注意力的時段。
地理部分是影片形式,歷史部分是音訊形式。
先說地理-影片課,想用影片抓住孩子的注意力,把握好“度”很重要。
如果只是讓課件裡的地圖動起來,其實和老師的板書差別不大;如果花裡胡哨的動畫插入太多,又像是看動畫片,而不是學習了。
這個影片課我覺得做的特別好的地方有兩個:
一是:實景和動畫的結合,恰到好處
我先給你們看看七年級地理書,基本是好幾段內容,才能給一張實景圖。
但在這個課程中,幾乎每句話都對應實景呈現,甚至一句話裡能切換好幾個實景。
比如書裡講臺風只能靠文字描述,但是課程中可以多角度動畫演示它的形成過程。
而且當把地圖和實景結合起來,反覆交替的看時,比老師單獨給你看地圖、再單獨給你找紀錄片片段,更容易激發視覺記憶
比如前陣子有報道說,有個高中生從珠穆朗瑪峰北坡登頂了。
每年登珠峰的人都排隊,為什麼他值得報道?
從這個實景+動畫的演示中,孩子一下就明白爬北坡的難度了。
再比如喜馬拉雅運動中擠出了“三江褶皺帶”,以前只能看著老師的比劃、想象它運動的過程。
現在用AI結合實景的方式,展示的清清楚楚。
二是:3個AI人物,讓孩子沒有脫離課堂的學習氛圍
主講大光老師,他說話的風格是徐徐道來,嚴謹中透著幽默,不像學校老師那麼嚴肅。
課堂上還可以隨時向AI老師提問互動。
一起上課的是菌菌,它就像是班裡愛接下茬兒的同學,也是孩子們的嘴替。
但往往就是經過它“無意的一嘴”,反而能讓孩子笑的同時,還把知識記住了。
還有一個機器人R35,它就像一個學習小助理,每次課後負責做總結(我覺得就像是帶著孩子做重點筆記)
如果前面內容太多,有些看完忘了,那好好看小助理的三句總結,課後題基本不會錯。
再說歷史-音訊課,它居然是評書形式

記得我小時候很多歷史啟蒙,都是從評書故事裡聽來的,那時也沒有動畫,全靠說書人的語言水平。
就像這個課裡,老師分析“為什麼北魏一開始那麼猛,後來又不行了?”
他沒有從政治軍事這些角度講,就特別簡單的說了句“吃下的地盤太太,吃多了不消化”,再小的孩子也能明白。
那之後再徐徐切入:人是怎麼不融合的,政策是怎麼不融合的,就好講多了。
還有講到二里頭、陰虛和成周這三座位於河南的都城時,老師突然開始說“河南話”了,閨蜜說給孩子逗得直樂。
閨蜜說孩子聽這個課,真跟咱們小時候聽評書一樣,每天到點就守著。
② 孩子愛看不讓停,因為它打破了學校那種平鋪直敘的套路
我發現這個課能抓住孩子心,還有兩點和學校講課不一樣的地方。
一是:學校是從大往小講,它是從小往大講
你們看七上地理書,從宇宙→地球→大洲大洋→氣候,上來就是宏觀抽象的內容。
別的不說,光是氣候一章,孩子想啃明白就不容易。
到了七下,也是先講別的國家,都跟孩子的生活比較遙遠。
但這個課程是怎麼設計的呢?
它是從中國的“長相”開始→由“華夏文明”具體展開→再深入的說“陸地、海洋、沙漠、高山”這些。
孩子完全可以去哪兒旅遊過,就先看這部分她更熟悉的。
然後呢,再把氣候、山脈、水系這些難懂的知識,都揉在具體的地方上去說。
當然了,歷史還是按照時間順序講的,這也符合本身的學科特點。
但它經常是透過文物發掘,來展開一段歷史,這就特別像孩子去博物館參觀,用過文物來了解歷史。
二是:學校是按固定流程講,它是先下個有意思的鉤子
學校的地理課,老師講一個地方,一般是按位置→氣候→自然元素→經濟政治人文,這個套路說。
但是我這個地理課,比如講上海,先說它為什麼叫魔都,這個我都不知道,居然源自1924年的一本書。
然後從魔都三件套講起,對應蓬萊三仙,孩子一下興趣就上來了。
再從三件套的高度帶出上海的兩個最高峰,然後引出河流等其他地理知識。
而且不管地理還是歷史課,它標題起的就很有意思,孩子一看就忍不住琢磨這是怎麼回事,就想點進來看看。
三是:學校是上哪門就只講哪門,它是跨學科的講
比如普通地理課講南嶺,也就是說說位置、山脈走向和海拔什麼的。
但是這個課,還會把它和秦始皇打仗時的軍事要塞,聯絡著一起說。
比如講河南,是從“何尊”“宅茲中國”講起,這個重量級國寶已經多次出現在考試中了。
從歷史再代入地理,孩子就更好理解為什麼洛陽可以成為六朝古都,做都城超過900年。
比如歷史課雖然聽著像評書,但這種借敘述歷史興亡抒發人生感慨的詩句,老師也是信口拈來。
③ 時間短的課,我一定要考察講解人的水平,能不能真幫孩子在考試裡去拿分
其實我考察方法很簡單,就是別人用40分鐘講的,你能不能用10分鐘就給講明白,而我不用去聽那30分鐘的廢話。
不過,如果40分鐘的課濃縮成8分鐘,但核心只是把教案濃縮加快了,那也沒有任何意義。
所以我還會看,這8分鐘裡,既要把考點串聯起來還要能活學活用
比如《河西走廊和它的靠山》這節課,上來不是先講河西走廊,而是先從甘肅的地名說起為什麼叫甘肅?這個問題孩子從來沒想過。
這個問題的意義在哪兒呢?就是孩子能夠透過這個小小的知識點,瞭解河西走廊和甘肅的大概地理範圍。
後面講河西走廊從西夏到元朝到清朝,它的地理位置變化關係,這是再點出它在歷史中的重要作用。
再講到河西走廊和甘南高原,黃土高原和隴南山地的位置關係,講到這四個地點都是通往河西走廊的交通要道;

以及祁連山脈是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來源,都在點題“靠山”。
之後還把河西走廊和藏彝走廊去對比,也是考試中常見的考法。
而歷史課,就要求老師能在短時間裡,把歷史程序的關鍵節點、重要的歷史觀點,都表達清楚。
👉 題庫滿足“小學提前學”和“初高中真題”全學段,不管對錯,都有老師講為什麼
① 小學提前學,課後趁熱打鐵檢查吸收效果
如果你是小學階段,直接做每次的課後題就夠了,只要好好聽,基本都能全對。
② 初高中同步學,直接刷真題,熟悉應試的考察方式
初高中的,可以直接按學習模組,刷“真題”(不用自己再去買真題了)
一是可以鞏固知識,二是能多見題型,考試看見新題型不發憷。
③ 每一題的答案,都帶老師的講解
能知道對在哪兒、錯在哪兒,這點很重要,相當於又鞏固了一遍知識。(課後題是口述講解,中高考真題是文字講解)
以上就是我做的全部功課👆
這次我閨蜜們都在孩子上的,地理影片課,和歷史音訊課,每節課只有8分鐘。
課程開發,是復旦大學領銜的教授團隊,包括地理學博士、歷史博士、考古博士、人文博士等,用科研思路來講課。
既有上千個貼合考綱的知識點,又有最新的學術成果,起點可謂是相當高。
地理影片課從教研到影片製作,足足用了7年時間,製作成本和質量都是S級的。
閨蜜孩子都很喜歡(還能和我之前推薦的,打擂臺輸出刷題的地理課結合著用)
中國史這部分雖然是音訊課,但質量也是頂配,從170萬年前一直梳理到2008奧運會。
我閨蜜紛紛入了永久卡,還有其他的學習搭子和贈品

,含金量也是相當的高具體都是什麼,我下面展開說)

‼️芊媽重要勸退
下單後自動發貨,會收到課程兌換券碼的簡訊,下單平臺物流資訊裡也可查。在課程APP中兌換課程,即可觀看。有7天免費試聽❗️7天后不予退貨。
著急入芊芊同款的,可以先點選下圖

下面我再把【地理影片課和歷史音訊課】的具體資訊,快速劃個重點:

  • 高質量學習搭子《文明之路》,和

    《小星部落格》《天賦報告》

  • 中國+世界地理影片課

  • 中國史音訊課

👉 高質量學習搭子《文明之路》,和

《小星部落格》《天賦報告》

我閨蜜們上過這個課後,再給她們的朋友推薦,都是強烈建議直接開久卡
因為這個課小孩學不晦澀,大人學不幼稚,能從小學到大,隨時回來複習。
尤其要介紹下這個《文明之路》,是和正課一樣的高質量“學習搭子”,從中可以瞭解“文明”的來時路。
它也是音訊形式,閨蜜孩子每天睡前聽1集,可以設定定時播放/關閉。(這部分品牌方說每年更新1000集,兩年更完)
還能追蹤海龜行跡,獲得公益捐贈證書。
另外,芊媽給大家爭取來了3個

,是入所有規格的課程都送的。

①是小星播客中的哈利波特解讀系列,是孩子們都愛聽的。
②是小星播客中的博物志系列,我和閨蜜更愛聽。
③是孩子每次學習都會獲得點數,這些點數用以生成天賦報告,可以看看自己是不是五邊形戰士。
👉 中國+世界地理影片課
這個課程包含中國篇世界篇各100集/共200集,每集8分鐘。
我分別找來兩集試看,妞們可以讓孩子完整的看一下。
黃土高原:大風吹來的?》 ↓
木房子開會:古代建築博物館》 ↓
中國篇的課程目錄如下:
世界篇的課程目錄如下:
課程內容涵蓋90%+初高中地理課知識點
除了每節課後題,還有“十萬問”板塊,適合小學孩子集中檢測整章學習效果。
初高中的孩子就直接刷“科舉題”,專注學習效率。
👉 中國史音訊課
這個音訊課是中國歷史的,共140集,每集8分鐘。
我也給你們找來兩集試聽,《漢水、漢朝與漢人》↓
《近代史上的最大危機》↓
而且音訊還支援息屏播放,特別適合碎片時間學習。
具體的學習內容,可以檢視課程目錄:
題目板塊同樣分為:小學-“十萬問”,初高中“科舉場”。

‼️芊媽重要勸退

下單後自動發貨,會收到課程兌換券碼的簡訊,下單平臺物流資訊裡也可查。在課程APP中兌換課程,即可觀看。有7天免費試聽❗️7天后不予退貨。
著急入芊芊同款的,可以先點選下圖

還想了解另一個小四門課程、和古詩詞機的妞,點選下面藍色字,跳轉攻略↓
END

另外,我每週會在圈裡分享我最近的家居、收納、裝修(對,我又開始裝修了

)以及我的小日子。

感興趣的妞,可以長按識別👆加芊媽小助手,她會第一時間給大家同步我髮圈的內容~~
下面芊媽的服務號【芊媽的i陪娃小店】,可以接收到訂單查詢一鍵聯絡客服等服務。(直接單擊👇)關注後,右下角可一鍵聯絡客服
🛒本週芊媽推薦好物

👉原來假期打通小/初/高的地理&歷史,每天只要8分鐘就夠了(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析)

👉閨女洗髮沐浴中的山茶花精粹和鱘魚子醬精華都是法國進口的,5年御用品牌年年都升級(點選下圖👇看我詳細分)

點開芊媽的公號名👇
點選右上角【…】選擇【設為星標】這樣我就不會因為只會寫乾貨,而把你們弄丟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