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期間大魚大肉,導致不少人體重直線上升。國民健康署統計,約40%民眾在過年期間平均發胖1.7公斤,讓"氣泡水有助減重"的說法再度掀起討論。然而,研究指出,氣泡水對新陳代謝與血糖吸收影響有限,並非減肥的靈丹妙藥。此外,氣泡水是否能增加飽足感、減少進食量,或是反而刺激食慾,使人攝取過多熱量,也存在爭議。
網上近來瘋傳氣泡水有助減重,令不少想在年後減肥的民眾趨之若鶩。科普網站The Conversation指出,一項基於2004年研究的假設提到,氣泡水的二氧化碳可能透過促進血糖吸收,以及新陳代謝來幫助減重。然而,原始研究並未涉及氣泡水與體重控制的關聯,而是觀察洗腎對血糖值所產生的影響進行分析。
研究顯示,在洗腎過程中,二氧化碳會改變紅細胞的pH值,使葡萄糖代謝稍微增加,但額外燃燒的熱量極少,只有約36卡路里。由於氣泡水所含的二氧化碳量遠低於洗腎,因此科學家認為其對體重的影響可能微乎其微。《英國醫學雜誌》研究強調,喝氣泡水或許能降低血糖,但其效果短暫,不足以讓體重下降,飲食均衡與規律運動才是體重管理的必要方式。

▲多數研究認為,氣泡水可幫助維持健康,但其減重功效仍缺乏科學支援。(示意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與此同時,關於氣泡水是否能帶來更長時間的飽足感,科學界也未有定論。一些研究指出,人們在飲用氣泡水後會比較不容易感覺飢餓,但也有研究顯示,氣泡水會刺激飢餓素"胃飢餓荷爾蒙"(ghrelin)分泌,導致食慾上升。一項研究發現,飲用了氣泡水的老鼠會進食更多,導致體重增加;另一項針對20名男性的研究也發現類似結果。
此外,研究發現,氣泡水在胃內的停留時間與普通飲水相近,並無證據顯示它能透過拉伸胃部來延長飽足感,且飯後喝水(無論是氣泡水或普通白開水)對食慾的影響並不明顯,因為胃記憶體在一條稱為"胃道"(Magenstrasse)的通道,能迅速將液體排入小腸吸收。這意味著氣泡水對抑制食慾的效果可能會被高估。
總體而言,雖然氣泡水能取代高糖飲料,有助於維持健康,但其減重功效仍缺乏科學支援。目前,最有效的減重方法仍是控制飲食與規律運動,而非依賴氣泡水來調節食慾或促進新陳代謝。



送人玫瑰,手有餘香👇“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