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月27日),值得記錄。中國地產界的三好生——萬科,發生改朝換代的大事。
公司靈魂人物之一的鬱亮,卸下董事會主席一職,成了副總裁。原總裁祝九勝,辭任。
萬科第一大股東、深圳地鐵董事長辛傑出任萬科董事會主席。同時新增了三位執行副總裁李鋒、華翠和李剛。他們清一色都是深圳國資企業裡的領導幹部。
今天的新聞稿裡,也有國資對萬科一系列支援的表態。對此,市場的情緒挺亢奮。王石在朋友圈裡點評稱,“國家隊出手相助!”
1、萬科的鬱亮時代,終結了。
昔日管理層控制萬科的局面正在改變。在這個時點上,國資派駐高管更直接參與萬科的公司治理,是市場樂見的,也印證了坊間的傳聞“萬科會被救,而不是萬科裡的某些人被救”。
今天也公告了450億元的鉅額淨虧損。這是屬於萬科過去的歷史包袱。顯然,迎來國資管理時代的萬科,準備輕裝上陣。
2、接下來,萬科會迎來國資對其進一步摸底,涉及資產狀況、財務狀況等。
至於萬科會否被徹底國有化,市場有想象空間。
路數的一位長輩就說,未來可能是“異質不同體”向“同質不同體”的演繹。
3、不過,萬科能不能成為混改房企的新典範,還沒到給定論的時候。
混改房企裡,反面教材不少。正面教材不多,綠城算一家。
如果把萬科和綠城對比。現在的萬科和2018年的綠城,都有國資/央企的背書,但一大明顯差異在於:
中交併表綠城。而目前,深鐵沒有把萬科納入合併報表,只是管理報表。
如果深鐵並表萬科,將進一步加強對萬科的信用背書,特別是融資上。
4、另外,中交對綠城的支援,絕非小打小鬧,是實打實的融資支援:
認購綠城永續債,提供綠城股東貸款。
不僅如此,還給綠城送上了一份總投資超過2500億的合作框架協議。
有朋友說,中交可以稱得上是混改房企裡的最強股東了。
深圳國資會成為中交No.2嗎?
5、萬科要徹底扭轉現金流困局,也急需恢復自身造血能力。
沒有什麼比置換/處置流動性不強的存量資產,以贏得金融機構的信用修復提升,來得更實在了。去年廣州南站存量商辦地回爐調規,是一大典型案例。
據路數了解,在萬科身上,類似的案例已經有不少(留著年後另外單獨寫一篇)。一個大數是,自2023年以來,盤活的產能達到了474億。
6、作為曾經房企裡的標杆,國資時代下的萬科,又將如何保持並延續企業原有的優秀品質?戰略方向和企業文化,將如何適應新的市場環境?
當年中交入駐綠城時,張亞東有句話值得參考:
我來的時候(中交)董事長給我交代兩個任務,一個是要求我們像保護眼睛一樣愛護綠城,第二個要求是堅持綠城的特色。中交會最大限度地支援綠城,而不是去影響綠城。

第三個讀者群擴募中,如有興趣入群
請向公眾號傳送名片
手動邀請進群,謝謝
有時候加群的讀者會很多,請耐心等待
已經在群裡的讀者也可以新增好友進群,請備註資訊
謝絕圍觀潛水
心平氣和地哀嘆行業和聊聊新鮮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