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侃哥的第 2201次原創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
這句話你如何理解?
語法不錯的同學都知道,這是一個 it is…that…的強調句型,意思是“只有睿智的的父親才瞭解他自己的孩子”。
但這句話的正確翻譯是:再睿智的父親也未必瞭解自己的孩子。
為什麼意思反過來了?恐怕咱們需要回到原文中才能瞭解其中的緣由。
此句出自莎士比亞戲劇《威尼斯商人》的一個橋段:

失明的老父親與已長大成人的孩子蘭斯洛特相遇卻未認出他來,蘭斯洛特對父親說:
“If you had your eyes, you might fail of the knowing me, 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如果你沒有失明,也未必認得出我,再聰明的父親也未必瞭解自己的孩子)
熟悉西方文化的觀眾馬上就能意識到,“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是對另一句諺語的“戲仿”(parody):
這句諺語是: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 來自荷馬史詩中的《奧德賽》,原文是:
"My mother," answered Telemachus, "tells me I am son to Ulysses, but 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
介紹一個背景,Telemachus(忒勒馬科斯)是奧德修斯和佩涅洛佩之子。

但忒勒馬科斯的媽媽有好多追求者,他搞不清楚自己到底是誰的兒子,雖然他媽媽堅稱他是奧德修斯之子,但他表示“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再怎麼聰明的小孩兒也不知道他親生父親是誰。)
“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字面意思是“只有智慧的孩子才知道生父是誰”,這裡設定了一個相當嚴苛得條件——“只有智慧的孩子”,也就是說大部分孩子都不滿足這一點,這是一種否定。
另外,這個上下文其實想強調主人公搞不清楚自己真實身份的無奈感,所以翻譯為“再怎麼聰明的小孩兒也不知道他親生父親是誰”更符合原文設定,增加了否定的語氣,也增強了句子的諷刺感和無奈感。
再回到《威尼斯商人》的橋段,兒子看到老父親認不出自己,便套用了那句名言,戲謔地說了一句“it is a wise father that knows his own child”,自然要翻譯為“再怎麼聰明的父親也不知道他親生兒子是誰”,引申為“再睿智的父親也未必懂/瞭解自己的孩子。”
這是英諺特殊句型的特殊翻譯,也是翻譯中最難的一種型別,因為要結合文化背景去理解,不能僅從字面去理解。
從源頭《奧德賽》的這個句型“It is a wise child that knows his own father”,還引申出別的一系列諺語,技巧是反過來理解和翻譯,再看幾個例子:
1)It is a good workman that never blunders.
表面上讚揚好的工匠永遠不會出錯,但背後的意思是,每個工匠都會犯錯,因為犯錯是人之常情,所以要翻譯為“再好的工匠也會出錯”。
2)It is a good horse that never stumbles.
表面是在讚揚從不絆腳的馬,但實際上意味著所有的馬都有可能絆腳,所以要翻譯為“好馬也會失蹄”。
3)It is a bold mouse that nestles in a cat’s ear.
表面上在讚揚膽子大的老鼠敢於在貓的耳朵裡做窩,實際上想說再大膽的老鼠也不敢在貓耳朵裡做窩。
看出來沒有:上述這些句子透過設定一個很高標準(聰明的孩子、睿智的父親、好工匠、好馬、膽大的老鼠),實際上表達了一種諷刺,即這些標準幾乎是不可能全然達到的。
這類句子有三個特點:
1)都用了 it is …that…強調句型,而且it is 後面是一個描繪類的形容詞(比如 good ,bold, wise 等),修飾一個泛指的名詞;
2)這種句子往往表達一定哲理性,所以時態上是一般現在時;
3)that 後面的動詞若是否定的, 要譯成肯定;若是肯定的,要譯成否定。
好啦,如果這類句型你理解了,點個贊告訴我。

侃哥外刊精講·第20季
第06課預約
↓↓↓

【超值福利】
想提高口語和交際能力?
想要學會最地道的表達?
想要一次玩轉俚語?
課本上不會教你的地道俚語都在這裡!
【0元搶位 先到先得】

✔️美語寶典課程
掃碼免費領
👇👇👇

200節趣味俚語課程
詳細音訊講解分析
趣味插圖助記
例句解析
實戰對話
額外收穫單詞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