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武漢網友記錄了她在武漢被感染新冠肺炎的經歷,今天擷取一小部分,分析如果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這種情況應該怎麼應對。
下文引用:
武漢疫情日記【一】:凌晨4點多,發燒的我撐不住了
我在武漢,這段時間腦子平靜了很多,想把自己這段日子與疫情有關的記憶記錄下來,畢竟這也算是我長這麼大第一次身處漩渦之中吧。
【1月初】
具體是哪天不記得了,聽說華南海鮮市場出現冠狀病毒感染,但武漢官方說不會出現人傳人,所以家裡也就比較放心了。唯一有點點擔心的是,爸爸在新聞釋出前的幾天,剛剛去過華南水果市場買東西(離海鮮市場不遠),但觀察幾日後沒什麼問題我們也放下心,只是說這段時間都不去那裡了。
【1月7日】
因工作原因我和組長當日往返長沙,長沙的客戶還問我們病毒那事怎麼樣,組長把新聞裡的情況以及不大可能人傳人的診斷說了,一切感覺挺平靜。
【1月10日】
我感覺頭暈乏力,而且9日開始嗓子疼的狀況有點加重,但考慮到辦公室內感冒的人很多,我以為又是一次流感。
晚上還有部門的小聚餐,小聚餐定在了金銀湖附近的酒店,那天我胃口不太好,頭也越來越暈。
吃完以後我就覺得自己很不舒服,強撐著下地鐵前給爸爸打電話,麻煩他到地鐵口用車接下我,我走不回去了。
回家後量體溫低燒,爸爸有點緊張,他是家裡對任何生病情況最容易緊張的人,怕我被傳染了病毒,猶豫著要不要送我去醫院,但我說先睡一覺看能不能退燒。
【1月11日】
凌晨四點多,燒了一晚上越來越不舒服的我實在撐不住了,也沒有力氣叫醒另一個房間的爸爸,摸了手機打電話給他們說我熬不住了想去醫院。本來當天約了朋友,以及晚上和親戚吃年飯,在我打完電話歇了一下以後,就和朋友留了言說不去了。
當天去醫院的時候雖然人恍惚著,但仍然記得醫院的氣氛和之前有點不一樣。
醫院車位一向難找,爸爸去停車讓我先去掛號(媽媽留在家中,她去年才化療身子弱),我找到分診臺說我在發燒,導診員讓我馬上在門口量體溫,看到38度後他們更是嚴肅,問了我所有資訊和去過華南海鮮市場沒,然後把我引到急診內科。
二醫院(即武漢市中心醫院)的急診內科以往人不多,大家有病喜歡去專科看。但那天不一樣,很多人咳嗽著在那裡排隊,還有很多發燒的,還有躺在移動床架上的。
爸爸那天特別警覺,把我放在角落地方,儘量遠離咳嗽的人。我記得那天看病的醫生戴著雙層口罩,很負責很細心,一直提醒來就診的人戴口罩。當天我做了血檢、胸透和基本的甲流檢測,醫生說估計是細菌性感染,讓我之後有不適隨診。因為爸爸怕我交叉感染讓醫生開了退燒藥和消炎藥回家靜養。
但下午三點還是五點的時候,本來降了一點的燒又燒上去,退燒藥不管用,整個人在抽。我和爸爸又去了一次醫院,這次換了藥還吊了水。晚上急診室值班的是個小哥,對待我爸很耐心,不停地詢問情況,強調只有燒到38.5以後才可以吃一顆新開的退燒藥。後來慢慢開始退燒,晚上快12點到家後終於睡著了。
【1月12日-13日】
燒退了以後人就好很多,但遵循醫囑去醫院打了三天消炎針。打針的時候很多人咳嗽,還有位女士狀況很不對,她打到一半心慌、噁心、喘不上氣,她的主治醫生穿著一次性防護服來了,另一個醫生沒有防護服但戴著護目鏡,之前急診內科測體溫的也都是穿隔離服(其實我分不太清這些衣服,只知道和平時見到的醫生穿著不一樣),直到看到這幾位穿防護服(或者說是隔離服)的醫生,我才有點疫情的感覺,但那時口徑是“有限人傳人”。爸爸也是從這一天開始買了好多口罩放在家裡,希望我和媽媽出門在外開始用口罩。
這位網友發病後相繼把家人也傳染了。至於她是在何處何時被誰傳染的,已經根本無法從流行病學上調查得知了。
因為從目前最新的披露出來的病例來看,最早的一個病人是12月12日發病到武漢一家規模較小的醫院就診的。

武漢疫情日記中的主人公10日發燒,9日自覺到嗓子幹痛,她7日還感覺到正常,那麼估計在8日、9日,她就被感染了。
如果我是她,該怎麼應對呢?
1、心理預備方面:雖然當時關於疫情的訊息還沒有官方通報,但是民間已經有多多少少的傳聞,對於這種傳聞,我們不去誇大或者傳播,但還是要小心謹慎為妙。自己這種時期要多一層保護自己的意識,儘量不要扎堆。
2、在自己覺得嗓子幹痛的時候,也就是9日的那一天,應該怎麼辦呢?這方面的中成藥是很多的,自己要結合自己體質,去藥店買對證的中成藥。所以平時中醫書還是必須要學習掌握一些的。特別是現在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一定要把老祖宗的中醫書籍“請”回家好好學習學習。
一般嗓子幹癢,是肺氣被寒邪閉塞的結果,這個時候要吃宣肺解表的藥。麻杏石甘湯(顆粒),含有麻杏石甘成分的中成藥都算(很多治療咳嗽和肺炎的中成藥,主要成分都會包含這四個藥)。同仁堂的通宣理肺丸,效果也是很好。藥店常見的桑菊顆粒也可以。小柴胡湯(小柴胡顆粒)對於有些人的嗓子乾的症狀,也是效果極好的。
考慮到9日晚嗓子幹痛,這個時候自己一定要警覺,因為嗓子幹痛,是比較嚴重的陽明症狀,光是“幹”還好,如果加上了“痛”,那麼一定要警覺起來。平時體質好,幾乎不感冒的人,在這個大環境的時候千萬要當心。
這個時候的藥,首要考慮就是小柴胡湯,市面藥店是最常見的中成藥,但是這個中成藥裡面把《傷寒論》裡面小柴胡湯中的人參,換成了黨參,主要原因是為了降低成本,但是黨參的功效和人參是不一樣的,好比貓和老虎的區別。
而且市面的中成藥考慮到安全性,劑量都很不夠,最好一次吃2包,可以隔2小時就再次吃。這樣晚上6點吃2包,8到9點吃2包,如果半夜醒過來,12點再吃2包,到了早上可以觀察自己身體狀態。
那麼在吃藥的同時,還要趕緊點燃艾條燻起來,這是一定要掌握的日常必備技能——經常給自己艾灸保健。家中必須要常備艾條。如果此時你具備艾灸常識,那麼直接用艾條艾灸足三里、大椎是簡便易行的保健治病方式。還有一點就是千萬別去掛水。能吃藥就千萬別去掛水,其實很多病人是掛水掛死的。不懂中醫,做了冤死鬼,實在無可奈何。

前期熱文:

健康養生岐黃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