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藍字關注美國媽媽網~


娃不小心撞到頭、吃東西不小心噎到、燒傷燙傷……如果爸媽不想在娃發生這些意外時乾著急、束手無策,或者避免不恰當的處理方式給娃帶來“二次傷害”,就一定要學習一些基本的兒童急救知識。
今天我們根據美國兒科學會寫給爸媽的First Aid Guide整理了一篇詳細的兒童急救指南,包括了各種意外情況爸媽應該怎麼處理、什麼需要聯絡醫生、什麼時候需要急救,強烈建議各位爸媽仔細閱讀並收藏哦!

1、蚊蟲或毒蛇咬傷
-
昆蟲咬傷先用堅固的物品(例如信用卡的邊緣)儘快把昆蟲的毒刺刮掉,接著冷敷傷口以緩解疼痛。
-
如果孩子被咬之後出現了小範圍的蕁麻疹,噁心或嘔吐,建議打電話問兒科醫生。如果孩子被昆蟲叮咬的傷口紅腫、發熱或疼痛,就最好是帶去讓兒科醫生做個檢查。如果孩子出現呼吸困難、昏厥、嘴唇、臉部或喉嚨腫脹、或者全身出現蕁麻疹等症狀,需要立即撥打911或當地ER急救的電話。
-
動物咬傷用肥皂和水清洗傷口,並向兒科醫生進行諮詢是否需要打破傷風或狂犬病疫苗,或使用抗生素。
-
蛇咬傷如果不確定蛇是否有毒,最好是立刻帶孩子去最近的急診室。有條件的話,最好用手機拍下蛇的照片,這樣更加方便醫生辨認。在送孩子去醫院以及等待治療的過程中,儘量讓孩子安靜地休息,不要對傷口進行冰敷,儘量使孩子被咬傷的部位稍低於心臟水平,防止毒液擴散。
2、發燒
大多數兒童發燒通常是由感染引起的,但是也可能是中毒、藥物、過熱的環境引起的。大多數兒醫認為,寶寶體溫超過100.4°F(38°C)以上就是體溫過高,當然除了體溫之外,孩子的精神狀況也是需要爸媽關注的。
如果孩子發燒(體溫在38℃以上)並且有以下情況,需要爸媽立即打電話給兒科醫生:
-
3個月以下的小寶寶
-
寶寶看起來很不舒服,昏昏欲睡,精神狀態不佳
-
寶寶發燒同時有其他的狀況,比如頸部僵硬、頭痛、喉嚨痛、耳朵痛、不明原因的皮疹,反覆嘔吐或腹瀉,或呼吸困難等等
-
寶寶曾經有過一次癲癇發作,但是現在已經不再發作
-
寶寶一直處在一個非常炎熱的地方,比如過熱的汽車裡。
-
寶寶患有引起導致免疫抑制的病症(比如鐮狀細胞病、癌症等)
如果想要讓發燒的寶寶更舒服的話,爸媽可以給孩子穿上淺色衣服,給他喝涼爽的液體,然後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吃一些退燒藥。但是爸媽一定要注意不要隨便給寶寶使用阿司匹林,因為阿司匹林可能會引發雷氏綜合症。
3、皮膚外傷
爸媽首先要確保孩子接種到了最新的破傷風疫苗。在孩子已經接種了破傷風疫苗的,然後之後有皮膚外傷的情況的話,有可能會需要打破傷風加強劑,具體要不要打應該參考醫生的建議。
-
出血用乾淨的紗布在出血區域壓1至2分鐘止血,如果仍然出血,再多加一些紗布並再壓5分鐘,或者也可以用彈性繃帶包裹在紗布上再施壓。如果出血情況持續得不到緩解,就需要打電話給911或當地ER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
瘀傷首先冰敷消腫。如果孩子的傷口持續疼痛或紅腫,建議打電話給兒科醫生,兒科醫生可能會建議使用對乙醯氨基酚治療疼痛。
-
刮擦傷口用乾淨的自來水沖洗傷口,不要使用任何洗滌劑、酒精,之後可以塗一點抗生素軟膏,用繃帶蓋住傷口。
-
切割傷口先用乾淨的自來水沖洗小切口,然後用乾淨的布直接壓力止血並保持1到2分鐘。如果切口不深,可以塗一些抗生素軟膏,然後用乾淨的繃帶蓋住傷口。
-
如果傷口比較大、比較深或者出血量特別大的話,就需要立刻打電話給兒科醫生或911或當地ER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
穿刺傷口如果是有碎玻璃等碎片刺入皮膚,就需要先用鑷子去除小碎片,然後將傷口清洗乾淨。如果是比較大的物體刺的傷口(比如刀、鐵棍等),不要自己試圖拔除或移動這些物體,應該立刻打電話向911或ER請求幫助,由專業的醫生安全地移除這些物品,並進行檢查,判斷是否需要打破傷風加強劑。

4、眼睛受傷
-
如果是眼睛接觸到了液體不舒服,應該用清水輕輕沖洗眼睛至少15分鐘。然後可以打電話給Poison Help(1-800-222-1222)或兒科醫生以獲取進一步的建議。
-
如果是有東西卡在了眼睛裡面,也不要自己隨便去移除,可以先用紙杯或眼罩遮住受傷的眼睛,立刻帶孩子去醫院治療。
-
注意千萬不要觸控或擦受傷的眼睛,也不要隨便塗藥。
5、骨折和扭傷
-
如果受傷部位疼痛,腫脹或變形,或者運動就感覺特別疼痛,建議先用毛巾或柔軟的衣服包裹住受傷部位,並用紙板或其他堅固的材料製作夾板,將手臂或腿固定到位,然後打電話找醫生尋求幫助。
-
不要嘗試掰直受傷的手臂或腿。冷敷的話最好不要超過20分鐘。
-
如果骨折附近的皮膚有破裂(甚至能看到骨頭)、受傷部位下方的腳、手的皮膚變成藍色或白色的話,建議用乾淨的繃帶覆蓋受傷部位,並馬上打ER急救電話尋求幫助。
6、燒傷和燙傷
-
第一時間將孩子與過熱的物體(熱水壺、熱熨斗、蠟燭等)隔絕開,然後用流動的冷水沖洗燒傷燙傷的部位來緩解疼痛。注意不要冰敷傷口,也不要隨便在傷口上塗抹黃油、藥物或軟膏。
-
如果是電器導致的燒傷,首先應該斷開電源。如果孩子與電源接觸,爸媽不要徒手觸控孩子,應該在電源關閉後,使用不導電的物體(例如木頭)將孩子拉離電源,然後帶孩子去醫院。
-
如果有燒傷導致的水泡,爸媽自己也不要戳破水泡,應該打電話問兒科醫生如何處理。
-
如果燒傷或燙傷範圍比較大的話,爸媽需要立刻帶孩子去醫院。
7、流鼻血
-
正確的處理方法是讓孩子保持坐姿,頭部略微向前傾斜,然後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鼻翼5分鐘,對兩個鼻孔施加壓力止血。
-
如果鼻血一直流個不停或者變嚴重的話,就需要打電話給兒科醫生或尋求緊急護理。

8、牙齒受傷
-
如果是乳牙被撞到了或被打掉了,需要先用乾淨的紗布控制出血,並打電話給兒醫或牙醫。
-
如果是恆牙的話,需要先用清水沖洗口腔的血汙或雜質,讓孩子咬住紗布或棉球在牙槽中止血,然後再打電話給兒醫或牙醫。注意不要去觸碰牙齒根部,也不要使用任何清潔劑給孩子漱口。
9、癲癇發作
-
如果孩子還有呼吸的話,讓他保持側臥位以防止窒息。如果癲癇發作的時間發作超過5分鐘的話,就要打911或ER急救。
-
在等待救助期間,爸媽需要確保孩子遠離任何可能對他造成傷害的物品,保護好孩子的頭部,解開孩子的衣服,不要往孩子嘴巴里放任何東西。
-
如果孩子皮膚變藍或呼吸停止,需要馬上進行人工呼吸。
10、頭部受傷
-
首先一定要注意不要移動可能頭部,頸部或背部嚴重受傷的孩子,否則可能會造成“二次傷害”。
-
如果孩子頭部受傷之後有昏昏欲睡、難以被喚醒、持續性頭痛或嘔吐等症狀,爸媽就要打電話告知兒科醫生。
-
如果孩子頭部受傷後出現失去意識、癲癇發作、身體四肢不靈活、無法移動、耳朵或鼻子有出血、語言行為異常等情況,爸媽需要立即撥打911或ER急救。
11、中毒
-
如果孩子誤食了有毒物質,出現了失去知覺、昏昏欲睡、抽搐或呼吸困難的情況,爸媽應該打電話給Poison help:1-800-222-1222尋求幫助,最好是能清楚的告知孩子到底吃了什麼東西。注意爸媽自己不要擅自試圖給孩子再喂任何東西讓他們嘔吐。
-
如果孩子是吸入有毒氣體或煙霧,爸媽應該首先開啟門窗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或者把孩子轉移到安全的地方,並馬上撥打911急救電話。如果發現孩子沒有呼吸的話,爸媽需要立刻給孩子做心肺復甦(CPR)直到醫生到達。
-
如果孩子的皮膚、眼睛或頭髮接觸了酸、鹼溶液、殺蟲劑、化學品等有毒物質,建議爸媽儘可能在戴橡膠手套的情況下處理殘留物質,脫掉被有毒物質汙染的衣服,用大量水或溫和的肥皂水對接觸有毒物質的皮膚部位進行清洗,並打電話給Poison help:1-800-222-1222獲取幫助。

12、溺水
如果爸媽不確定寶寶是不是溺水了,應該先立即嘗試呼喚一下寶寶,如果正常的話他們是會有回應的,但是如果沒有任何回應的話就極有可能是溺水了。
寶寶溺水的過程是很短暫的,所以爸媽一定要以最快的速度托住寶寶的頭部帶他離開游泳池,上岸之後立刻請人幫你打急救電話,並迅速進行急救:
-
放平寶寶的身體,嘗試呼喚寶寶,檢查寶寶是否還能自主呼吸,如果不能自主呼吸的話就要馬上做CPR。
-
將寶寶的頭部向後仰,清理寶寶口鼻裡殘留的泥沙、雜草、嘔吐物等。
-
給寶寶做進行人工呼吸。對小寶寶可以進行口對口鼻的吹氣,吹氣的時間1秒鐘,間隔的時間1秒鐘,兩次通氣大概4秒鐘完成。吹兩口氣後開始做胸部按壓,用手掌在寶寶兩個乳頭中線下方進行按壓。
-
重複吹氣和胸部按壓的步驟,直到看到寶寶胸部或腹部有明顯的起伏為止。
12、吞食異物噎住
如果是1歲以下的小嬰兒不小心吞食異物,無法正常呼吸、咳嗽、哭泣或說話的話,爸媽應該先撥打,然後按照以下步驟操作:
-
5次背部拍打:將寶寶的身體放在前臂上,頭部朝下,爸媽用一隻手支撐寶寶頭部及頸部,然後用另一手掌掌根在寶寶背部兩肩胛骨之間拍擊5次。

-
5次胸部按壓:如果5次背部拍打後異物仍然沒有排出,爸媽就需要再讓寶寶平躺在爸媽的大腿上,面朝爸媽,使用兩隻手的中指或食指在寶寶胸骨區域按壓五次。

-
接下來重複背部拍打和胸部按壓這套動作,直到異物被排出。
-
如果寶寶失去意識或呼吸停止的話,爸媽就需要馬上開始做心肺復甦(CPR)。
如果是1至8歲的孩子吞食異物噎住的話,爸媽可以用海姆立克式急救法(Heimlich Maneuver)來幫助寶寶排出異物,具體做法是:將孩子抱在胸前,一手握拳放在肚臍上方,另一隻手握拳蓋住肚臍,雙手在胸骨和肋骨下方用力向上擠壓,直到異物排出為止。


13、昏迷或失去意識
不管是溺水、觸電、窒息還是其他的意外情況,如果發現孩子昏迷或失去意識之後,首先要檢查孩子的呼吸以及呼吸道是否暢通,如果孩子呼吸停止或者不能正常咳嗽或說話、皮膚看起來變藍的話,就要馬上撥打911並開始人工呼吸、心肺復甦術(CPR)。
關於怎麼做CPR爸媽可以看下面這兩張圖和影片,步驟過程都講解的非常詳細了:


影片演示:
-
給1歲以下的嬰兒做心肺復甦:https://v.qq.com/x/page/p0375tlzmis.html
-
給1到12歲的兒童做心肺復甦:https://v.qq.com/x/page/x03658674j4.html
今天的兒童急救常識指南就給爸媽們分享到這裡了!總之,發生意外時第一時間爸媽應該打電話找醫生或急救,然後在等待救助的期間,可以使用自己的急救知識幫助孩子,為寶寶的生命爭取時間。
參考資料:
https://healthychildren.org/English/safety-prevention/at-home/Pages/First-Aid-Guide.aspx
(圖片來源:Google)

推薦閱讀

分享母嬰知識 關注寶寶成長
微信公眾號:usmama_com
新浪微博:@美國媽媽網




點選下方“閱讀原文/Read More”檢視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