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的最新報告,致命的耐藥性超級真菌——白色念珠菌(Candida auris)正在美國迅速蔓延,僅在某個州就已報告了約2,000例病例,且這一數量還在增加。CDC已經將其列為“緊急威脅”,因為這種真菌在致病性和致死性上都具有極高風險。
白色念珠菌是一種高度傳染的真菌,通常不會對健康的人構成威脅,但對於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群,如住院患者、老人和新生兒,尤其危險。感染後,患者可能會出現發熱、寒戰、低血壓、皮疹等症狀,嚴重時可引發耳部、傷口、尿路和血液感染,甚至敗血症,導致死亡率高達60%。

2016 年 CDC 實驗室培養皿中培養的耳念珠菌菌株。圖片來源:AP
自2016年以來,美國已報告了10,788例白色念珠菌感染病例,其中紐約州的病例最多,達到了1,795例。儘管這種真菌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透過抗真菌藥物治療,但一些感染菌株對常用的抗真菌藥物已經產生了耐藥性,使治療變得更加困難。
CDC表示,白色念珠菌的傳播通常透過接觸被汙染的醫療裝置或表面,尤其是在醫院等醫療場所。由於白色念珠菌能在醫院環境中迅速擴散,因此醫療機構的感染預防措施不當和控制措施不力是導致感染增加的原因之一。
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將白色念珠菌列為“關鍵研究和公共衛生優先事項”,並警告其可能引發全球大規模的健康危機。CDC也指出,這種真菌的快速傳播和耐藥性增加讓防控工作變得尤為棘手。
為了應對這種超級真菌的蔓延,CDC建議所有疑似感染的患者應立即隔離,避免進一步傳播,並加強醫院等高風險區域的衛生清潔工作。白色念珠菌感染的早期發現和及時治療對於減少死亡率至關重要。
CDC還提醒,雖然大多數白色念珠菌感染可以透過抗真菌藥物治療,但一些菌株的耐藥性使得治療變得更加複雜。因此,公眾尤其是醫療人員需提高警惕,嚴格遵守感染控制程式,避免感染的進一步傳播。
自2009年首次在日本發現以來,白色念珠菌的病例在全球範圍內逐年增加,尤其在美國、英國和其他一些國家,醫院內的感染數量大幅上升。科學家警告,這種耐藥性真菌有可能成為下一場全球大流行的源頭。
隨著病例的不斷上升,全球健康專家呼籲加大對白色念珠菌的研究投入,加強公共衛生防控措施,防止其在更大範圍內蔓延。
ref:
https://www.the-sun.com/health/13928954/deadly-drug-resistant-superbug-spreading-fa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