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當今世界激烈震盪,特朗普團隊亂掀桌子,亂掃射,更搞得很多國家人心惶惶。現在大概是全球化加速以來國際秩序最倒退,最叢林法則的時候。
幸運的是,現在也是中國綜合能力最為強大、最不受外部強權欺負的時候。我們全面站上了“世界老二”的位置,無論是科技綜合創新能力,還是新興產業整合能力,都把歐洲和日本甩在了後頭。雖然我們的基礎研究和尖端技術仍落後於美國,但是我們的科技轉化能力、新興產業的爆發力卻超過了美國,從而形成中美之間某種特殊的平衡。美國拿中國這個“世界老二”真是沒啥好辦法,只能用關稅戰亂打,美國從沒有像擔心中國的競爭耐力這樣,長期恐懼過世界上的任何“大國對手”。

▲美媒近期透露,特朗普關稅政策多到執行不過來,只有對華關稅“到位”了。(圖源:外媒)
中國在過去十幾年究竟往前走了多遠?看看歐洲和日本就清楚了。它們過去站在我們的前邊,或者站在我們的旁邊,但是實話說,它們現在有時站在我們的旁邊,很多時候已經站到了我們的後邊。
大家聽說過歐洲和日本有什麼知名的網際網路巨頭嗎?一個都沒有,網際網路巨頭全都分佈在美國和中國。中國的阿里、騰訊以及後來異軍突起的TikTok都在世界上有相當影響,新崛起的希音和Temu也打入了很多國家的市場。而歐洲、日本都在使用美國的網際網路產品,整個西方世界成了美國網際網路無敵艦隊的俘虜,只有中國形成了自己獨特的競爭力。
大家聽說過歐洲和日本有什麼AI大模型嗎?也是一個都沒有。OpenAI代表了美國的AI技術,DeepSeek代表了中國。不是說歐洲和日本一個沒搞出來,而是它們都沒有競爭力,因此默默無聞。從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歐洲和日本的落後牽連了它們一系列的技術跟進研發。比如大資料應用和雲計算、物聯網的推進、“網際網路+”和“AI+”的延伸、網際網路金融的推廣,等等。日本和歐洲的電動車為何發展不起來?原因之一是網際網路和人工智慧的技術支撐太弱了。
歐洲和日本的社會綜合發達水平仍遠勝中國一籌,以往技術和市場經濟的契約精神在它們的社會里有著深入的滲透和厚實的積澱。新技術主要是社會進步的拉動力,但它們遠遠不夠塑造社會運轉的整體生態和麵貌,傳統和基礎性的東西永遠都是更大的一部分,甚至是社會運轉的底盤。所以中國社會的綜合發達水平趕上歐洲和日本,仍有漫長的路要走。比如,中國的農村和小城鎮要追上發達社會的樣子,不是一兩個十年就能做到的。但是中國前進的動力已經煥然一新,走到了歐洲、日本的前頭,這是真實的。

與美國比起來,我們仍有巨大差距。美國仍是世界最大的創新中心,根據2024年的資料,全球已公佈的大語言模型有1328個,其中美國佔比44%,中國佔比36%,美國大模型的基礎能力更強,從網際網路到人工智慧通用大模型,都誕生在美國,而且美國現在掌控著資訊時代的基座和皇冠——半導體尖端技術。
然而,中國這個“世界老二”並非完全被動,恰恰相反,我們把牌打得有聲有色。中國人非常勤奮,肯吃苦,賺錢少的事情也肯幹,我們的市場上經常“卷”,它構成了很大的負效應,但同時又推動形成了任何外部市場都無可匹敵的新興產業整合力。
在過去十多年,從美國那邊形成了多個新技術的重要概念,但是中國成為了那些新概念產業化的最大基地。改開初期,中國只能做簡單代工,大部分零部件要從境外進口。但情況逐漸發生了變化,中國的產業鏈朝著每一項新技術不斷髮育,越做越好,越做越便宜,結果就是形成了中國在許多領域的壓倒性優勢。

▲2024年,比亞迪第三季度的營收首次超過特斯拉,鞏固了其作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製造商的地位。(圖源:網路)
電動車的第一個大品牌是特斯拉,但是做著做著,中國的比亞迪和理想、蔚來、零跑等新勢力品牌發展了起來,電池產業更是寧德時代在世界上一騎絕塵。現在特斯拉可以在世界各地建生產廠,但那些生產廠很大程度上都是中國電動車部件的“組裝廠”。
你能說美國的無人機技術不如中國嗎?但是中國大疆無人機佔了全球70%的份額,美國生產的無人機又貴又不好用,根本無法競爭。《經濟學人》雜誌今年1月發表的文章稱,美國軍方採購的短程偵察無人機價格高達2萬美元,而效能相近的中國製造無人機僅需3000美元,美國海軍陸戰隊購買的Rogue-1無人機,單價更是高達9.4萬美元。
去年十月,馬斯克在釋出會上展示了肢體極其靈活的Optimus機器人,人們幾乎都從網上看到過美國機器人和機器狗的出色表演。幾年前,美國生產的超模擬女機器人Sophia就已經在電視節目上與人類對答如流,她流露出的喜悅、驚奇、厭惡等表情真實得令人讚歎。但美國生產出的機器人太貴了,馬斯克透露Optimus的售價將在2萬到3萬美元之間,無法向普羅大眾的層面推廣。
日本早在90年代就有過索尼Aibo機器狗的探索,近年也曾出現本田Asimo人形機器人,然而軟銀、本田相繼叫停了旗下專案,傳統的日本機器人“四大家族”徘徊場外,在機器人領域,日本已經很久沒出現過令人眼前一亮的產品和企業了。

▲Optimus機器人。(圖源:網路)
就在這時,中國杭州的宇樹科技不聲不響地開始發力了,整個中國的產業鏈為其所用,各種適配的零部件召之即來,價格低廉。一批批非常實用且便宜的機器人、機器狗生產了出來,走向中國和全世界。宇樹科技新推出的四足機器人Go2起價僅約1600美元,而宇樹的人形機器人售價也幾乎只是美國同類產品的一半。機器人成為了中國又一令整個西方豔羨不已的優勢領域。
中國有極其龐大的市場和對新技術的應用需求,又有各種夢想變成價格可被接受的終極產品的供應鏈,所以中國現在可不是簡單的世界工廠了,我們成了真正的“造夢工廠”。在別的地方往往只能想的事情,在中國不僅能想,而且都能把它們變成現實。
馬斯克不久前說,在人類歷史的大部分時間裡,中國都是地球上最強大的國家。他說對了。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有競爭力的國家之一,這是對我們正常位置的迴歸。美國試圖用打貿易戰、搞“小院高牆”來遏制中國發展,從歷史大視野看,太可笑了。這麼說吧,美國那些卡中國脖子的技術,我們假以時日都能夠突破。中國如此完整、高質量的製造業供應鏈,卻是美國無論如何也打造不出來的。

▲在春晚《秧BOT》節目中,十幾臺宇樹科技的人形機器人H1與新疆藝術學院的演員們聯袂主演。
中國有肉眼可見、越來越強的科技創新力,幾乎沒有什麼技術難題中國最終不能突破;在一時技術並非最先進的領域,中國又有世界最強大的新興產業整合力,從而從產業角度形成反包。這是美國非常害怕中國的兩大競爭王牌。
美國人今後要過好日子,讓老百姓能使用上物美價廉的產品,無論七繞八拐,很大一部分最終都要回到中國製造業的源頭。除了在終極戰略上與中國和平共處,美國其實沒有別的選擇。
美國可以用軍事恫嚇一個小國,但它決不敢用那一套對付中國這個核大國。美國可以拉西方全面制裁俄羅斯,但它絕對無法組織起那樣的力度制裁中國,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中國繼續發展壯大。這是華盛頓精英們懼怕中國的另一個根本原因。把關稅老掉牙的工具拿出來,這是他們無計可施時的瞎折騰,彷彿他們幹了些什麼,可以向美國選民吹噓。歷史一定會把特朗普的關稅戰當笑話講給後來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