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第一大天坑:考研考公考編

來自江蘇的讀者朋友“不上岸不改名”的提問:
奶爸您好!我是二戰考研失敗後在家待業的江蘇考生,最近真的非常迷茫。父母每天指責我不自律才沒考上985,可我每天學14小時已經神經衰弱了。
看到大學同學沒考研的現在做直播電商賺得比我父母還多,更困惑您說的"考試是零和博弈"這個概念。難道我過去幾年拼命刷題的方向都錯了嗎?
如果現在轉型去職場,該怎麼擺脫"必須幹掉別人才能成功"的考試思維呢?
另外想請教,像我這樣非名校出身的人,是否還有機會透過合作共贏的方式實現事業突破?期待您的指點!
奶老師答:
我覺得你和很多人一樣,都把不同的能力,和不同的領域,給搭配錯了。
最典型的就是家長那套認知:
考不好是因為你不夠自律,不努力。
如果你考不好,你這輩子就徹底完了,不可能有好結果。
只有學校裡的努力是有意義的,職場和商業上的努力毫無意義。
如果你和父母輩同一個想法,那你這輩子才是真的完了。
因為考試是一個標準的零和博弈,徹底內卷。
清華北大985考研,名額是固定的。
你考上了清華北大,必然意味著別的學校,就少考一個清華北大。
這個和努力沒有關係。
以我的老家江蘇省為例,清華北大每年只收150個人左右,不會更多了。
每年江蘇的考生有30到50萬,假設90%的人是純混子,那也有3萬到5萬人是優等生。
但是這3到5萬人,是不可能全部進入清華北大的,不可能全部進入985學校內部的努力,其實對於最終結果沒有任何影響,能考上的永遠只有那麼點人,所有人都努力,還是150,所有人不努力,還是150,但是所有人都努力的結局,必然是大家都痛苦,極其痛苦。
但是成年人的世界裡,是雙贏,合作,不是這種零和博弈。
你考上了清華北大,必然意味著有一個人考不上清華北大。
但是你練出了六塊腹肌,蜜桃臀,並不意味著一定有一個人失去腹肌和蜜桃臀。
如果所有人都擁有性感身材,這個社會就會變得非常美好。
而不是你死我活的競爭,一定要幹掉一個,我身材才能變好。
同理,你做金牌銷售,並不意味著老金牌銷售一定要下去,
你成為億萬富翁,也不意味著一定會有另一個億萬富翁破產。
你會說一口流利英語,並不意味著必須有一個人不會說,才有你的份。
成年人的世界,存在競爭,但比學校好太多了,
成年人的世界裡才有正和博弈,才有團隊,才有夥伴,才有合作這回事,
應試教育的學校裡,壓根沒這回事,只有你上我下,你死我活,第一永遠只有一個。
所以恰恰是到了18歲以後,才有努力的必要,努力的價值,每個人的努力,才是真真切切的幫助社會變好變美,而不是學校里老一套死氣沉沉永無改變。
如果不能把應試那套思維徹底拋棄,那麼你的成年生活會很不如意,甚至很痛苦的。
所以有考研2次,考了幾年,還是考不上的人提問,
有的人認為是不自律,不努力,自律了,考上了,就好了。
但是考試這個我說了,不是自己可控的,而是錄取人數決定的。
別人考上了必然意味著你考不上。
所以可能不是努力不夠的原因,而是真的努力了,但就是沒辦法。
還有,就算考上了,又能怎樣,還不是那樣?
考上了就自動好工作年入百萬了?
高收入都是自己一點一滴慢慢積累而來的,從來不存在高學歷一步登天立刻就輕鬆獲取的情況。

-end-
更多精彩觀點,歡迎點選關注
歡迎大家把我設定為星標置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