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中,有這樣一幅畫面令人印象深刻:申公豹一家身著紅色西裝,滿臉笑意地走在街頭,申公豹親暱地揉著弟弟申小豹的頭,父親申正道慈愛地看著兄友弟恭的孩子們,弟弟申小豹手裡還拿著個豹子頭,彷彿在向世界宣告著這個家庭的幸福與美滿。這畫面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氛圍,就像現實中那些孩子取得優異成績、家庭獲得榮耀時刻的場景,充滿了希望與自豪。
而申公豹,作為全村第一個考入崑崙山的“高材生”,承載著全村乃至全族的希望。在那個修仙的世界裡,能進入崑崙山修行,就如同在現實中考上頂尖名校,是光宗耀祖的大事。
他的成功,讓家人看到了改變命運的曙光,也讓整個家族為之驕傲。他就像現實中那些憑藉自身努力,在學業上取得巨大成就的孩子,成為了眾人眼中的榜樣。
父親申正道每日督促他修煉,弟弟申小豹也以哥哥為楷模,睜眼就練功,一家人都沉浸在 “雞娃” 成功的喜悅之中,似乎美好的未來已經觸手可及。
然而,這一切看似美滿的背後,隱藏著的是一場深深的悲劇。申公豹的努力與家人的期許並未帶來他應得的光榮,反而讓他們在生活中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申公豹的父親申正道,在"體制內"任教20年,是個眾人眼中的“老好人”。他堪稱修仙界的“雞娃狂魔”,一心信奉“考上公務員(成仙)光宗耀祖”的理念,將全部心血都傾注在了兒子的教育上。
他自己勤懇經營著民辦學校,教導著無數沒有門路的小妖小怪走正道,希望他們能透過勤勉努力進入闡教修仙,這是這些小妖們離開小山村、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在他心中,仙界就是正道,成為仙人就能擁有光明的未來,他也將這個信念深深植入了兒子們的心中。
申正道把申公豹進入崑崙山修仙視為家族的榮耀,他每日督促申公豹修煉,對申公豹的教育成果充滿了自豪。他的教育方式雖然嚴厲,但出發點都是為了兒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
就像現實中那些為了孩子的教育不辭辛勞的家長,他們省吃儉用,為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只為了孩子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申正道也一樣,他希望申公豹能在仙界出人頭地,為家族爭光。
然而,現實卻給了申正道沉重的打擊。天庭的權謀鬥爭讓他的“雞娃”成果化為泡影。他被無量仙翁的徒弟鹿童,以及被矇蔽的哪吒傷害,不僅斷了一隻手臂,還目睹族人被抓走煉丹,自己也鋃鐺入獄。他一心追求的“正道”,卻成了傷害他和家人的兇器。
他的教育理念在殘酷的現實面前被擊得粉碎,就像現實中那些對孩子寄予厚望的家長,當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遇挫折,如高考失利、職場不順時,他們的希望瞬間破滅,那種無奈和失望讓人感同身受。
申正道看著自己的兒子申公豹在職場中被打壓,看著家族遭受如此大難,他心中的痛苦和悔恨可想而知,他或許在想,自己一直堅持的“雞娃”之路,真的是對的嗎?
而申公豹的修仙之路,就像是現實中“小鎮做題家” 的奮鬥縮影。他來自妖族,為了改變命運,考入崑崙山,每日凌晨四點就起床苦修,對自己的修煉日程安排得極為嚴苛,簡直就是修仙界的“卷王”。
可即便他如此努力,卻依然因為妖族出身,在崑崙山這個“職場”中處處碰壁。
在崑崙山,他遭遇了嚴重的職場不公。晉升的機會總是與他擦肩而過,那些能力或許不如他,但出身正統的“仙二代”們,卻能輕鬆獲得晉升名額。
就像太乙真人,憑藉著嫡系身份,早早躋身十二金仙之列,而申公豹卻只能眼巴巴地看著,自己的努力似乎在出身面前一文不值。
他的努力被無情忽視,還總被安排去做那些髒活累活,比如替無量仙翁處理屠戮妖族、掩蓋醜聞的差事,成為了被嚴重 PUA 的仙界打工人。
現實中的“小鎮做題家”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憑藉自身努力,在高考中脫穎而出,考入名校,本以為能就此改變命運,在職場中大展宏圖。
可進入社會後才發現,職場上的晉升並不只看能力和努力。
那些有關係、有背景的人,往往能輕鬆獲得更好的職位和發展機會,而“小鎮做題家”們即便工作能力出色,卻可能因為沒有人脈、沒有背景,而被長期打壓,難以晉升。
他們努力工作,加班加點,卻只能看著別人升職加薪,自己的付出得不到應有的回報,就像申公豹在崑崙山的遭遇一樣,充滿了無奈和不甘。
申小豹,這個一心向學的少年,在“雞娃”的道路上拼命奔跑。他雖天資不如哥哥聰慧,但始終懷揣著一顆努力向上的心,是個有孝心、有野心、有善心的“三好學生”。
他視哥哥申公豹為榜樣,心中懷揣著成為仙人的夢想,每日日夜苦讀,勤奮練功,一心只為能透過昇仙考核,就如同現實中那些為了高考日夜苦讀的學生,將考公、考名校視為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
在申小豹的世界裡,努力就能改變命運,他單純地相信,只要自己足夠努力,就能像哥哥一樣進入崑崙山,成為一名仙人。
他的生活被學習和修煉填滿,沒有絲毫娛樂和休息的時間,他的努力程度堪稱 “三好學生”的典範。可命運卻對他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就因為他妖族的出身,在“高考”(昇仙考核)中,他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就像現實中一些孩子,因為戶籍、學籍等問題,即便成績優異,也無法參加高考,被剝奪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申小豹含恨而死,他到死都不明白,為什麼自己的努力得不到回報,為什麼自己連競爭的機會都沒有。
他的死,是對這個不公平世界的無聲控訴。現實中,也有許多像申小豹這樣的孩子,他們努力學習,積極向上,卻因為家庭背景、社會關係等外在因素,在升學、就業等人生重要節點上,被無情地擋在門外。
他們的努力被忽視,夢想被扼殺,只能無奈地接受命運的安排,這是多麼令人痛心的現實。
申公豹一家的悲劇,是家庭、社會和個人多重因素交織的結果,深刻地反映了“雞娃”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
從家庭層面來看,申公豹一家對“體制內”(成仙)的盲目迷信,是悲劇的根源之一。
申正道將全部希望寄託在孩子進入仙界上,認為這是改變命運的唯一途徑,這種單一的價值觀,讓家庭忽略了孩子的興趣和個性發展。
就像現實中一些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績和名校錄取通知書,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興趣愛好。
他們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讓孩子在繁重的學業壓力下喘不過氣來,卻不知道孩子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讓孩子失去了童年的快樂,也讓家庭關係變得緊張,一旦孩子在“雞娃”的道路上遭遇挫折,整個家庭就會陷入巨大的痛苦之中。
而在社會層面上,仙界森嚴的等級制度和固化的上升通道,是申公豹一家悲劇的重要推手。
申公豹的妖族出身,讓他在崑崙山這個“職場” 中備受歧視,無論他如何努力,都難以打破出身的桎梏。這種階層固化和規則不公,在現實社會中也有體現。比如一些行業存在著嚴重的 “關係戶”現象,有背景的人更容易獲得機會和資源,而普通人即便能力出眾,也可能因為沒有人脈和背景,而被拒之門外。
這種不公平的競爭環境,讓人們感到失望和無助,也讓“雞娃”變得更加盲目和無奈。
家長們拼命讓孩子學習,希望他們能在未來的競爭中佔據優勢,可他們不知道,即便孩子足夠優秀,也可能因為社會的不公平而無法實現自己的夢想。
從個人層面來說,申公豹、申小豹等個體對命運的無力反抗,也讓悲劇更加令人痛心。
申公豹雖然努力奮鬥,但面對仙界的不公,他卻無能為力,只能在無奈和憤怒中逐漸迷失自我。申小豹則連反抗的機會都沒有,就被命運無情地拋棄。現實中的孩子,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著各種壓力和挑戰,有些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比如一些孩子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無法接受更好的教育;有些孩子因為身體原因,無法像其他孩子一樣正常學習和生活。這些孩子在命運面前,顯得如此渺小和無助,他們的努力和掙扎,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回報。
“雞娃”現象背後,是社會的焦慮和教育的困境。教育資源的不平等,讓家長們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於是拼命給孩子“打雞血”,希望他們能透過努力獲得更好的教育資源。
可這種過度的教育方式,不僅給孩子帶來了巨大的心理壓力,也讓家庭陷入了沉重的經濟負擔。孩子在高壓下,容易出現焦慮、抑鬱等心理問題,而家庭也因為 “雞娃”變得疲憊不堪。
申公豹一家的悲劇,就像是一面鏡子,讓我們看到了 “雞娃” 背後的殘酷現實,也讓我們反思,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還是為了滿足家長的虛榮心和社會的功利需求 ?
申公豹一家的悲劇,為我們敲響了“雞娃”的警鐘。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拒絕單一的“雞娃”模式,擁抱多元發展。
家長們要尊重孩子的個性和興趣,讓孩子在自己熱愛的領域發光發熱。
就像有的孩子對繪畫有濃厚的興趣,家長就應該支援他們學習繪畫,而不是強迫他們去學習不感興趣的學科。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天賦和潛力,只有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才能實現人生價值。
社會也應提供更公平的競爭環境和上升通道,打破階層固化,讓努力和才華得到應有的回報。
只有這樣,孩子們才能在公平的環境中競爭,“雞娃” 也才能真正成為孩子成長的助力,而不是沉重的負擔。
申公豹一家的故事,是一部充滿血淚的“雞娃”悲劇。它讓我們看到了“雞娃”背後隱藏的社會問題,也讓我們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
希望每一位家長都能從申公豹一家的悲劇中吸取教訓,不再盲目 “雞娃”,讓孩子在健康、快樂的環境中成長,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方向。
如何不再盲目“雞娃”?
掃描二維碼,新增1V1留學諮詢顧問
【新時代新勢力 | 2025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暨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頒獎典禮】
2025年3月29日,上海將迎來一場教育行業的頂級盛會——「新時代新勢力」國際教育領軍者年會!活動匯聚行業大咖,開啟深度圓桌論壇,分享前沿趨勢;同期舉辦國際教育行業交流晚宴,搭建高階合作平臺;更有2025福布斯中國留學行業系列評選頒獎典禮,見證行業標杆的誕生!
誠邀教育從業者、留學家庭及行業關注者共同參與!點選下方小程式,立即報名,搶佔席位,與領軍者同行!👇
多說一句:
微信更新了推送機制,很多小夥伴反饋說經常看不到我們的更新,這裡建議大家將我們的公眾號加一個星標★,以免錯過我們的推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