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擬狂砍留學生名額!悉尼大學年虧$9億,各大名校瘋狂裁員:活不下去了…

大學生們對擬議削減國際學生人數的計劃表示強烈反對,堅稱國際學生不僅帶來了急需的資金,更豐富了校園的“活力氛圍”。

“我認為這個政策完全沒有必要——國際學生為我們這樣的大學提供了大量資金支援,”悉尼科技大學20歲的工程系學生Lucas Plumburn表示。這位本土學生補充說,這可能會影響他下個月的投票意向。
隨著澳大利亞創紀錄的移民數量成為大選關鍵議題,兩大主要政黨都試圖控制佔近期新移民“絕大多數”的國際學生規模。
工黨政府去年曾試圖透過立法限制國際學生人數,但該提案遭到聯盟黨與綠黨的聯合否決。
隨後工黨政府啟動“B計劃”,透過放緩簽證審批速度實現事實上的招生限制,此舉已導致多所頂尖高校面臨鉅額預算削減與大規模裁員危機。
西悉尼大學上週宣佈,由於預計到2026年財政赤字將達7900萬澳元,可能裁撤多達400個崗位。悉尼科技大學同樣計劃裁員約400人,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更可能削減650個職位。
“國際學生招生限制正在重創我校,”西悉尼大學副校長George Williams教授上週表示。而反對黨領袖Peter Dutton近期提出的限制方案,比工黨現行政策更為嚴苛。
反對黨領袖承諾將國際學生總數削減8萬,並將每年海外新生入學人數上限定為24萬。其中公立大學限額11.5萬人,職業教育機構、私立大學及非大學高等教育機構共享12.5萬個名額。
若實施國際學生佔比不得超過25%的規定,將對澳大利亞頂尖高校造成毀滅性打擊——悉尼大學國際生比例近50%,恐年損9億澳元,八大名校整體將流失8萬名學生,據Mitchell研究所測算將造成29億澳元收入損失。

多數受訪學生明確反對限制政策。news採訪的六名悉尼科技大學學生中,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該政策“欠妥”。
“我不同意這個提案,”來自荷蘭的23歲法醫學專業學生Julianna Von Haider表示,“多元文化對城市至關重要,國際學生能為這裡注入活力……當然我可能因國際生身份存在立場偏見。”
正在攻讀計算機科學碩士學位的22歲德國學生Moritz Muzer指出,國際學生“無疑豐富了大學校園的文化氛圍”。“作為國際學生,我來澳洲就是為了體驗這種多元文化,這太棒了,我樂在其中。”但他也坦言:“由於未曾經歷可能存在的負面影響,我的觀點或許不夠全面。”

他補充道:“德國雖然也有國際學生,但數量遠不及澳大利亞。就我個人而言,我很喜歡來自其他國家的國際學生,但德國的國際學生規模確實無法與這裡相提並論。”
同樣來自荷蘭的25歲市場營銷專業學生Emma Lendring表示,她的祖國也在試圖減少國際學生數量,“這種做法我完全不贊同”。“我認為削減國際學生人數將是一種損失,因為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帶來全新視角,這種碰撞能催生創新,讓我們共同構建新見解、開展新專案,”她說,“這真的很可惜。”

19歲的環境科學專業學生Sal Burge表示,各所大學“自新冠疫情以來就一直在竭力增加收入”。
“國際學生是高校的重要經濟來源,從這個角度看,限制政策實在不合邏輯,”她強調道,“更重要的是,他們為校園帶來了獨特的文化氛圍、多元價值和社交活力。”
這位本科生透露,這“毫無疑問”將影響其大選投票傾向:“雖然是個重要考量,但並非決定性因素。”
編譯:Jayne來源:news.com.au

以上為正文內容
↓關注悉尼見聞,看見不一樣的澳洲↓

↑ 滑 動 查 看 更 多圖 片,掃碼觀看↑

點選此處“閱讀全文”,下載澳洲印象APP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