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選舉反轉,對美強硬派無力迴天

據悉,伊朗國內總統選舉一度引起全球關注,而且這次選舉的結果關乎伊朗未來發展路線。
此前公佈的四名候選人名單中,曾任伊朗衛生部長的佩澤什基安是唯一的改革派候選人,其他三名競爭者都是對西方強硬派。
這其中伊核協議談判代表賈利利是最強硬反美主義者,他也是佩澤什基安最大的對手。
伊朗前總統內賈德還主動宣佈也會參加總統選舉,他曾公開在俄烏衝突中支援烏克蘭,最終競選人名單上並沒有出現內賈德的名字。
訊息提到,原本賈利利是被認為最有希望的候選人,更大程度上是因為他的反美態度和最高領袖哈梅內伊高度重合。
哈梅內伊還在上個月發表講話明確反對“依賴美國的人”成為總統,與此相比佩澤什基安的改革路線則主張讓伊朗“結束被全球孤立”的局面。
所以伊朗國內也有保守派攻擊佩澤什基安的政治思想很危險,他似乎“不拒絕和美國以及美國的爪牙進行接觸”。
甚至一些宗教人士呼籲對佩澤什基安拒選,但最終哈梅內伊並未對此事拍板表態。
6日,伊朗選舉委員會發言人在宣佈計票結果後確認,伊朗前衛生部長馬蘇德·佩澤什基安在總統選舉中獲勝,內部訊息顯示領先賈利利的選票數高達300萬張。
新聞報道稱早在選票還沒有統計完時,基本上就能確認賈利利落敗的格局,由於他是國內很多教法保守派人士支援的物件,且和哈梅內伊的立場高度一致,再加上賈利利分流到了出局的其餘2人“強硬派”的選票,之前很多人認為他會獲勝,結局卻並非如此。
分析人士表示,佩澤什基安能夠獲勝證明了一件事:伊朗國內的改革派勢力要超乎想象,反對和西方接觸者不多。
因為伊朗近年來經濟持續下行,貨幣不斷貶值和失業的壓力,讓很多人認為經濟改革已經是箭在弦上的問題上;從2022年的“頭巾運動”可以看出,反對派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所以佩澤什基安主張和西方進行相當程度的緩和關係,這種政策是很有市場的;總而言之,伊朗國內親西方人士不在少數,但當前歐美國家仍然對他們執行嚴酷的封鎖政策。
值得一提的還有,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的顧問哈拉齊在選舉期間曾對外釋放訊號表示:伊朗可以和西方進行合作,這屆選舉也為改善和西方的關係創造機會;但所有前提必須是西方放棄對伊朗的合作,不在“不平等”的基礎上和伊朗談判。
對此有評論稱:“哈拉齊不可能繞開哈梅內伊發聲,說明哈梅內伊並非是和很多人想象的一樣態度執著而且‘不聽規勸’。他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期待伊朗進行改革或是重振經濟,明白繼續對西方封閉下去不會有任何出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