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林海東
千里馬,是朝鮮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物。去平壤,會看到著名的千里馬銅像;講朝鮮,也繞不開這匹長著一對翅膀的老神馬。

千里馬者,日行千里之謂也,極言朝鮮發展速度之快。只不過,那是上個世紀50-60年代的快。那時候的朝鮮可說是日新月異,但問題是,那時候的發展是在一張白紙畫畫兒,1953年7·27之後,在戰爭廢墟上搞重建,想不快也難。所以,1953-1956年,朝鮮搞了個三年計劃,叫做戰後恢復國民經濟,一是搞基礎設施建設,二是轉向實現工業化。這是千里馬的起步。
1956年勞動黨三大提出國民經濟發展五年計劃(1957-1961),從此拉開五年一輪的序幕。當時的經濟發展政策有兩個點,一是增加生產,二是厲行節約。概括起來說,就是開源節流攢家底兒。1956年,勞動黨召開12月全會,通過了開展促進朝鮮經濟社會發展運動的決議,重點是提高鋼產量,所謂“鋼鐵元帥升帳”;以金日成視察降仙鍊鋼廠(現稱“千里馬鋼鐵聯合企業”)、指示要以千里馬精神生產鋼鐵為標誌。
1959年3月8日,降仙的鍊鋼工人發起“千里馬作業班”運動,從此,千里馬運動開始在朝鮮全國各行各業全面鋪開。當時,降仙鍊鋼廠創造了一個冶金史奇蹟——用6萬噸年生產能力的軋鋼機,年產12萬噸鋼。後來,朝鮮還拍了一部寬銀幕電影《軋鋼工人》,講的就是這件事,上世紀70年代曾在我國的電影院放映過,50後和60後的老同志們應該還有印象。
千里馬一開,成就自然來,第一個五年計劃提前超額完成了。於是,1961年4月,在勞動黨四大召開之前不久,我們現在看到的千里馬銅像在牡丹峰公園落成了;當時,金日成說它是向全世界展現朝鮮人民英雄氣概的紀念碑。用現在朝鮮的說法,它象徵著“英雄年代人的精神”。

千里馬運動的開展,讓朝鮮的發展速度很快;按朝鮮官方說法,僅用14年就完成了工業化。說實話,上世紀70年代那會兒,朝鮮的經濟發展得不錯,當然這也有賴於當時社會主義陣營的經互會體系。也就是在這一時期,金正日被指定為接班人,金日成的主要精力放在創作回憶錄《與世紀同行》上去了。不過,在上世紀80年代還搞過千里馬運動之下的“速度創造運動”,維持了完成工業化以來的發展勢頭。
1991年12月,在勞動黨六屆十九中全會上,金正日被推舉為朝鮮人民軍最高司令官,逐漸開始推行先軍政治。那幾年,世界風雲變幻,西方壓倒東風,經互會散了攤子,朝鮮又連年遭災,各種因素作用下,朝鮮經濟發展的千里馬開始減速,並顯出疲態。金正日為父守孝三年未滿,就開始了“苦難行軍”。到21世紀來臨之前,金正日正式打出先軍領導、先軍政治的大旗。儘管後來又搞“強行軍”,但千里馬卻既沒有跑起來,更沒能飛起來。於是,吃不上喝不上就成了外界對朝鮮的基本印象。
金正恩執政後,起初把千里馬拉了出來,到2016年勞動黨七大時似乎覺得千里馬太慢,所以搞出個萬里馬運動,還仿照當年的“70天戰鬥”模式搞過幾次“XX天戰鬥”。雖然比先軍時代好一些,但終究積重難返跑不快,萬里馬也就不了了之了。
面對朝鮮的困境尤其是經濟困難,金正恩的選擇是“迴歸”,放棄其父的先軍路線,重返他爺爺的“經濟發展與國防發展並舉路線”。從2013年開始,這個並舉總路線以不同的變種出現,直到2021年勞動黨八大以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防發展兩個五年計劃同時出現的形式最終固定下來。
在今年這個五年計劃的收官之年,朝鮮的成就肉眼可見——以平壤為主的全國城鄉大建設、以新農村發展綱要為核心的農村振興、以地方發展20×10政策為核心的地方中興、以核武力為核心的國防發展,等等等等;用朝鮮官方的自衛評價來說,就是舉國蝶變、進入了“全面復興新時代”。但這些顯性的成就並沒有改變外界對朝鮮的刻板印象,一提起朝鮮來,很多人還是“吃不上喝不上”為先;當然,連金正恩自己都承認,現在民生尤其是地方民生真不行。朝鮮建國70多年了,現在新建的“地方發展20×10”工廠還是要從油鹽醬醋、塑膠盆塑膠桶、肥皂香皂這些低端的東西做起,這充分顯示了“地方中興”之難,也充分說明了為什麼金正恩說地方中興是舉國蝶變的基礎和關鍵。
從勞動黨八大之後這四年多時間看,金正恩求發展可謂雄心勃勃,表現出一種大幹快上的姿態,甚至顯得有些急於求成。從我們長期的觀察來看,這也是被內外兩個形勢逼的,也是緊迫感之下的不得不為之。

當年的萬里馬雖然半路停步,但金正恩又拉出了一匹新千里馬。2023年12月,金正恩視察龍城機械聯合企業(上圖),對該企業打破失敗主義、技術神秘觀點,製造出“助推朝鮮經濟主體化的重要專項裝置”——大型壓縮機大加讚賞,並且稱讚該企業創造了“新的時代精神、新時代千里馬精神”。於是,淡化了很久的千里馬重新回到朝鮮話語體系的重要位置,而且呈現出“新時代千里馬運動”全面鋪開的態勢,呈現出繼承“英雄年代人精神”(第一代)開創“輝煌奇蹟年代”的雄心。
3月9日,朝中社發表了一篇“詳報”,詳細回顧了千里馬運動的歷史,並展望了新時代千里馬的未來,說要“擁抱千里馬時代增產節約運動的巨大生命力”,並予以“光輝繼承發展”。那麼,金正恩為什麼要重提千里馬?在我看來,大致兩點,一是千里馬時代是朝鮮80年曆史上最好的時期,還是要回歸,給人民以希望;二是強調增產與節約並舉,解決當前經濟發展的諸多弊端,鞏固執政基礎。一言以蔽之,這第二匹千里馬是基於政治考量、戰略考量,為的還是他的核心安全訴求。
今年是勞動黨建黨80週年,且不論朝鮮人民能否吃上丹東草莓,但“吃米飯喝肉湯穿綢緞住瓦房”的理想再不實現,實在是交代不下去,所以,元帥必須換一匹新千里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