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年18萬字800幅圖,把3000年漢字的一切說清楚,通俗易懂

你知道嗎?古人也喜歡打卡~
熬冬小打卡,九九消寒圖。這可是上自帝王宮廷、下至百姓人家都喜歡的冬日遊戲。
圖片來源網路
文字版,每個字都是九畫,以雙鉤法制成空心字型。從冬至開始每天描一筆,八十一天後,也就是春回大地時,所有筆畫均被填滿,一幅“消寒圖”就算正式完成。
圖片來源《中國漢字設計史
例如這句:亭前垂柳 珍重待春風
九字均為九筆。寫完九個字,寒冬也就過去了。
庭前垂柳,也就真的等到它的春風了。
圖片來源《中國漢字設計史
也有圖形方式的消寒圖《梅花版消寒圖》
圖片來源網路
根據從下往上的順序,每天用毛筆蘸硃砂染紅一個花瓣,待過完81天,花瓣也全染成紅色了,紅梅滿枝春意盎然,風和日麗的春天就來到了。
圖片來源《中國漢字設計史
對於習慣了在手機檢視日曆的當代人來說,提筆消寒亦不失為一種樂趣。
這本《中國漢字設計史》3000年漢字發展的歷史為線索,結合設計學、文字學、考古學、傳播學、社會學,挖掘漢字設計背後的思維與方法
堪稱漢字、書法、歷史、傳統文化、美學、藝術設計百科全書
關於漢字的一切都在這裡!
歷經8年全書500頁18萬字800餘幅插圖50餘幅圖表跨越3000年
圖文並茂,用漢字的發展,來培養歷史思維創新思維
在美學、民俗、中華文明各方面,挖掘中國漢字之美 追溯中華文化的根源
這套書不僅包含 :設計學的視角剖析中國傳統書法
還包括:漢字設計的思維如何體現中國傳統哲學、美學智慧
在書裡面可以看到
文化的演變——漢字設計四條並行的發展線索
歷史的迭代——漢字與少數民族文字的關係,梳理漢字文化圈的共性與差異
科技和審美

——漢字與科技進步和社會審美變遷的關係

思維與方法 論——挖掘潛藏於漢字藝術審美與資訊傳播功能背後的設計思維與方法

中國漢字發展歷史,脈絡清晰

岩石、甲骨、鐘鼎、簡牘、紙墨、數字網路、人工智慧……面對中國歷史上每次社會變革和科技進步,漢字都沒有落後。
漢字的應用能力不斷得到拓展,它順利地適應新的科學技術要求,一次次靈活地調整自己的樣貌與風格,還煥發著新的時代魅力。
豐富了表現形式、表達方式,提高了文化傳播能力。
在書裡面還可以讀到大量的文化知識,順著圖片往回去看圖注和文字,特別有一種文化穿越的感覺
透過一幀幀圖片感受到歷史的迭代和文化的演變,給人帶來震撼和文化自信。
例如古代錢幣,國外的古幣幣面多以動物、人物圖形裝飾,中國古代錢幣則多以漢字字型設計為主。
體現東方審美,有收藏價值。同時漢字書法的神韻不易仿製,有防偽功能。
古錢幣作為中國官方正體文字發展的縮影,可以看到字型從篆到楷一路漸變的過程。
再例如,東西方傳統政 治經濟生活中都存在契約與畫押的形式,複雜的畫押會利用漢字的合文、疊字、一語雙關或一詞多義等方法進行圖形標誌化設計。
如宋徽宗的簽名 ,一般認為是將“天”“下”“一”“人”四個漢字合一的創意設計,而漢字“一”和“人”上下結合起來,也是“寡”的異體字,含義應為“天下寡人”
再如明末清初的書畫家朱耷的簽名,他的號“八大山人”四個字被故意實變形合成一體,看起來既像“哭之”二字也像“笑之"二字,表現了他特 有的生際遇與態度。
左:宋徽宗簽名  右:朱耷簽名
不知不覺一本書就看完了,完全沒有看專 業著作的艱澀感。
無論是知識性可讀性還是專 業造詣遠超普通漢字設計書籍。
既是可查詢的工具書,又是可欣賞的藝術書,更是知識密集硬核學習書
作為國家出版基金專案這本書由奧 運福娃設計團隊成員、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 授 陳楠,歷經8年的傾力寫作。
陳老師無數次查證文獻資料、繪製圖片圖表、推敲文字表述……從體例、內容、註釋反覆推敲,數易其稿。從他的這成堆的手稿中可以看到成書的艱辛與曲折。
最讓陳楠老師出圈的是:
他是北京2008年奧 運會吉祥物設計者之一、奧 運火炬手曾任北京奧 組委設計顧問專家,主持設計制定了國內“特許設計”早蕞的規範性文字《2008年北京奧 運會、殘 奧會特許商品設計風格指南》《包裝設計指南》。
還有他設計的甲骨文表情包,也引 領了以古文字為代表的傳統文化符號與時尚設計結合的潮流。
這套書還邀請已故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平面設計家、教育家餘秉楠先生,生前為《中國漢字設計史》作序
魯曉波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院長 
黃德寬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 心主任 
韓緒 中國美術學院副校長  
趙力 中 央美術學院藝術管理與教育學院副院長 
王粵飛 深圳平面設計師協會創辦人 
王紹強 廣東美術館館長
王 立 軍 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院長  
白樂桑(Joël Bellassen) 法國漢位元組協會會長、漢學家  
聯 合 推 薦!
整個總結下來就是既是美學收藏品,又是漢字文化、歷史、通識的硬核學習書,這就是一部中國漢字發展史的具象
是目前國內第—本從設計學的維度系統講解中國漢字設計史的著作,以漢字設計傳承與創新的發展脈絡開篇,結合設計學、傳播學和美學的宏觀視角,透過研究與分析,挖掘潛藏於漢字藝術審美與資訊傳播功能背後的思維與方法。

適合對漢字、書法、傳統文化、藝術設計感興趣的所有人群。
文字脈絡邏輯很嚴謹,中學生、大學生都可以用來鑽研文化歷史
普通大眾則可以完全可以盡情欣賞大量的珍貴精美圖片
包括人物,文物,書法,古籍,古幣圖案,繪畫,織物,建築,雕塑等所有衣食住行用有社會生活中所有有漢字的地方。
這套書定價386元,我們談來了超低的團購價,只要149元,僅3.8折~
大開本精裝,函套刷邊珍藏版,不論是自己收藏還是贈予親友,都很有格調。
再來介紹一下作者
陳 楠
實際上陳老師在專 業領域算是頂流大神般的存在~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古文字藝術研究中 心常務副主任、品牌授權設計研究所所長。法國漢位元組協會副會長。設計學博士。入選教 育部新世紀優 秀人才計劃、首批國家藝術基金獲得者、獲教 育部科研優 秀成果二等獎、“中國設計十傑”稱號。
陳楠:“北京禮物”品牌形象誕生記
北京設計學會常務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郵政集團郵票圖稿評議專家組成員,《Design360》雜 志編輯顧問,中國印鈔造幣集團有限公司設計顧問專家。受邀在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發表主題演講,多次舉辦個展及國際巡展。
在巴黎聯 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發表主題演講
曾主持和參與國際奧委會、倫敦奧 運會、新加坡青奧會、巴西奧 運會、NBA中國等大型活動與品牌特許設計研發與顧問工作。
以及主持設計2014青島世園會、北京禮物、北京故宮博物院包裝系統等重大設計專案。

2012年倫敦奧 運會特許設計——觸控盲文徽章系列

*以上內容包含廣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