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地時間3月29日至31日,第74屆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ACC.25)在美國芝加哥盛大召開。在本屆年會上,中國學者攜百餘篇前沿研究成果閃耀ACC舞臺。來自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的陳康寅教授、劉彤教授團隊,共有20項研究成果亮相本次ACC.2025大會。今天,讓我們透過團隊成員張煜坤碩士的介紹,瞭解她在芪參益氣滴丸改善合併衰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預後方面的研究成果。
芪參益氣滴丸是由黃芪、丹參、三七及降香按一定比例精製而成的傳統中成藥,具有活血益氣的功效。自2003年獲得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批准用於心血管疾病治療以來,已被廣泛應用於臨床,主要用於氣虛血瘀型胸痺,症見胸悶胸痛、氣短乏力、心悸、自汗、面色少華、舌體胖有齒痕、舌質暗或有瘀斑、脈沉弦。冠心病心絞痛則見上述證候者。一項隨機對照試驗[1]表明,芪參益氣滴丸能夠改善擇期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患者的心肌損傷和微血管功能,展現了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療中的潛力。芪參益氣滴丸除了促進血液迴圈和緩解疼痛[2]外,對“養氣”也有益處。在中醫中,衰弱與“氣虛”密切相關。因此,“養氣”被認為是治療衰弱的重要方法。然而,在急性心肌梗死人群中,尤其是伴衰弱的人群,芪參益氣滴丸的療效仍然缺乏足夠的證據支援。
為了明確芪參益氣滴丸在真實世界中對心肌梗死患者預後的影響,我們團隊在天津冠心病專病資料庫的15萬心梗患者中進行了分析。我們分別在衰弱和無衰弱的人群中探索了芪參益氣滴丸的預後價值。
我們的研究發現,接受芪參益氣滴丸治療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的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顯著下降,無論是否伴有衰弱。在進行傾向性評分匹配後,1年全因死亡率及心源性死亡率下降趨勢仍然顯著,提示芪參益氣滴丸治療潛在的臨床獲益。亞組分析結果表明,無論患者衰弱與否,均可因接受芪參益氣滴丸治療獲益,且衰弱的患者臨床獲益更大。
由此我們得出結論,芪參益氣滴丸可顯著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年的全因死亡率和心源性死亡率,尤其是伴有衰弱的患者。這些結果支援芪參益氣滴丸作為一種有益的輔助治療在管理伴有衰弱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潛在“養氣”作用。未來仍需透過進一步的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進行驗證。



參考文獻:
[1] He GX, Xie J, Jiang H, Tan W, Xu B: Effects of Qishen Yiqi Dripping Pills () in Reducing Myocardial Injury and Preserving Microvascular Function in Patients Undergoing Elective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Pilot Randomized Study. Chin J Integr Med 2018, 24(3):193-199.
[2] Wang PL, Zhang L, Wang SL, Yang QN, Gao ZY, Du JP, Zhang DW, Fu CG, Gu F, Xu H et al: Long-term follow-up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combin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fter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 A multicen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Chin J Integr Med 2017, 23(10):740-746.
研究者簡介

陳康寅 教授
-
博士,博士生導師,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黨委書記,天津市河西區人大代表,國家衛健委冠心病介入培訓基地導師,天津心臟病學研究所冠心病介入研究室副主任,歐洲心臟病學會專家會員(FESC),中華老年醫學會青年委員,中國醫院協會健康醫療大資料專委會常委,中國心血管病研究雜誌編委
-
在臨床工作中,擅長冠心病介入診療和心血管病危重症救治
-
研究方向為冠心病介入治療和人工智慧及大資料分析
-
曾在韓國高麗大學研修,第1作者在Circulation、JACC-Cardiovascular Intervention等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SCI論著9篇,通訊作者發表SCI論著20餘篇,獲實用新型專利1項、著作權5項。獲天津市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專案、天津市科委科技重大專項、天津市衛健委科技專案人才專項、天津市教委科研重點專案等課題6項
-
獲得津門醫學英才、TCT-AP傑出研究獎、長城優秀青年醫師獎、天津醫科大學十佳醫生、天津醫科大學優秀研究生導師、天津市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天津市第五屆人民滿意好醫生等榮譽稱號



研究者簡介

劉彤 教授
-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心臟科主任,天津心臟病學研究所所長,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社部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
主要從事心房顫動、腫瘤心臟病學的基礎與臨床研究
-
現任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中西醫結合心臟疾病防治分會會長,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心律與心電分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暈厥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心臟起搏與電生理分會委員,國際心電學會(ISE)青年委員,FESC,FHRS, Current Cardiology Reviews雜誌(SCI收錄)主編
-
第一/通訊作者在JACC,Circulation Research, Cardiovascular Research等期刊表發表論文100餘篇
-
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專案6項,主編及主譯專著10部,獲天津市科技進步獎4項
研究者簡介

張煜坤
-
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碩士研究生在讀,在導師陳康寅教授指導下從事心血管疾病真實世界研究、心血管疾病人工智慧研究等
-
參與治理的急性心肌梗死資料庫獲2024年“資料要素×”大賽天津賽道二等獎,於歐洲心臟病學會年會、美國心臟病學會科學年會、長城會等國內外學術會議多次進行壁報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