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點評評價區,擠滿比1818黃金眼還犀利的維權戰士

新年將至,再加上今年春節比平時要早,很多年輕人選擇用一個好看又能挺過正月的新發型來迎接新年。
但是如果沒有提前“避雷”:你可能不光得不到一個好髮型,還會失去很多金錢。
“無攻略不理髮”,或將成為一句網際網路箴言。
離譜理髮店出圈,要從2018年說起,紅遍全網的髮際線小吳,至今他的表情包在網路江湖大肆流傳。
如果以為髮際線小吳只是一個愣頭青的偶發個案,那麼《1818黃金眼》,這檔浙江民生新聞節目,會不厭其煩地用一個個倒黴蛋的故事告訴你:不靠譜的理髮店,聽不懂人話的Tony,快跑啊!
一個普通的剪頭日,杭州劉先生去了震軒美容美髮,打算來一個普通的洗剪吹,店員推薦他做服帖燙——一種看起來像沒來得及洗頭的流行髮型。
劉先生是會員,看了一下會員燙髮價格398,他覺得可以接受,並欣然應允。但在燙髮結束時店員告訴他,398是一個區域的價格,而他的頭皮一共有12個區域,總共要支付398*12=4776元。
劉先生感到震撼:不知道12個區域是怎麼來的,只有中間的頭髮還在,退一萬步來講,就算分割槽,也頂多6個區。
由此可見杭州人民在理髮這件事上的卑微——已經到了能說出“就算分割槽”的地步了。
有網友統計,這10餘年來,震軒僅是上《1818黃金眼》的次數超過了30次,以不斷迭代的騙術見證了媒體的繁榮與衰敗,自己卻依然屹立不倒。
剛剛開始工作的小吳打算染個頭發,去了杭州拾壹顏美容美髮護膚造型,染髮過程一切正常,染完之後託尼老師說要用韓國進口的精油,能讓顏色掉得慢。
精油一口氣用了20瓶,小吳說“當時邊上全是男的,非常強迫我的那種感覺”,做完頭髮一共消費11400元,小吳身上沒錢,從各個平臺貸款,最後往卡里充了9300元。
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小康在找工作時路過一家理髮店,在店員的精湛的推銷術下做了理髮和護髮,陸陸續續充了七萬多塊錢的卡,其中一部分錢甚至是借來的。
他說這件事對他影響很大,因為還不上貸款,徵信出了問題,工資卡也被凍結了,已經一年沒有穩定工作。
杭州人吸取教訓,自學理髮或者坐上火車去外地,即使算上來回的高鐵費,也是一筆劃算的賬。
杭州地鐵都貼上了溫馨提示:不到萬不得已不得向遊客推薦理髮店。
看完《1818黃金眼》各類稀奇古怪的上當經歷,大多人只會捧著手機哈哈一笑,隨手轉發到微信群裡,繼續日常生活——直到某天自己也被黑心店家不大不小地刺了一下。
比如剪貴了——但沒貴到分割槽燙髮那麼荒謬;比如剪殘了——但沒殘到完全像一顆黑巧克力球那樣。
從理髮店出來,咽不下這口氣,曝光到《1818黃金眼》,又不夠抓馬。畢竟現在的1818理髮詐騙事件已經卷到了“研究生小夥求職路上走進理髮店被騙網貸,如今只能以打零工為生”——相比之下自己的上當經歷堪稱普通。
但是沒關係,網友們有自己的1818,他們化悲憤為創造力,上大眾點評本想寫個差評出氣,結果一看評價頁面,才發現這裡早已聚集了一大批“難兄難弟”。
一位網友在“永琪美容美髮”的點評評價區寫下“黑店”“千萬不要上當”之後發現,這家評分低至2.9分的美髮店,總共擁有76個評價,其中39個都是差評,堪稱Tony受害者聯盟,受害網友留下清一色的“推銷”“”額外收費“等評價。
共同的受害經歷很容易讓人們產生惺惺相惜之感。另一方面,想到“原來不是隻有我一個傻瓜被騙”,寫差評都寫得更有底氣了。
有網友總結經驗,看大眾點評一定要先看差評,畢竟理髮這種事,別人剪的美若天仙的髮型未必能複製,但強制消費的推銷話術可是流水線上批次生產的。
一定程度上來說,多看差評可以避免部分登上1818黃金眼的命運。因為有網友發現,許多理髮店在1818曝光之前,早就已經在大眾點評上臭名遠揚了。
比如燙髮分18個區的震軒理髮店,在為劉先生分割槽燙的六年前,就有網友留下差評:坑一個是一個,進去就是讓你漂,讓你燙。
底下還有一個看起來同是受害者的網友評論,氣死了,流氓騙子店。評價和評論相隔兩年,可見商家始終堅守著以欺詐為核心的職業準則。
Green格瑞美容造型的47條差評中,很多網友都提到“推銷辦卡”“坑”“為什麼還沒倒閉”,最後這家店果然在今年11月登上了1818。
就像義烏指數可以一定程度上預測美國大選一樣,大眾點評上寫差評的網友,是比1818黃金眼更及時的吹哨人。
此外,這些店被曝光之後,大眾點評的評價區會瞬間熱鬧起來。更多曾經“受害”的消費者被喚醒,開始追加評論。
另一方面,無數正義之士搶佔問答區,儼然成了一個網際網路打卡點,網友們用一種近乎陰陽的方式,表達集體憤怒。
網友們說著“我的頭可以少分兩個區嗎?”以幽默回應荒誕,調侃背後藏著的是對不合理消費行為的反抗。
網際網路當然有記憶,熱心的點評網友會一遍一遍地在評論區幫忙複習,鞭屍不是攻擊,是不希望更多人被騙的善意。
坑了殘疾人16萬的理髮店問答區底下,隔著螢幕都能感受到網友的憤怒——只恨平臺不允許說髒話。
由此可以看出,大眾點評不僅是吐槽的陣地,更是消費者團結起來對抗無良商家的生活智慧。1818黃金眼雖好,但畢竟是電視節目,更新頻率慢,而大眾點評上網友討伐黑店的力量是24小時不間斷的,廣大消費者戰爭的汪洋大海。
黑店可不止存在於美髮,從餐飲到健身,從美容到洗浴汗蒸,世界那麼大,拔草的路上總要坑踩,而大眾點評的評價區,早已成了網友們聯合“圍剿黑店”的主戰場。
在這裡,你可以看到各行各業推銷話術,甚至填平資訊差,大家互通有無,分享自己的踩坑經歷。
辦婚禮,交了錢之後一點點坑錢,不斷找新的理由讓補差價;交完錢之後態度就變得很惡劣。
汽車維修,店員把普通的車胎被扎說成車胎老化,必須換胎;報價虛高,漫天要價之後發現客戶懂行情,又立刻改口說可以優惠。
寵物醫院裡的醫生更像銷售,問診時不斷誘導加新的專案“給咱寶貝加個XX”,絕育前做了一大堆檢查專案,還沒絕育就花了1000多塊,推銷藥品和貓糧。
收費大幾萬的月子中心其實提供的服務很不專業,利用產婦生產後的心理販賣焦慮,推銷內衣,一些套餐裡的專案形同虛設,連基礎的房間恆溫恆溼都做不到。
吃頓飯理個髮踩雷就算了, 但像在寵物醫院、月子中心這種地方踩雷,所帶來的損失並不只是金錢上的,可能還有寵物的治療時機,產婦的身心健康……真正關乎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安全。
許多消費者事無鉅細地寫下差評,已經不再是為了維權,而僅是希望別人不會踩相同的坑。這些不愉快的消費經歷背後,網友們的聲音匯聚成強大的力量。差評不僅是吐槽,更是網友們聯手創作的“黑店編年史”——用真實的經歷,把無良商家的底褲扒了個乾淨。
對消費者來說,每一條犀利的評價,都是一場消費正義的勝利。它不僅幫後來者省下時間、金錢和眼淚,也逼得那些心懷僥倖的商家重新掂量自己的套路值不值。
人們的每一次發聲,都像是一次對消費環境的“微修正”。當更多點評網友勇敢分享自己的踩坑經歷,差評不再只是抱怨,而是揭露問題、避免更多人受害的一種行動。
在大眾點評上,使用者已經自然而然形成了一個鬆散的生態圈,這個圈子裡有真實的好評分享,有曝光、吐槽和避雷,還有看到新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想就這過往經歷幫忙說兩句的熱心網友。
或許,最終讓天底下沒有無良的商家的,除了1818黃金眼們,更多是線上評價區裡來自廣大網友一句句:
設計/視覺:Lvv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