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黃毅(公關界007主筆)
來源 | 公關界007(ID:PRCN007)
當ChatGPT掀起全球AI狂潮,生成式AI改寫行業底層邏輯,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將“人工智慧+”列為國家戰略,為創新發展注入動能。
在此時代機遇下,近期,007發現,《贏在AI+》這檔由阿里雲與央視總檯聯合打造的國內首檔AI主題大型紀實創投節目,正以創新姿態破圈而出,將政策導向轉化為鮮活實踐,成為探索AI無限可能的前沿陣地。
而作為節目雲計算AI獨家合作伙伴,阿里雲不僅揭示了“雲+ AI”技術的潛力,為中國AI創業者打造實現夢想的舞臺,更讓公眾看見了阿里雲的賦能:讓AI創業更輕鬆,讓AI生活更視覺化和具像化。


阿里雲×《贏在AI+》
一場重構AI創新生態的價值實驗
營銷學大師特德・萊維特曾言:“顧客真正購買的不是商品,而是解決問題的辦法。” 在AI時代,這句話被賦予了新的內涵。AI時代的變革,從來不只是技術的迭代,還關乎創新思維的碰撞。
在這場時代命題下,阿里雲與總檯聯合打造的《贏在AI+》,以紀實創投節目為載體,構建起一個極具前瞻性的AI創新生態場域。
從2024年9月至 2025年1月,累計12場線上線下路演,700+企業激烈角逐,最終102位AI創想者脫穎而出,入駐《贏在AI+》未來營。從十大“人工智慧+”垂直領域展演矩陣,涵蓋“機器革命”“智慧終端” 等前沿賽道,到參賽者從技術壁壘、商業模式到融資規劃多維拆解專案,向“百億AI資源包”發起衝刺。這不僅是一場創業專案的競技,更是AI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的加速通道,旨在孵化瞪羚、獨角獸企業,為新質生產力注入核心動能。

而阿里雲的角色在此呈現出戰略級滲透。依託強大的雲計算與AI基礎設施,節目全鏈路實現技術賦能——在選手路演期間,阿里雲深度參與活動與運營共創,為節目流程最佳化、環節設計提供專業支援;同時,基於節目主題賽道,陸續推出人工智慧領域白皮書,為行業發展注入專業思考與前沿洞察。
尤其透過對“機器革命”、“高校力量”前兩期節目的觀察不難發現,參賽的19家選手企業中,大部分企業早已天然的選擇了阿里雲,並將自身業務搭建於阿里雲的雲計算與通義大模型之上,足見阿里雲在人工智慧創業生態中的核心地位,也讓《贏在AI+》成為展現AI技術與產業融合創新的優質平臺。
此外,在《贏在AI+》節目中,阿里雲的技術實力還以創新形式深度融入節目生態。AI小寶作為智慧體機器人,化身節目助理主持人,憑藉強大的互動能力,為節目流程推進與主持人陳偉鴻和嘉賓互動增添科技趣味;通義萬相則賦能現場舞臺畫面設計,透過AIGC技術打造出極具未來感與視覺衝擊力的舞臺場景,成為節目一大亮點。
但在007看來,這場合作的價值溢位效應更為深遠。對阿里雲而言,節目不僅是平臺曝光的視窗,更是其AI技術實力與產業賦能能力的具象化表達。透過與創業者、投資人、行業專家的高頻互動,阿里雲得以深度連結AI創新鏈條,強化其在響應“人工智慧+”行動的過程中的引領者形象。

正如阿里雲創始人王堅院士所言,節目本質上是一場時代特徵的捕捉行動——聚焦年輕創業者的創新思維、探索勇氣與開拓精神,這些要素構成了驅動AI時代持續進化的底層程式碼。
不得不說,阿里雲與《贏在AI+》的合作,已然成為商業價值與社會價值共振的創新範本。這場實驗的意義,不僅在於發現未來的AI獨角獸,更在於重塑技術、資本與創新的對話機制,為中國AI產業生態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

阿里雲通義大模型
以社交化場景構建傳播新正規化
在品牌傳播全面社交化的時代語境下,使用者注意力成為稀缺資源,如何搶佔 “最後一公里” 的觸達鏈路,成為品牌破局的關鍵命題。《贏在AI+》以節目為容器,構建起兼具沉浸感與互動性的社交傳播場域,阿里雲則憑藉對技術賦能場景化的精準把控,在其中完成了一場教科書級的傳播實踐。
第一,上線“AI小寶”節目智慧體,創生跨維溝通表達。
節目中,由阿里雲通義大模型驅動的節目智慧體 “AI小寶”,以“助理主持人”身份登場,成為一大亮點。
AI小寶打破AI技術高冷、晦澀的固有認知,透過雙重維度實現破圈。一方面,基於通義多模態大模型,結合通義語音實驗室的端到端語音識別技術、新型語音合成技術,以及通義星塵的擬人角色扮演和專屬知識庫構建等先進技術,AI小寶被賦予了生動活潑、能說會道且俏皮靈動的特質,能夠與主持人默契配合,一唱一和,令人印象深刻。另一方面,AI小寶不僅知識淵博,涵蓋AI行業的所有知識點,還能精準洞察AI創業的機會與挑戰,對AI創業賽道進行全景式解讀。
這種人格化塑造,將通義大模型的技術優勢轉化為觀眾可感知、可記憶的社交貨幣,讓硬核科技以趣味化、親民化的姿態滲透大眾認知,成功激發使用者對AI技術的探索欲與分享欲。
第二,通義AIGC造浪視覺奇觀,每一幀都是社交破圈的觸點。
在節目現場,阿里雲通義AIGC技術還在舞美設計中深度應用,構建起極具傳播張力的視覺奇觀。
基於通義萬相的生成能力,節目組僅需輸入文字指令,便能圍繞 “AI+”主題,瞬間生成科幻風格的沉浸式場景。這些虛實交織的畫面在舞臺大屏上動態流轉,不僅為節目注入科技美學基因,更創造出天然的社交傳播素材——當觀眾置身於未來感十足的氛圍中,拍照打卡、分享體驗成為自發行為。這種“體驗即傳播”的設計,精準踩中使用者的社交分享心理,將線下場景的體驗熱度,高效轉化為線上社交平臺的傳播流量。

區別於過去品牌傳播的單向輸出,這種智慧體人格化+視覺場景社交化的策略組合,阿里雲不僅提升了技術的大眾認知度,更在社交生態中建立起與使用者的情感聯結,為AI的社交化傳播提供了創新範本。

聯動央視頂流講好AI落地價值
以情感共鳴連結公眾
作為展現AI創新力量的重要平臺,《贏在AI+》認證了阿里雲推動AI產業發展的大格局。然而,要讓更多創業者、投資者乃至社會大眾從關注到認同,還需要為阿里雲AI技術增添更多細節。
面對這場匯聚多元創新理念、融合前沿科技與商業價值的《贏在 AI+》,阿里雲攜手央視頂流級主持人陳偉鴻、朱迅、尼格買提、王冰冰打造沉浸式宣傳片,他(她)們化身AI體驗官,穿梭於各種工作場景,讓冰冷的科技化身大眾可感知的生活價值。
短片錨定《贏在AI+》主持人的職場生活,構建出一個個具有代入感的場景。即將上場演講的陳偉鴻還在與大量參賽企業資料和主持臺本“鏖戰”,以阿里雲通義大模型為底層能力支撐的AI眼鏡,瞬間將繁雜資料轉化為智慧提示,助他實現脫稿演講的從容;朱迅還在辦公室尋覓的身影,最終定格在具身智慧機器狗“旺財”身上,這隻小傢伙背上載著保溫杯“閃現”,用溫暖陪伴詮釋AI與生活的深度交融;面對堆積如山的嘉賓資料與節目介紹,尼格買提藉助通義大模型匯入海量複雜文字,高效精準提煉總結,讓他不禁感嘆AI時代的效率革命;而王冰冰為現場穿搭犯難時,阿里雲AI化身時尚參謀,僅憑“藍色長裙、活潑一點”幾個關鍵詞,便呈上理想搭配方案。
007認為,這條宣傳片的厲害之處並非簡單的AI產品展示,而是透過主持人的自然演繹,巧妙打破技術傳播的壁壘,直觀讓觀眾看到AI如何切實解決生活難題、提升工作效率。從這個層面講,它完成了理念敘事與具象行動傳播的統一。
更深層次講,其打造的沉浸式感知場景,更是阿里雲幫AI講好落地價值的有力實踐。透過場景共鳴、情感共鳴,成功將複雜的技術概念轉化為大眾能夠理解與接受的生活體驗,讓公眾真切感受到AI因阿里雲而更貼近生活、服務大眾,為阿里雲在AI領域的技術傳播構建起堅實的情感紐帶。

結 語
縱觀阿里雲與《贏在AI+》節目這場合作,能清晰看到阿里雲在推動AI產業發展方面呈現出的三大突出特點。不同於傳統的創投節目合作模式,阿里雲緊密圍繞自身技術優勢,以獨特的戰略眼光,在節目中彰顯出非凡格局:
科技驅動:強大的科技實力是節目成功呈現AI創新魅力的基石。阿里雲將自身前沿技術深度融入節目全流程,從依託選手企業天然使用阿里雲的技術優勢,為節目內容產出提供底層支撐;到運用通義大模型驅動製作了節目的專屬IP——AI小寶這一智慧體,作為主持人陳偉鴻的小助理深度參與節目流程;再到透過AI技術增強節目現場的科技互動氛圍,提升節目整體AI含量與科技感,以多元技術應用構建起觀眾對阿里雲AI技術實力認知的閉環,進一步鞏固其在AI領域的領先地位,成為阿里雲在創投領域極具辨識度的品牌標籤。
深耕行業:阿里雲始終以推動AI產業發展為己任,在《贏在AI+》節目中,深度參與並助力 AI創新生態建設。無論是為AI創業者搭建實現夢想的舞臺,還是攜手節目組挖掘行業潛力專案;無論是邀請頂尖專家、行業領軍人物組建“AI智庫團”,為創業者提供專業指導,都在以實際行動踐行助力AI產業發展的理念,讓《贏在AI+》成為創業者、投資者以及行業人士共同關注的AI盛會,共同推動AI產業不斷向前發展。
放眼全球:《贏在AI+》也為阿里雲搭建了一個展示中國AI創新實力的重要平臺,阿里雲藉助節目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的優秀AI專案與創業者,透過節目,將中國AI創新成果向全世界展示,吸引全球目光關注中國AI創新活力。在這一過程中,阿里雲不僅助力中國AI創業者走向更廣闊的舞臺,也加速自身在全球AI產業生態中的佈局,提升國際影響力。
站在人工智慧發展的關鍵節點,007期待阿里雲進一步深化技術研發與場景應用,以更成熟的雲智融合方案,為中國AI創業者提供示範樣本,釋放技術紅利,為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