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中藥奶茶火起來的時間也更久一些,早在2023年時就有一些醫院或藥館將中醫藥做成奶茶,店員現場幫忙把烏梅、生山楂、陳皮、甘草等熬好分裝,供消費者放入冰箱隨時享用。
對年輕人來說,具備養生功效的中藥材與各類喜愛的美食相結合,似乎都值得一試,畢竟“藥食同源”理念在我國民間由來已久,不少藥材與食物之間的分界線並不絕對。
然而,“朋克養生”畢竟是“一邊作死一邊自救”,很多問題都治標不治本甚至有無功效都得存疑。
如要發揮中藥效用,那麼奶茶中不應該加入過多的奶、糖,還要保持常溫或溫熱;而咖啡因的存在或許會改變中藥的藥效與性質;至於中藥冰淇凌,本身冰淇淋就是寒性食物,加入草本成分比較低但過多食用卻會讓人脾胃受損,事實上難以達到“養生”的效果,與此類似,中藥麵包中中藥含量往往也很低,高昂的價格帶來的反而是較低的價效比。
總的來看,一方面,中藥本身的效用就因人而異,當“中藥+餐飲”成為標準化的食品時,往往難以根據個人體質進行調節,達不到“養生”效果不說,還可能適得其反。
再者,從中藥味道來說,不少餐飲食品為了保持合適的口感與味道,其食品中中藥含量微乎其微,也根本達不到養生的效果,不少“中藥+”食品事實上可以說是“智商稅”或者“噱頭”。
當然,如果年輕人願意以高價消費來尋求一個心理安慰,那就不必說了。
但要真的想達到養生的效果,最根本的還是要重視“治未病”,提前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熬夜與焦慮,多運動並改善飲食。不過這個顯然比高價消費“中藥+”商品要難得多。
上下滑動檢視參考資料:
中藥材“養生月餅”真的養生嗎?專家:謹慎食用
https://mp.weixin.qq.com/s/GpeOz_ZtUYtj3J7ibEnCqQ
聚焦 _ 中藥奶茶、中藥咖啡、中藥麵包……“脆皮年輕人” 排隊買!真養生還是智商稅?
https://mp.weixin.qq.com/s/-_MfEJJVilXf9-NRPxhOiA
“中藥+”改寫朋克養生 年輕人追求“良藥可口”–健康·生活–人民網
http://health.people.com.cn/n1/2023/1022/c14739-40100735.html
謹慎看待“朋克養生”-閩南網
http://www.mnw.cn/news/consumer/2944915.html
市場解碼丨中藥月餅走紅,藥食同源引領新“食”尚 – 川觀新聞
https://cbgc.scol.com.cn/news/5391950
健康中國|這些常見的月餅餡料有哪些中藥價值?_央廣網
https://health.cnr.cn/sygd/20240917/t20240917_526906823.shtml
38元的中藥冰淇淋、52元的中藥麵包……中藥餐飲,真養生還是智商稅?_新聞頻道_央視網
https://news.cctv.com/2024/08/12/ARTIxRGbR4CqhibNPSzBNx1Y240812.shtml
文章用圖:圖蟲創意,網路
本回完

關鍵詞
月餅
中藥奶茶
食品
藥食同源
中藥麵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