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重點介紹特朗普政府內的關鍵人物——美國國防部負責政策的副部長科爾比(Elbridge Colby)針對臺海的觀點,並預測中國可能的升級反應。
科爾比是特朗普第一任期引發轟動的《國防戰略報告(2018年)》的首席作者,也是7月初拍板停止向烏克蘭軍援的那位,他對美軍武器庫的短缺情況深感憂慮。

2025年3月4日,科爾比在參議院軍事委員會的確認聽證會上。
最近一段時間,美軍高階將領和政策研究人員正越來越清晰地描繪臺海可能發生的衝突場景,以幾乎“明牌”的形式設想美方的戰略選擇,包括直接出兵或其他協防策略等。
在美軍高階決策者的預想中,臺海危機不太可能出現長期封鎖或小範圍軍事威脅,比如奪取金門和馬祖但不進攻本島,中國大陸的最優策略是突然發起大規模《登陸作戰》,直接佔領臺島最重要的區域,以達成既定事實。
如果我軍於島上形成壓倒性軍事優勢,那麼美國援臺將毫無意義,所以其軍事幹預的核心目標是避免達成“既定事實”,即發生在登陸作戰期間。
科爾比稱:“這是非常真實、非常可能的結果,一旦實現,美國和其他國家大機率將接受新現實。”
縱觀歷史,每當發生重大外部突發事件時,美國國會和民意所起的作用其實十分有限,真正的決定性因素還是總統。
作為決策者,假如事先沒有制定好清晰可行的預案,則拍板軍事幹預的壓力將驟然升高,因此最近幾年五角大樓的臺海計劃有做實、做細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