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生殖醫學空間
作者:陳曉琳,原創作品
子宮,這位默默守護在我們女性身體深處的生殖守護者,不僅連線著輸卵管與卵巢,還承載著新生命的希望。
然而,在忙碌的生活節奏中,我們往往只在痛經或懷孕時才想起這位“老朋友”,卻忽略了它日常的“低語”。今天小編就要敲黑板了!千萬別忽略子宮,如果出現了以下情況,可能就是它出現了問題。
如果你的“大姨媽”變得異常執著,遲遲不肯離去,或者經量突然增多(超過80毫升),那麼很可能是子宮肌瘤在作怪。
隨著肌瘤的逐漸增大,你甚至可能在腹部摸到一個包塊。更糟糕的是,增大的肌瘤還可能帶來壓迫症狀,讓你飽受便秘和尿頻尿急的困擾。這時,請務必及時就醫,讓專業醫生為你排憂解難。
對於已經絕經多年的媽媽來說,突然出現的出血可不是什麼“青春再現”的好兆頭。
相反,這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癌的預警訊號。中老年婦女是子宮內膜癌的高發人群,因此,如果你發現絕經後再次出現出血情況,請立即前往醫院進行詳細檢查。

如果在每次同房後,你都發現陰道有出血症狀,甚至逐漸演變成不規則的、突如其來的陰道流血,那麼你一定要警惕宮頸癌這位婦科惡性腫瘤界的“大佬”。

宮頸癌的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伴隨著白色或血腥、有腥臭味的陰道排液以及接觸性出血。一旦出現這些症狀,請立即就醫,尤其是那些有過“高危”性生活的朋友們。宮頸雖小,但關乎生命,絕不可掉以輕心。

每個月的“親戚”到訪是否都讓你痛不欲生?疼痛是否還延伸到肛門、大腿?每次同房是否都讓你疼痛加劇?如果你正在經歷這些痛苦,那麼很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在作怪。異位的子宮內膜就像一顆定時炸彈,走到哪裡就痛到哪裡。
如果埋到雙側卵巢,就會形成俗稱的“巧囊”——巧克力囊腫,表現為左側或右側的下腹部疼痛。此外,如果還伴有子宮增大、腹部圓潤程度不超過3個月妊娠子宮大小、摸起來手感偏硬且伴有長期痛經史和造人未果的困擾時,那麼子宮腺肌病可能是罪魁禍首。目前,藥物治療是首選方案,但當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時,手術將成為唯一有效的治療方法。
除了上述疾病外,盆腔炎性疾病也是威脅子宮健康的一大元兇。其中,子宮內膜炎就屬於這類炎症性疾病。它的症狀包括下腹痛、陰道分泌物增多以及寒顫、高熱等全身症狀。這類疾病常見於性活躍期婦女,因此新婚夫婦一定要“量力而行”,注重個人衛生和潔身自好也是預防的好方法。
以上這些症狀雖然常見且容易被忽視,但正因為它們可能隱藏著子宮健康的危機,小編才更希望各位姐妹們能夠看完這篇文章後更加重視子宮健康,定期進行婦科檢查,及時發現問題並進行治療。

聯絡我們

微信: caicaitong/schoolmum0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