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當勞、Subway集體“不務正業”?為啥越來越多大牌同款美食都能“家裡囤”…

朋友們!
大家最近發現了嗎?
越來越多餐廳招牌美食
都悄悄出現在了超市貨架上!
從炸雞醬料到網紅甜點,
不用苦哈哈在餐館排隊就能帶回家。
然而,這場“美食革命”背後
卻隱藏著許多秘密…
01
餐飲巨頭集體“上架”,
零售化成餐館“必修課”?
最近超市貨架“暗流湧動”,Zaxbys、Hooters 等網紅餐廳紛紛推出包裝食品,擠進了零售市場,Dutch Bros 也宣佈明年要進軍超市。
(圖源:nrn,版權屬於原作者)
大牌餐廳品牌入駐超市其實並不是個新鮮事——超市貨架上,星巴克的瓶裝咖啡和加州披薩廚房 (California Pizza Kitchen)的冷凍披薩早已穩居C位;
(圖源:Starbucks、El Mejor Nido,版權屬於原作者)
除了以上兩位,Cinnabon、White Castle、PF Chang's、TGI Fridays 和 Olive Garden 等等品牌都是超市裡的“餐飲老玩家”了。
而最近幾年,越來越多的餐飲品牌都紛紛進軍零售業,包括我們熟知的賽百味 (Subway)、Chick-fil-A、Wow Bao、Buffalo Wild Wings 等等。
(圖源:reddit,nrn,版權屬於原作者)
彷彿一夜之間,各種只有出門才能吃到的東西,都能“家裡囤”了,這到底是因為啥?
02
頭部品牌鍾愛拓展零售:
價格優勢、收入多元、品牌曝光
說來扎心,最近兩年下館子的價格像坐火箭,超市零食價卻穩如泰山——
據 Kalinowski Equity Research 的資料,截至上個月,美國餐廳價格漲幅已經連續23個月超過超市價格,2月份更是創下漲價新紀錄。
反觀超市,食品雜貨價格一直保持平穩,花更少的錢就能買到 TGI Fridays 同款雞翅,還能順手帶走星冰樂…
咱就是說,還要什麼腳踏車!
除了更吸引消費者的價格優勢收入來源多元化等因素,進駐超市還能大大增加品牌曝光,畢竟超市貨架本身就是個“天然廣告位”
(圖源:nrn,版權屬於原作者)
Zaxbys 的市場總監表示,零售可以“露臉”更頻繁,這是一種“品牌建設”,冰箱裡全是 Zaxbys 醬料,就是最好的廣告。
03
固守堂食錯失萬億市場?
餐飲品牌紛紛“雙線作戰”
隨著越來越多餐飲品牌選擇零售,超市也正在從餐廳手中“偷”走人們的下午茶。  
根據 Technomic Ignite 的最新研究,現在越來越多人開始購買包裝零售食品:
(圖源:nrn,版權屬於原作者)
59%的人寧願在超市購買包裝零售商品,比三年前漲了5%;
願意從餐廳購買零食的則只有20%,比三年前還降了3%,甚至連預製食品都更受歡迎一些。
(圖源:nrn,版權屬於原作者)
包裝食品即拿即走的便利性和超市貨架的多樣性,都迫使餐飲大佬們開始集體“不務正業”,紛紛開始“雙線作戰”。
據最新報道,麥當勞已成立專門零食飲料研發團隊,說不定哪天麥當勞薯條也能在家囤貨了!
看來,今後要想破局,餐廳老闆們都得走出舒適區,“打不過就加入”!
不過,一想到以後能買到更多大牌的零售食品,還是很期待的~
(圖源:nrn,版權屬於原作者)
那麼,你最近買過哪些餐飲品牌的零售產品?你最期待誰家的美食變成零售款?一起來聊聊~
文字 排版 | 小學燊
圖片 | 部分來自網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編輯 | 小學燊
TASTE OF ASIA
2025
想了解更多北美餐飲市場的趨勢和發展?
2025 Taste of Asia
亞洲餐飲食品行業峰會
第二站【西雅圖】
早鳥票
4月12日即將截止
📍 點選圖片獲取活動詳情 

📅 時間:2025年4月28日
📍地點:500 Bellevue Way NE,
Suite 310, Bellevue, WA
原價$16
吃貨專屬早鳥價:只需$8!
👇折扣碼👇
TOA25CHIHUO
掃碼專屬連結購票
*本文為吃貨原創文章,
不代表吃貨立場不涉及任何商業利益,
僅為傳遞、參考之用,不構成任何行為的建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