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考研備考愈發緊張的時期,一種神秘生物的重新整理率就越高。
陽光彩色小膠馬。

它們常出現於圖書館等需要座位的地方,在一眾樸實板凳中顯得尤為突兀。

仔細觀察後還能發現,這種生物的數量似乎和場景壓力成正比。

考研氛圍越緊張的地方,小馬長出來的機率就越大。
並且還一長就長一堆。

看著花裡胡哨,還確實挺可愛的。

只不過,它們並非是裝飾。
而是當代考研人的新式備考坐騎。
美名叫「考研戰馬」。

學生們正騎「考研戰馬」背書,給自己的學業猛上Buff。

近兩年間,「考研戰馬」就開始頻繁出現在各大備考戰場上。
一度被譽為真正的備考神器:腳踢板凳,拳打馬紮。

儘管它的真身,其實只是種常見的兒童玩具座椅。
充氣的。既不人體工學,也不腰椎友好。

但卻備受考研人的青睞。
在許多高校的圖書館前,大致一掃就能發現它的影子。

很像一群成年人裡面混進了個小朋友。

並且在一般情況下,這種生物還會不斷進行繁衍。

一匹戰馬的出現,往往意味著第二匹戰馬的誕生。

增長到第三匹以後,情況就會馬上就控制不住了。
所以許多「考研戰馬」多的學校裡,還會有“停馬場”這種稀罕地方。

至今已成校園中的經典風景之一。

而至於為什麼這麼中意這種小馬板凳?考研人們,則對此各有自己的一套說辭。
有人認可它的精神加成效果,說坐上這種可愛板凳之後,背單詞效率大增。

有人則走實用主義,提出了“學爽了騎兩圈,學紅溫了邦邦兩拳”的使用方式。

也有部分人是奔著寓意去的:
比如買了普通的「考研戰馬」,可以說成這是“馬到成功”的象徵。
騎上小馬背單詞,那就能“馬上上岸”。

更深度的寓意,體現在長頸鹿款的小板凳上。
是“一腚鹿取”。

類似的說法還有很多。
所以如果要總結一下這些騎馬理由,那就是:
圖個心裡舒坦。

在考研難度一年比一年高的現在,你能明顯發現,類似的“無用但舒坦”的小技巧正越來越多。
像是考研圈流行前的上一個奇妙道具,是用玩具迴音麥克風背書。

再早一點的流行招數,是“往書裡夾錢,背一頁獎勵自己一百”。

花樣百出,無奇不有。
都有點意思,也都沒什麼用。
但對考研人來說,要的也並不是真正有用。
要的就是那點能跳出枯燥的東西。

比起“差生文具多”,這更像是“哄自己背書”。
比起幼稚愛玩,這其實更體現的是一種成熟的情緒調節能力。
在充滿不確定的征途中,給自己帶來一點確定的樂趣。
只有走過那段路的考研人明白,正是這些細微的小玩意,讓人在千篇一律的日子裡撐了下去。
學會哄自己,其實是件挺牛逼的事。



5斤嚐鮮價:68元


一箱8只
關鍵詞
匹戰馬
考研戰馬
板凳
考研人
備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