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任三天,特朗普對NIH按下暫停鍵;2024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突破3.6萬億元|學界速遞

海歸學者發起的公益學術平臺

分享資訊,整合資源


交流學術,偶爾風月

 速  覽 
  1. 上任三天,特朗普對NIH按下暫停鍵
  2. 2024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突破3.6萬億元
  3. 人工智慧幫助提升乳腺癌篩查準確率
  4. 我國託卡馬克裝置實現億度千秒執行

  5. 南方古猿主要吃素
學界頭條

1. 上任三天,特朗普對NIH按下暫停鍵

圖源:J Scott Applewhite/AP/Shutterstock
重返白宮的美國新任總統特朗普在就職當天就簽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許多政策都面臨重大調整。而對於比較複雜的部門,比如管理預算高達474億美元的NIH,他的處理方式是:一切都暫時停下來。
根據新政府的行政指令,NIH的各個方向的活動都需要停下來等待新政策,包括資助評審,員工招聘,學術交流以及通訊禁令等。
  • 資助評審:
    多個準備評議研究申請的會議被叫停,NIH的24個資助機構和中心的許多理事會的相關評審全部暫停;
  • 員工招聘:
    這是聯邦政府整體招聘暫停的一部分,所有的招聘廣告都被撤下,已經有過聯絡的也被通知在2月8日之前不會有新的進展;
  • 學術交流:
    不僅所有需要出差的學術會議、行政活動都被暫停,甚至一些線上會議也被取消了,科學家無法與患者團體見面,甚至不知道是否可以向期刊提交論文;
  • 通訊禁令:
    NIH的行政部門必須停止釋出法規、指導檔案、撥款公告、社媒更新、新聞稿和其他“通訊活動”,並取消公開演講。任何例外情況都必須透過總統任命的人員申請並獲得批准。
一些資深科學家表示,新政府上臺後暫停一些活動和行程倒是也見過,但是像這樣全面停止的命令則是聞所未聞的,所有的人都必須懸著一顆心等待最終結果。
參考來源:
https://www.science.org/content/article/trump-hits-nih-devastating-freezes-meetings-travel-communications-and-hiring

2.2024年我國基礎研究經費突破3.6萬億元

1月23日國家統計局釋出資料,初步測算,2024年我國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超過3.6萬億元,為36130億元,比上年增長8.3%;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68%,比上年提高0.10個百分點。其中,基礎研究經費為2497億元,增長10.5%;佔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比重為6.91%,提升0.14個百分點。
注:  
1.主要指標解釋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 指報告期為實施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而實際發生的全部經費支出。研究與試驗發展(R&D)指為增加知識存量(也包括有關人類、文化和社會的知識)以及設計已有知識的新應用而進行的創造性、系統性工作。國際上通常採用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的規模和強度指標反映一國的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
基礎研究指一種不預設任何特定應用或使用目的的實驗性或理論性工作,其主要目的是為獲得(已發生)現象和可觀察事實的基本原理、規律和新知識。基礎研究活動是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2.統計範圍和方法
研究與試驗發展(R&D)的統計範圍主要包括政府屬研究機構、高等學校以及研究與試驗發展(R&D)活動相對密集行業的企事業單位。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初步數根據科技綜合統計年快報資料情況測算獲得。
參考來源:
https://www.stats.gov.cn/sj/zxfb/202501/t20250123_1958421.html
前沿研究

3. 人工智慧幫助提升乳腺癌篩查準確率

圖源:pixabay.com
Nature medicine 最近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與谷歌健康公司合作進行,利用AI輔助顯著改善了乳腺癌篩查的準確率。
研究成果表明,AI在識別乳腺癌方面表現已經與有經驗的放射科醫生相當,甚至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得更為出色。篩查試驗涉及超過80000名婦女,研究人員將這些婦女分為兩組:一組的X光片由AI和放射科醫生共同評估,另一組則由兩位放射科醫生獨立評估。結果顯示,AI輔助的那組在癌症檢測率上提高了約20%。
參考來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4-03408-6

4. 我國託卡馬克裝置實現億度千秒執行

世界首個全超導託卡馬克裝置EAST
1月20日,位於合肥科學島上的全超導託卡馬克EAST裝置獲得重要成果,成功實現了上億度1066秒穩態長脈衝高約束模等離子體執行,再次創造了託卡馬克裝置高約束模執行新的世界紀錄。億度千秒量級穩態高約束模的實現,充分驗證了聚變堆高約束模穩態執行的可行性,是聚變研究從基礎科學研究邁向工程實踐的重要進展,把聚變能源的研發程序往前推進了一大步,對聚變堆的建設和執行具有重要意義。
高約束執行模式因其效率高、經濟性強,是未來聚變實驗堆和工程堆穩態執行的基本模式。高約束模面臨的最大挑戰是高約束條件下邊緣局域模引起的等離子體邊緣區溫度、密度臺基的突然崩塌,該過程釋放的強脈衝熱流會導致偏濾器熱負荷過載、靶板材料濺射損傷,大量雜質進入芯部等離子體引起大破裂,在實驗裝置上實現長脈衝穩態高約束模挑戰大、難度高。正在開展的第22輪物理實驗中,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EAST大科學團隊瞄準託卡馬克穩態高效能等離子體前沿物理研究,解決了等離子體芯部與邊界的物理整合、等離子體與壁相互作用、高功率加熱系統注入耦合、第一壁材料排熱、精密控制、即時診斷、主動冷卻等系列前沿物理和工程技術問題,實現了超過1億度1066秒的高約束模等離子體執行。
參考來源:
https://www.cas.cn/syky/202501/t20250120_5045578.shtml

5. 南方古猿主要吃素

圖源:AFP
近日,來自於德國馬普所和南非威特沃特斯蘭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生活在370萬至330 萬年前的南方古猿,他們的飲食構成幾乎完全是素食,不含肉類。研究人員對七個南方古猿化石的牙釉質中的氮同位素進行了分析。結果顯示,這些牙釉質中的氮同位素都維持在一個較低水準,與食草動物接近,遠低於當代食肉動物的水準。
研究人員據此得出結論,這些南方古猿的飲食主要或完全由植物組成。因此,他們並不會像幾百萬年後的尼安德特人那樣,定期捕獵大型哺乳動物。相關論文發表於Science
參考來源:
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dq7315
點選下方知社人才廣場,檢視最新學術招聘

擴充套件閱讀

截至2023年, 中國撤稿量高居榜首
星艦七飛: 本體化身“流星雨”, 火箭返回“筷子夾”
兩座重要科學設施在洛杉磯大火中倖免
顛覆傳統!美國一學院將完全由AI授課
媒體轉載聯絡授權請看下方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