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首發英國《金融時報》FT中文網,此處刊載略作修改。
儘管劇情存在爭議,但不可否認,《凡人歌》這部劇集的確犀利捕捉到了當下都市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各種“難”。
這一回,《凡人歌》很敢拍,央視也很敢播。
文丨FT中文網專欄作家 非非馬
熱播劇《凡人歌》播出後,爭議和討論不斷,被形容為“一邊被罵一邊爆火”。很多批評不乏合理性,但我也會認為該劇至少有兩點非常值得肯定:首先它至少非常敢拍,鋒芒直露,不粉飾現實;其次,它旗幟鮮明地跳開了“成功者敘事”的邏輯。
在慕強蔚然成風的今天,國產現代都市劇可謂整體性偏好成功者敘事。就說今年內地最具熱度的兩部現代都市劇,《繁花》是“大男主”,而《玫瑰的故事》則是“大女主”。而香港無線與優酷合拍的爆款職場劇《新聞女王》,也是妥妥的“大女主”劇。
而旨在講述凡人生活的《凡人歌》,改編自小說《我不是廢柴》,原著作者紀靜蓉也擔任了該劇的編劇。故事雖有改動,但全劇的精神基調基本維持了一致:
人生理應有不同活法,人生的“成功”和幸福不應有統一模板;沒有人是廢柴,更沒有人可以居高臨下地指責他人為廢柴。
所以,《凡人歌》其實不止是跳開了成功者敘事,更是質疑了傳統的成功者敘事。
《凡人歌》是有野心的,它試圖給“凡人生活”開出一劑新藥方——儘管這“藥方”在現階段註定還是會被很多人認為過於理想化。
《凡人歌》對當下社會氛圍的嗅覺無疑是敏銳的,拿捏了現代都市人的生存痛點——一個字兒,“難”。
雖然它被一些觀眾批評為看得讓人太沉重壓抑,太極端和狗血,將生存在一二線城市的人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全都集中到了彼此有著親屬關係的“一家人(三對夫妻)”身上,但不可否認,劇集裡展現的各種“難”,在當下的社會又的確普遍存在著。

《凡人歌》劇照
比如那偉(王驍飾),中年失業。哪怕他曾是手握千萬期權的高管,為公司盡心服務15年,說裁也就被裁了。作為一箇中產家庭的唯一“頂樑柱”,他這一倒,掀起的是一個家庭的海嘯。這年頭,誰的身邊沒幾個中年被裁的“故事”呢。不是被單位裁,就是被甲方裁。
而那偉的妻子沈琳(殷桃飾),也曾“風光”過,從人力總監的位置上退回中產家庭做全職主婦,生完二胎後想重返職場,可遭遇的卻是職場年齡歧視、性別歧視這雙重歧視。曾經月薪稅後2萬,卻得像個新人一樣,不得不接受一份月薪稅前6000的基礎行政工作。這是40歲的“沈琳”一個人的境遇麼?顯然不是。

《凡人歌》劇照
沈琳的弟弟沈磊(秦俊傑飾),看上去也很讓村裡的父母有面子:985名校畢業,北京戶口,在編公務員。但是月薪8000、住著老破小的出租房、騎著小電驢上班、沉醉於“平凡”工作和平凡日子的他,卻被在投資公司工作的妻子謝美藍(陳昊宇飾)嫌棄不上進,不能帶給自己更好的生活、更踏實的安全感。這些矛盾,在謝美藍的母親患癌住院後集中爆發。小兩口的積蓄已被用光,可更好的醫院需要託關係,昂貴的靶向藥不管是否有效,這坑隨便一填便得40萬。而這些,看上去光鮮的沈磊提供不了;即便是他月薪2萬、在核心區CBD工作的妻子,也解決不了。和沈磊、謝美藍一樣,絕大部分的中產家庭其實都經不起“意外”的折騰。
那偉的弟弟那雋(張哲華飾),是全劇看上去最“高富帥”的“成功人士”了,妥妥的社會“精英感”。北大本科、清華碩士,網際網路大廠裡拿著百萬年薪,還握有千萬期權。被同事稱讚為“那神”的他,30歲前已憑藉一己之力購置了北京房產,32歲更換上了北京的大平層。可他為此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長期高強度的工作壓力,成年累月的996、007,沒時間陪女友,沒時間生活。
雖然這些都是人稱“卷王”的他完全自覺自願的,可身體卻不以他意志為轉移地“宕機”了——不止患上了暫時性失聰,還有抑鬱症、驚恐證。他卻因為怕影響腦子、怕失業,拒絕吃藥。凡事都講規劃做計劃的他,明白自己若不能在35歲之前順利轉上管理崗,就會和其他同事一樣,被“行業潛規則”給無情淘汰。工作與生活失控、從精英階層跌落,這是那雋心裡最深的恐懼。顯然,那雋遭遇的996、007,他的35歲危機,乃至他宕機的身體,都不算是個例。
可以說,《凡人歌》細陳了都市人之難,也諷刺與抨擊了病態的職場文化。比如年齡歧視、性別歧視、不顧員工健康罔顧勞動法的加班常態化,甚至明明沒事兒也不讓員工正常下班,在那裡表演加班。

《凡人歌》劇照
而對於這些生活之難,《凡人歌》是試圖開出“藥方”的。(這大概也是它這麼敢拍,還能在央視播出的重要原因。)
它首先打破的便是過往過於單一的成功觀。“成功”——如果我們暫且使用這個已經滲入到現代社會每一個毛細血管裡的詞彙——它絕不該僅僅只有單一的“成功”樣板。比如,像那雋這樣名校畢業,年薪百萬,買大平層。事實上,《凡人歌》正是透過對那雋這個所謂精英人士“成功”形象的徹底顛覆,透過他女友李曉悅(章若楠飾)對他人生觀價值觀生活觀的挑戰和質疑,抵達了這份尖銳的批判與反思。
二本畢業、不願加班、只活當下的李曉悅,也許是那雋心中的“廢柴”,但她對加班文化的挑戰,零零後整頓職場的率性與勇敢,寧可穿便宜衣服也不願為了升職加薪而困住身心,也打動了很多觀眾的心。而她拒絕相親市場上炙手可熱的香餑餑那雋的求婚,選擇堅守自我的生活方式,雖然被不少觀眾批評為過於理想化,但的確代表了一種勇敢、清醒與獨立。
而謝美藍和沈磊這一對的分野,有點像性轉版的那雋與李曉悅。因婚姻破裂而出走的沈磊,“在路上”確認了自己的夢想不是端個“鐵飯碗”當個公務員,他就是想去山區支教,因為那是他確認自己人生價值的方式,他不介意清貧。而安全感、物質感極度匱乏的謝美藍,她的目標卻是過上不用計算每一分錢來過日子的生活。錯了嗎?也沒錯。當然,她和那雋的不同卻在於,作為男人的那雋只能靠自己創造自己的“安全感”,而她卻可以透過嫁給“金融圈的那雋”——路傑(王梓權飾),來完成自己的人生規劃。說白了,她走了現實裡很多女孩其實都渴望踏上的一條捷徑。
兩對三觀不同的愛人,因“誤會”而走到一起,又因為“瞭解”而分開。我個人會覺得《凡人歌》有兩點至少做得很高階:第一,它打破了那種單一的“成功學敘事”;第二,它沒有選擇旗幟鮮明地去稱頌誰、批判誰,而是展現了每一種人生選擇背後的成因,尤其是那份“不得已”,拍出了人世間“存在即合理”的哲學況味。但每個觀眾自己,卻可以在追劇過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辨和觀點。這大概也是該劇討論度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