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臘月二十五)晚8點,《和合之家·2025中國網路視聽盛典》在廣大網友的殷切期待中全網上線,北京衛視、東方衛視、浙江衛視三大衛視和全國有線電視、IPTV、OTT以及主要網路視聽平臺同步播出。盛典以“和合之家”為主題,在永珍更新、團結奮進的喜慶氛圍中,集網路視聽平臺的共創共享之力,全景式展現網路視聽行業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以集體性主題創作和文藝創新反映新時代磅礴氣象的新作為、新風貌,充分展示網路視聽精品化發展的良好態勢,為廣大觀眾提供了內容豐富、口味多元、形式多樣的新國民“年夜飯”。
本屆盛典由何炅、房琪主持,沿著序幕《和美·時代新篇》和《和鳴·生生不息》《和韻·不負韶華》《和創·百花齊放》《和睦·心手相連》《和興·共赴華章》五大篇章展開,20多家平臺、超過150位藝人及多領域名人共同帶來的46個創意節目出新出彩、形式新穎,涵蓋脫口秀、AI音樂秀、戲曲說唱秀、文化秀、創意武術秀、視覺國風歌舞等20餘種演出形式,創新運用AI、AR、裸眼3D、沉浸秀等多種前沿技術,讓盛典的舞臺高光相映,驚喜不斷,充分展現了網路視聽行業蓬勃向上、多元包容、青春澎湃的發展態勢。
和鳴共振,以青春之聲傳遞時代強音
以網路視聽的創新表達描摹時代騰飛的生動圖景、展現人民的多彩生活和夢想光芒,是四屆盛典一以貫之的鮮明主旨。2025年是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的改革攻堅之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謀劃“十五五”的關鍵之年,本屆盛典緊扣“和合之家”的主題,透過年輕態的表達描摹時代的萬千風景,捕捉平凡生活中的奮鬥微光,46個節目中,既有激情澎湃、豪情滿懷的主題創作,又有溫暖治癒的情感故事、眾志成城的奮鬥樂章,它們的和鳴,就是潮流湧動的時代之聲。

以“青春之我”見證時代力量。網路視聽如焰火,綻放在國家發展、民族復興的壯麗圖景中,記錄著中國式現代化征程上奔騰不息的民族熱血和勇毅前行的眾志成城。盛典搭建了一方青春的舞臺,讓年輕人在此展露個性、表現擔當,自時代激揚的號角聲中汲取精神力量。盛典開篇,“十個勤天”在歌舞串燒《青春正現在》中演繹主旋律歌曲《我和我的祖國》,唱出了年輕人的家國豪情。金曲聯唱《聲生不息·大灣區》、穿越情景劇《穿越時空的回信》、創意情景劇《跟著收藏夾種草中國》、文化秀《天地一線》、文化唱演秀《閃耀吧!大運河》緊扣澳門迴歸祖國25週年、志願軍烈士遺骸回國、過境免籤政策全面放寬最佳化、北京中軸線申遺成功、大運河申遺成功十週年等國家重大事件和主題,或以青年群像展現時代氣象,或在青春對話中致敬英雄、禮讚時代,或引入網路熱詞、潮流元素為時代主題添彩,都讓青春的絢麗風采躍然螢幕。情景歌曲聯唱《信仰之光》透過李沁、曾舜晞、陳哲遠的主題曲演唱,再現《追風者》《孤舟》《暗夜與黎明》中的青春壯志和信仰力量。創意情景節目《國旗下的心願》中,首次參加盛典的王一博以歌聲致敬維吾爾族大叔沙勒克江·依明15年來風雨無阻在自家院子裡升國旗的事蹟,令觀眾沉浸式感受“國旗飄揚,是這片土地上最動人的風景”。歌曲《我最愛的祖國》唱出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深沉眷戀和誠摯祝福。

以“青春之我”譜寫生活樂章。網路視聽如燭光,點亮百態人生,讓和而不同的個體跨屏擁抱、千里相知,共同領略火熱生活的溫情與暖意。本屆盛典延續此前深入生活、紮根人民的創作方向,讓人民走到舞臺的中央,以年輕態的語態展現萬家燈火中的每一束光芒與每一份幸福。情景歌舞秀《Wala li longla》、歌曲《除了快樂禁止入內》以周深、黃子弘凡熱情活力的舞臺演繹,傳達當代年輕人笑對人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脫口秀表演《人生需要Passion》《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2024體育打工人年終小結》、情景喜劇《I人和E人》將生活點滴和潮流話題化作一個個令人捧腹的幽默段子,讓觀眾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領略生活的本真。時代少年團與國寶大熊貓在國寶文化創意秀《熊貓“醉”喜歡的家園》中“同屏共舞”,共同開啟了國風文化的探尋之旅。情景演唱《時間是我和你的一場浪漫旅行》、民謠金曲聯唱《青春之歌》、歌曲聯唱《歲月裡的溫暖》以青春回望的視角解讀愛情、成長、陪伴告別等人生課題,用溫柔婉轉的旋律撥動觀眾的心絃,傳遞溫暖與治癒。
融合創新,於技藝共舞中對話
古今中外
源遠流長、延綿不絕的中華文脈是華夏兒女共同的精神底色。歷屆盛典都注重以富有網路視聽特色的形式內容啟用傳統基因,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時代浪潮中煥發新的光彩,與廣大觀眾建立更為密切的情感連線。本屆盛典透過文藝樣態的跨界探索和技藝共舞的創新嘗試,將傳統文化意蘊與當代審美趣味進一步相融,藉助前沿技術呈現中華美學的神韻,為觀眾奉上了眾多內涵豐富、形式新穎的節目,充分展現了上下古今、穿越千年的文化魅力。

推動文化傳承,自跨界融合中碰撞靈感火花。情景表演《凱叔西遊記之二心歸一》、舞蹈《良渚·遐想》分別以現代舞創意展現全新西遊故事和千年良渚精神,意韻深遠。創意武術秀《墨武·少年俠》、國風戲歌《好戲流轉》、戲曲說唱秀《龍》、民族歌舞秀《萬麗》將武術、戲曲、說唱、民族音樂等藝術形式融合演繹,以豐富的舞臺表現手法展現“少年俠客”的英姿、中華戲曲的百樣之美、方言說唱的鮮明特色,以及蒙古族民歌古老旋律奔騰不息的生命力。創意雜技秀《技·夢千年》、非遺音樂秀《圓》探索非遺藝術與當代表演形式的結合,吸引更多年輕觀眾領略非遺歷久彌新的魅力。歌詠朗誦《呼喚——兩岸為你讀詩》、情景音樂秀《故事的力量》從不同角度為兒童打開了連線古今文化的大門,以詩歌和故事傳遞雋永的情感。

堅定文化自信,自出海IP中開掘新的藝術空間。視覺國風歌舞《塔》深度融合出海“爆款”《黑神話:悟空》和陝北說書、民樂、電子等多母音樂元素,以海內外創作者跨領域、跨風格的合作演繹激發全球受眾對文物保護和文化傳承的共通情感。創意情景歌曲《不凡》以在海內外擁有超高人氣的《凡人修仙傳》等國產原創網路動畫為背景,在海內外創作者的傾情共創中彰顯了中華文化的魅力和創新精神,展現了網路視聽平臺在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中起到的橋樑作用。

強化技術驅動,以“技”“藝”的相映生輝深化文化意蘊。從維吾爾族熱情奔放的舞蹈,到鄂溫克族莊嚴肅穆的祈福儀式,從朝鮮族刀舞的英姿颯爽,到彝族跳菜的節日煙火,AI創意歌舞秀《“春明”上河圖》不僅展現了各民族迎接新春的習俗和儀式,還由哈妮克孜與“可靈AI”共創迎春圖景,增添了觀眾身臨其境的沉浸感。虛擬實景歌曲《歌行四方》中,龔琳娜攜手虛擬歌手洛天依,以AR虛擬結合舞臺實景的創新形態展現民族歌舞元素,透過對新質生產力的創新運用,民族音樂的非遺唱腔及馬頭琴、熱瓦普等民族樂器煥發了新的光彩。AI音樂秀《譜夢行》將音樂生成大模型“天譜樂”運用於音樂創作,人機共創的歌曲以華夏文明的深厚底蘊為背景,顯現出技術創新和文化傳承的深度結合。
合力同心,以盛典品牌提振行業發展
在本屆盛典的宣傳片中,李子柒說,盛典揭曉了“過去一年網路視聽用時間種下的答案”。作為網路視聽行業一年一度的大盤點、大聯歡,盛典集中展示了過去一年裡網路視聽平臺的發展成績和藝術高度,見證了全行業對精品創作的執著和堅守,展現了全行業團結協作、共謀發展的凝聚力、向心力,以標誌性品牌推動全行業高質量發展邁向新臺階。

盛典為精品再創作提供了舞臺。民樂歌舞《月光》對劇集《我的阿勒泰》的插曲進行了舞臺化的編排設計,於適、周依然、阿麗瑪以歌舞帶領觀眾重溫阿勒泰地區的民族風情。情景音樂秀《春風化雨》以同名劇集為創作原點,佟麗婭、楊玏與十八洞村鄉村小學師生合唱《謝師說》,深情禮讚鄉村教師的無私奉獻。情景歌曲《念長安》、國風歌舞秀《寄明月》分別還原《唐朝詭事錄之西行》和《永夜星河》的劇集情境,引發了觀眾的“回憶殺”。主題音樂創演秀《奔赴》延續了《奔赴!萬人現場》的核心理念,以超燃的音樂現場鼓舞觀眾奔赴未來、奔赴美好。

盛典是行業共振共榮的“助推器”。在主題講述《和合之家》中,肖戰從演藝從業者的角度解析“和合之家”的多層意蘊。創意音樂秀《青春暢想·經典迴響》、情景音樂秀《歲月裡的歌》、短劇唱演秀《微光成“劇”》、情景喜劇《再見劇中人》從不同角度呈現了“雙治理”工作、“重溫經典”頻道開播、微短劇精品化發展、經典電視劇高清修復等廣電視聽行業熱點,充分展現了網路視聽的開放性、創新性、互動性。群口相聲《演算法生活》邀請“包袱”不斷的相聲演員欒雲平、張鶴倫、張九南與劉筱亭共同探討演算法治理的時代熱點話題,也揭示了大資料之於文藝創作的應用空間。情景講述《自己的路》中,“爺叔”遊本昌用浸潤著歲月沉澱的聲音緩緩道出人生的真諦,以長者的智慧和通透為全行業帶來啟迪。
盛典是展現“整合聚合形成合力”的一次生動實踐。本屆盛典首次實現了三家衛視和全國有線電視、IPTV、OTT以及主要網路視聽平臺同步播出,是2025年全國廣播電視工作會議召開以來,廣播電視和網路視聽融合聯動的一次新探索,充分展現了行業的創新動力、發展活力和主動求變的信心和決心。
1月26日晚8點50分,本屆盛典還將在湖南衛視播出,再次為廣大觀眾帶來“和合之家”的溫暖與熱烈!
本屆盛典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宣部文藝局指導,中國網路視聽協會、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主辦,學習強國、人民網、新華網、五洲傳播、中國廣電、天翼超高畫質、芒果TV、百視通、Z視介、愛奇藝、優酷、騰訊影片、抖音、快手、嗶哩嗶哩、咪咕、微博、凱叔講故事、百度、喜馬拉雅、騰訊音樂娛樂、小紅書、民樂中國、趣丸科技、為你讀詩等平臺共同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