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道半個月幹翻李佳琦?!意外走紅的“破產”夫婦,讓人看到了人性的光輝….

2025最“魔幻”的直播間出現了。
一對小吃店夫妻開著手機直播炸薯條、拌火雞面,全程不講話、不吆喝、不帶貨,卻引得10w+網友線上圍觀。

看什麼?看各大品牌打架。
包括但不限於白象、衛龍、飯遭殃等餐飲品牌,甚至賣電視的、賣母嬰的、賣翡翠的都來了。
40多個品牌為了爭榜一大哥,3000一個的嘉年華,庫庫刷個不停。
保守估計,夫妻倆一晚上的直播收入最高近百萬。
這是最新賽道??這錢賺得也太輕鬆了吧!!
但知情的網友們卻一點也不眼紅:好人有好報,這錢,活該他倆賺!

故事得從去年說起。
還記得那對笑盈盈宣佈自己店鋪倒閉的小夫妻麼?
老闆娘阿娟,笑起來眉眼彎彎,老闆“腹肌哥”,兩人在廣東湛江一所小學旁開了一家鞋店。

每天店裡人山人海,但銷售額卻是月月下跌、慘不忍睹。
因為,來的都是隻看不買的小學生。
每天放學後,學校的小朋友就烏央烏央組團衝進店裡,等著爸媽來接。
明知他們沒有消費能力、不是目標客戶,但善良的阿娟和腹肌哥不忍心驅趕,反而和小孩哥小孩姐們處成了好朋友。
即使小孩子多到已經影響正常的客戶,阿娟也笑著回應:相互理解下,下次買鞋錯峰來店裡。
阿娟夫婦還斥“巨資”淘了一臺二手電視,孩子們來了就給他們播放熱門動畫片,後來看人多天氣熱,又安裝了空調。
有時家長來得晚了,會托夫婦幫忙照看孩子,孩子聯絡不上家長,也會找夫婦倆藉手機給家長打電話。
鞋店儼然變成了一個孩子滿意、家長放心的免費託兒所。
但抵不住持續的虧損。
開業三個月時腹肌哥就勸妻子把店關了,但阿娟想到關了那麼多孩子沒去處,決定再堅持堅持。

因為覺得好玩,阿娟時不時把一屋子小學生“圍攻”店鋪的影片發到網上,當時小範圍火了一把,有網友說,潑天的流量來了。
夫婦兩人誠惶誠恐,在朋友的建議下掛了小黃車賣些日用品、拍一些鞋子的圖上傳,偶爾開下直播,希望能扭虧為盈。
結果,小黃車賣了180,鞋子只賣出去一雙,算上運費還是虧本的。
奇蹟沒有發生。
斷斷續續虧損了一年,阿娟夫婦終於還是決定把鞋店關掉。
得知這個“噩耗”,家長和小學生們都很不捨,紛紛給夫婦倆出主意讓他們改行賣小吃。
暫時沒想好乾啥的阿娟夫婦很聽勸,要不就試試?!
小吃店裝修期間,小朋友們隔三差五來敲門,一邊當監工一邊出謀劃策,還幫夫婦倆“打探”其他小吃店什麼好賣、怎麼定價,一個個儼然小股東。
並且信誓旦旦地鼓勵夫婦倆:
我們的零花錢都攢著,等你們開業了一定來支援!
第一次搞吃的,夫婦倆沒經驗,阿娟開了直播,跟著網友的建議不斷改進炸薯條、炸雞柳。
2個廚房白痴+5000網上軍師,就這樣,兩人的小吃店磕磕絆絆終於開起來了。
開業當天,小學生們如約而至,把店鋪圍得水洩不通,嘰嘰喳喳高舉著零花錢來支援阿娟夫婦。
定價都是1元2元的小吃,但用料可一點不含糊——
1塊錢的火雞面,用的是白象泡麵;
2塊錢的薯條,用的是麥肯同款亨氏番茄醬;
3塊錢的雞柳,用的是新鮮雞肉現切現炸,甚至還細緻地去掉了血絲和筋膜。
切雞柳?好小眾的詞彙,原來這個年代還有不預製的雞柳!
網友們都擔心,你倆也太實誠了吧,這樣下去會二次破產的!
夫婦倆一如既往笑眯眯:至少讓小朋友們吃得放心,本來也沒指望靠這賺啥大錢。
但真誠再次成了必殺技。
小吃店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小學生,周圍的中學生、大人也來了,營業額從每天500、800,突破1000,再到2000,一路走高。
肥娟:每天數錢數到嘴角瘋狂上揚!

還有5年級的小孩姐,主動來店裡幫忙,當起維持秩序、打包找零的“大堂經理”。
淹沒在一聲聲“老闆娘”中,火雞面一天拌10多鍋,薯條從早炸到晚,肥娟都累成了瘦娟!
經過一些本地媒體的報道和自媒體的傳播,肥娟小吃這次又又又火了,大家都為夫婦倆和小學生們雙向奔赴的真誠和善意而感動。
有機構找上門來,讓肥娟夫婦趁熱度直播帶貨,但兩人考慮再三還是拒絕了,“自己沒有才藝,也不會選品,不想坑別人”。
夫婦倆覺得,就踏踏實實開好小店,賺點小錢挺好的。
但愛出者愛返,有時財運來了擋都擋不住。
海信聽說這事後,給肥娟小吃免費送來一臺85寸的電視,讓孩子們看上了高畫質大電視。
緊接著,送空調的、送冰箱的也來了。
肥娟夫婦的直播間也從3w、5w突破10w人,各個品牌聞風而動,一場商戰拉開了序幕。 
後廚角落的小板凳,原本只是夫婦倆為了感謝品牌們的支援放一下相應的產品,結果熱心的網友們秉承著“你支援肥娟,我支援你”的原則,湧進這些品牌的直播間巡迴下單。
白象的倉庫直接被買空,歐亞被買斷貨,連海信都賣瘋了!
這簡直就是免費的黃金廣告位!
於是出現了文章開頭的嘉年華混戰,只要能拿到榜一,那可比幾百萬的投放效果好多了!

事情發展至此,已經超出了所有人的預期。
有人質疑肥娟夫婦爆火的背後,是不是有“高人指點”,但扒了一輪,不僅沒有任何黑點,反而發現了更多感人的細節——
鞋店持續虧損時,夫婦兩人白天開店,晚上去當卸貨工,賺錢補貼家用。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兩人還是自掏腰包給小朋友們裝電視、裝空調。
除了賣鞋,阿娟還經常免費幫客人、幫小學生修鞋;
那時沒啥人關注,肥娟就經常給小朋友們分發零食;
開小吃店前,腹肌哥還專門去學習了食品安全相關的知識和法規,店裡用的食材都儘量用好的。
爆火之後,也沒有急於變現,盲目直播帶貨。
每天東西賣完就關門、下播,根本無心貪戀10萬多的線上網友,和正在騰空而起的火箭。
被問到之後有什麼計劃,擔不擔心流量很快消失。
兩人相視一笑,操著廣式普通話說:
最大的願望就是每週開5天店,然後出去鬼混2天。現在的生活已經很知足了!
有網友說,阿娟夫婦就是每一個為生活奮鬥著的普通人,不急不躁,本本分分,守著自己的小天地,認真做好每一份工!
但行好事,不問前程。
暖心收留小學的肥娟夫婦,攢著錢來支援生意的小學生,全國隔空打賞的網友,搶著送錢的各大品牌方……
一個無心的善意和舉動,引發了一連串的連鎖反應,最終促成了這場意外的走紅。
在這個流量就是金錢的時代,在網上看過太多的妖魔鬼怪,看過無數為了直播帶貨而策劃的鋪墊和表演,我們樂於看到這樣真實發生的暖心故事。
那是中國人骨子裡一直堅信的樸實信條:好人就該有好報。
-End-

撰文、編輯/ 唐辛子


圖片來源/網路
責任編輯/ 七七
推薦閱讀
weibo @時尚InsLady   小紅書/影片號 @InsLady

INSLADY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