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茶姬創始人:昔日流浪兒赴美敲鐘,爽文是怎麼煉成的?

作者:栗子
#最華人#產業革新者
#有華人的地方就有最華人

今年年初,各種新聞號不約而同地釋出雷同的影片切片:
#霸王茶姬 的創始人#張俊傑 在年會上歇斯底里地喊“我愛你們”,標題大多為“10歲父母離世、18歲學會認字、如今身家百億”的句式,並配以勵志的音樂。
這些影片動輒10萬贊,清一色正面評論。

一開始,我認為這是中文網際網路造神慣用的路徑,先由營銷號們從來路不明的信源那裡拼湊一個悽慘的身世,再透過商業導師們藉由“商業案例分析”造勢,最後形成一個無法證實也無法推翻的傳奇故事。
但經過一番調查,我發現有些看似不可能的故事情節竟然是可以被佐證的。
比如,1993年的他17歲就當上奶茶品牌雲南區域運營負責人,24歲創立公司,如今是頭部茶飲公司中最年輕的老闆。
4月17日,霸王茶姬在美國上市後,他的身家暴漲至230億元。
投資他的人都賺瘋了,投資機構XVC在霸王茶姬上市第一天持有的股票價值,等於當年投入金額的27倍。
上海釋出會上透露的秘密
關於張俊傑17歲之前的故事,大部分媒體的口徑都很統一。
1993年出生,10歲時父母相繼離世,之後便未接受過正式教育,直到17歲去到一家名為大維奶茶的連鎖品牌當店員。
為這段經歷背書的一個很重要的角色,是和張俊傑頻繁接觸的投資人。

圖片來源:XVC官網

霸王茶姬投資方XVC合夥人胡博予在年度信中分享投資案例時曾提到,他第一次跟張俊傑溝通時,對方告訴他自己沒上過學。他的第一反應是沒上過大學,結果發現他完全沒有接受過基礎教育,10歲到 17 歲之間在流浪,所以18 歲之前都不認字。
後來張俊傑在給投資人們做板書時,還有個別字會寫成拼音。
這部分經歷的更多細節補充來自他自己——2024年5月,霸王茶姬在上海的釋出會上,張俊傑透露了自己的出身,稱自己“上無老,下無小,左無親,右無故”,名字也是自己起的,取自“識時務者為俊傑”。
張俊
17歲那年,獨自流浪7年的張俊傑突然醒悟,一直在社會上混也不是辦法。
於是,張俊傑開始在一家名為大維奶茶的連鎖品牌當店員,在這段打工的日子裡,他經常早班晚班一起上,就為了把配料表熟悉到極致。
由於表現太好,三年時間,他從店員一路走上去,非常順利從店長,做到了區域督導,一路直升為雲南區域運營負責人。
也是在短短三年時間,除了財務和法務沒嘗試過,其他崗位和環節他都瞭如指掌。
張俊傑慢慢有了野心,他了解奶茶門店的運作規則以及與供應商打交道的方式,那他能不能開自己的店呢?
後來機緣巧合下,一位加盟店的老闆問張俊傑願不願意接盤一家店鋪,張俊傑雖囊中羞澀,但也答應下來,他提議在老闆出價的基礎上另加一萬元,但一年後支付。好在老闆虧錢了急於脫手,答應了這看似不靠譜的請求。
但問題在於,這家店位置相當偏僻,為了開闢售賣渠道,張俊傑把希望寄託在門店一公里外的小學小賣部,但小賣部的老闆堅決不同意貢獻位置來銷售一款不知名的奶茶。
張俊傑不死心,在午飯前直接做了50杯奶茶到學校,並答應如果賣不出,就再也不來糾纏。沒想到,幾個小時過後,小賣部老闆打來了電話,讓他第二天帶著100杯奶茶放到小賣部來。
就這樣,門店的銷路在不斷開啟,奶茶店逐漸做到了八九千的營業額。也是這次成功的經歷第一次給了張俊傑在創業上的正面反饋,他意識到,即便是開局一副爛牌,自己也能闖出一片天來。

● 霸王茶姬門店形象
在2015年,張俊傑離開茶飲行業,去了上海一家名為木爺機器人的服務機器人公司。
恰逢中國新茶飲江湖正如火如荼,喜茶和樂樂茶剛剛嶄露頭角,張俊傑意識到,這可能是入場的最後機會。
於是,他喊上在參加上海餐飲展時遇上的有茶飲背景的朋友,幾個人湊了一百多萬,在昆明用2500的月租租下40平米的小閣樓,成了初代霸王茶姬品牌。
這一年,張俊傑24歲。

如果是一個本科清北、海外TOP10商學院出身的年輕人想要開出一家比肩喜茶的品牌,看起來再合理不過,但對於一個沒有學歷背景也沒有家庭託舉的24歲年輕人,事情就變得離奇了。
胡博予透露,張俊傑自學能力很強,閱讀過很多有聲讀物、企業家傳記,他對商業模式的理解,對管理的洞察,甚至比自己認識的大部分CEO都要好。而且他在持續地學習,對於問題的思考很系統化,做決定很理性。
他自學能力強到什麼程度?根據《暗湧Waves的報道,餐飲行業的大部分內容張俊傑都沒聽過,但解釋完他馬上就懂了。有時別人說了句話,裡面有個成語,張俊傑就會問成語是什麼意思,下次就會用。
但自學能力並不能解決張俊傑創業中的所有問題。
在2017年最缺錢的時候,張俊傑拿著去找設計公司設計商業企劃書,為了節約資金,他提出用5%的股份去換15萬的設計費。設計指著企劃書裡的一句“成為世界100個國家的霸王茶姬”笑了,如果連15萬都付不起,你還談開遍100個國家?
● 霸王茶姬的馬來西亞門店
如果說一個人的自學能力能支撐他走到開一家奶茶門店的高度,那是什麼支撐著他走向世界呢?僅僅有自學能力,就能被投資過快手的XVC看中嗎?
決定命運的深夜“投決會”
事實證明,並不光鮮的背景,讓張俊傑在創投市場上舉步維艱。
他很快遇到了瓶頸,當時正值2020年,霸王茶姬剛剛開出了200家門店,集中在雲南、廣西、貴州,但單店資料和喜茶、星巴克差得很遠,整體表現平平。
更要命的是,張俊傑當時在霸王茶姬擔任董事長的角色,和張俊傑一起的還有兩個合夥人,一個是CEO,另一個是高管,這兩個人在實際管理著公司,他們的股份加起來比張俊傑還多。
這意味著,如果有投資人想投資霸王茶姬,還需要幫他把這兩個人的持有的股份全部收購回來,這將額外花費至少一個億的一筆投資。
元氣森林創始人,北航出身的唐彬森曾拍板給霸王茶姬開了3億估值,這已經是相當高的價格,但仍不足以解決張俊傑的困境。

真正改變張俊傑的命運的,是XVC的賞識。
2020年前後,XVC團隊開始接觸張俊傑,他們花了一整天時間與張俊傑的核心團隊交談,瞭解他是如何觀察人的,他做了什麼來吸引和激勵他們,以及他過去在組織上犯過哪些錯誤。
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如果只根據他的教育背景去做判斷就太膚淺了,張俊傑本身是一個自信、聰明又謙遜的人,有很高的情商。
最重要的是,張俊傑身上有XVC最看重的組織建設能力。
比如在起步階段,他已經列好了後續要替換現有團隊成員的高管名單,併成功吸引了喜茶的幾位核心高管加入。這意味著在還未拿到投資時,張俊傑就已經想好了如何解決中長期的競爭問題。

 圖片來源:霸王茶姬官網
於是,XVC真的開了有史以來的最大一張支票,去賭張俊傑這個人。
那是一個火熱的夜晚,XVC團隊開了一場持續到凌晨4點的“投決會”,同意了張俊傑開價7億元的投後估值。這一晚過後,張俊傑成為了霸王茶姬的實控人。
而張俊傑對XVC的回饋,是助他們成為2019年以來投資業績最好的風險投資。
在XVC投資後的兩年半內,張俊傑取得了非凡的成績。
張俊傑在2021年拿到融資後,僅僅花了幾個月時間,就搭建了一個全新品牌團隊。
這個團隊藏龍臥虎,首席財務官來自華為,法務官和產品、供應鏈負責人來自喜茶,星巴克、Tims、小紅書等企業都在張俊傑人才招募範圍內。
人員齊備後,品牌形象率先發生了顯著的變化。
之前,霸王茶姬是“土土的國風”。投資人參觀完門店後,袒露“心裡涼涼的”。雖然當時國潮是一個大方向,但在投資人看來並不具備長期價值。
很快,伴隨著與品牌形象設計公司“容品牌”開的數不清的會,Logo、新品包裝、海報策劃的風格都變了。
在張俊傑主導下,各種國風元素的混搭被一一剔除,留下一個既經典又現代的風格。
但這還是第一步,想要在所有門店都更換視覺,就意味著要把以前開過的店重新開一遍,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張俊傑做到了。

品牌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產品。
當時霸王茶有三分之一的產品是水果茶,而且消費者也確實喜歡喝。但在擴張門店的過程中,水果茶反而是最大的阻力。
水果不僅需要冷鏈運輸,耗材量還大,到門店後還需店員清洗加工,水果供應鏈也會是難題。
張俊傑意識到產品標準化的重要性,他把水果茶砍到只剩下“檸檬”“椰子”這類沒有季節性、容易標準化的產品,並把重點放在了“茶+奶”的茶拿鐵單品。
於是,2023年,超級大單品“伯牙絕弦”出現了,茶作為基底使它具備了成癮性,確保了復購率,同時產品夠簡單,門店一杯奶茶的出品時間縮短到了6-8秒。

● 伯牙絕弦。圖片來源:霸王茶姬官網
霸王茶姬在成為真正的“霸王”的過程中,諸如此類每個大刀闊斧的改革都顯得水到渠成。
張俊傑個人的魄力也在此,在霸王茶姬2022年虧損了9070萬時,2023年敢拿出2.6億做營銷,同時還敢帶著加盟商砸錢衝鋒。
大概正因為他從一無所有中走來,有一切所得也皆可以失去的心態,所以表現在商業決策上,就呈現出非一般的激進。
這也體現在霸王茶姬這家公司的管理風格上。他在公司內部推崇華為的狼性文化,根據澎湃報道,為了激發團隊鬥志,每當多人會議、大型活動結束後,參會的在場成員必須齊喊,“我們是霸王人,一群人,一件事,把茶做到骨子裡,YES!”,再鼓掌7次。
做大的野心
對於消費者來說,真正意識到霸王茶姬的存在感,也是在2023年。
伯牙絕弦賣出2.3億杯,創下新茶飲行業單品銷量紀錄。
之後,霸王茶姬的門店規模一騎絕塵,截至2024年年底,其全球門店數達到6440家。
2025年4月17日晚間,霸王茶姬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交易所,成為新茶飲“美股第一股”。
開盤後,公司股價最高漲超48%,收盤時公司市值為59.54億美元。
但這並不是張俊傑的終點。
張俊傑的最終目標是做向全球,據他分析,未來有三大喝茶場景,首先是對標星巴克,讓喝茶變得生活化。再就是對標雀巢,將現制現售場景延伸到家庭和辦公室。第三是對標可口可樂,做成一款預製茶飲料。而這“三杯茶”,都是霸王茶姬要做的。
正如澎湃所報道的,在很多投資人的解讀是,因為他曾經一無所有過,所以更渴望成功,“更想把事情做大”,更在意能不能把伯牙絕弦“賣到100個國家”。
他至今無房無車,也許根本上沒這個物質需求,他要的只是名留青史。
● 4月17日,霸王茶姬正式登陸納斯達克
從品牌成立到美國納斯達克敲鐘,張俊傑只用了8年時間。
隨著霸王茶姬在美股上市,他突然被描述為神一般的人物,市場上的資訊更多地來自投資人的講述和口口相傳,增加了人們造神的興奮度。
再加上他的交友圈也別具一格,就更添了張俊傑的神秘感。
比如36氪曾報道,霸王茶姬融資最困難的時候,茶百道創始人王霄錕曾叫上投資人幫忙攢局,後來,在公開場合,張俊傑都會喊王霄錕“大哥”。
以及去年8月,海底撈給張俊傑頒發了委任書,聘用張俊傑為獨立非執行董事。同樣地,張勇也是霸王茶姬的董事。
今年2月,張俊傑還現身了任正非的閉門交流會。
但網際網路造神再兇,張俊傑的故事也不會真的是爽文小說。
很多個逆襲人生的背後,都是多個成功決策的累積。
只有時間能讓一個神變為普通人。

● 參考資料

[1] XVC致投資者的信2021-2024
[2] 36氪丨水面之下的張俊傑
[3] 暗湧Waves丨霸王茶姬融資故事:一手爛牌打到逆天改命 
[4] 暗湧Waves丨霸王茶姬的故事,是中國版《當幸福來敲門》
[5] 聽潮TI丨The Paper野心VS壓力,霸王茶姬和張俊傑的AB面
[6] 品玩丨你每喝一杯霸王茶姬,張俊傑就拿到對抗星巴克的20元錢
[7] 36氪丨10歲失去父母,流浪7年,傳奇95後張俊傑要到美國敲鐘
[8] 投資界丨剛剛,霸王茶姬開盤大漲:市值破500億
[9] 國際金融報霸王茶姬上市,張俊傑“賭贏”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