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開通即堵死,被網紅擠爆

轉載自 | 科技每日推送
作者 | 科技每日推送

建設七年的深中通道,終於在6月30日下午3點通車試運營。
官方資料中,深中通道全長約24公里,雙向8車道,設計時速100公里,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世界級跨海叢集工程,全程過路費66元。
自此,深圳至中山將由原來2小時的車程,大幅縮短至30分鐘。
但,這是理想中的狀態!
現實是開通僅2小時,車流就達到1.6萬輛,兩個方向的通行時間,都超過3個小時。
百度地圖幽默地建議車主,從深圳到中山請拐個大彎走虎門大橋,比走直線的深中通道更快……
深中通道
開通就堵死
6月30日下午3點,深中通道通車試運營。
但在2點多鐘,深圳機場入口處,就已經有大量汽車排隊等待了,像極了節假日高速免費前的收費口。
不少車主走了半個多小時,才從收費站外圍開到收費站。
中山收費站這邊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前往深中通道的車輛,排了有近10公里。
那位預測深中通道「開通即飽和」的專家,還是太保守,實際是開通就堵死了。
有趣的是,一位法拉利車主發文稱,深中通道開通首日,他也開心地駕車前往打卡。
但因為堵車太久,發動機和電池過熱,全車空調吹熱風,被迫靠邊停車。
萬萬沒想到,熄火後車機系統全部卡死,無法啟動,最後只能叫拖車。
嗯,這就是科小編不買法拉利的原因。

這一堵,就堵到了晚上。


車主釋出的導航資訊顯示,半夜12點,大橋仍是紅色,根本走不動。


最嚴重的時候,全長24公里的深中通道,擁堵24公里,等於從頭堵到尾。
無數車尾燈連在一起,宛如一條海上巨龍,緩緩移動,蔚為壯觀。
各路人馬前來打卡
有人停車喝奶茶
之所以會這麼堵,有多方面原因。
開通首日,兩岸市民甚至不少車企,紛紛來喝頭啖湯看風景——深中通道實在太美了。
它採用「東隧西橋」的方案,東側隧道全長6.8公里,共有4個車道,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
隧道內的照明智慧控制器,能自動控制調節燈光亮度,明亮又不刺眼。
部分隧道頂部還做了海底模擬設計,行駛在裡面有種暢遊海底的感覺。
中部連線隧道和橋樑的人工島,從空中俯瞰很像一條巨型魔鬼魚,遨遊在伶仃洋上。
西側大橋橋面距海面91米,主跨1666米,主塔高270米,是當前世界上最大跨徑、最高橋面的全離岸懸索橋,蔚為壯觀。
為祝賀深中通道成功通車,上百臺仰望U8/U9組成車隊,穿越深中通道。
不少問界M9及M7車型,也組成「鴻蒙智行問界車隊」,賺足大家的眼球。
作為一條高速公路,深中通道全程限速100公里/小時,全線禁止車輛和人員停留。但不少人還是下車觀光拍照,影響了交通狀況。
如下圖中的小米SU7女車主,將車輛停在路旁,然後悠閒地坐在椅子上喝奶茶,看夕陽。
還有更過分的,不僅停在路旁,車屁股還是歪的,一次性影響兩個車道。
交通事故頻發
除了過於熱情的市民和部分不遵守交規的車主,交通事故也是深中通道嚴重堵車的重要原因。
據稱,深中通道下午3點通車試運營,3點07分「一血」便誕生了,後來又陸續發生幾起事故。
每當交通事故出現,車主下車處理,便影響到後車通行,形成擁堵。
到了7月1號白天,深中通道的擁堵情況就好了很多。
大多數時間,兩個方向的通行時間都在50-70分鐘之間,離30分鐘的理想狀態還有些距離,但比原來走虎門大橋快了不少。
未來還可能更堵
作為啟用大灣區交通網路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的背後,是一張縱橫交錯的超級交通網。
2025年,廣州市南沙區將透過南中高速連線深中通道,實現與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互聯互通。
專案建成通車後,南沙至中山城區的行車時間,將縮短到15分鐘以內,至深圳將縮短到20分鐘以內。
換句話說,到時候深中通道上的車輛還會更多。
如果再疊加逢年過節,高速免費……恐怕開通首日的盛況又要重現。
不少人認為,深中通道設計的時候格局還是小了,雙向八車道不夠用,應該搞雙向十二車道。66塊錢的過路費,可能也有點便宜了,建議漲到99元。
對此,大家是怎麼看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