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巴黎時裝週這回直接炸翻全網。
當我看到男模頂著矽膠D杯裸胸、女模套著淘寶同款肌肉衣走秀的時候,也是大受震撼。
網上有人誇這是先鋒,也有人罵低俗、羞辱女性。
這到底是在打破性別刻板印象,還是該被納入窒息操作的範疇?
今天咱就來聊聊這事。

“假胸男”引爭議?
設計師杜蘭·蘭廷克 (Duran Lantink) 首次展示了他的2025年秋季“Duranimal”系列。
其中“假胸男”和“肌肉女”的設計震驚全網。

男模特佩戴的假胸是矽膠材質,極為立體逼真,尺寸很大且與膚色適配度極高。
乍一看還以為他真的裸著上身,胸部還在人們面前隨著步伐晃動……

相比之下,穿著肌肉衣的女模畫風就正常多了。

可能是因為看多了內娛男星拍古裝劇的作弊神器,我甚至覺得這次巴黎時裝週的肌肉衣設計抄襲了淘寶款。

對於這次設計,網友有不同的聲音。
有人覺得顛覆,認為這是一場關於身體與性別的對話。
時尚界人士的態度以調侃居多。
《Elle》雜誌的時尚總監在社交媒體上發文:“嫉妒D罩杯”,並配了一個“驚豔”的表情。
時尚達人Olga Lebanon發文稱,“我需要一個,如何訂購?”

不過我的感覺和大多數網友一樣:覺得不妥,有點無語。
“我感到很尷尬。”
“我喜歡時尚和藝術,但這太粗鄙了。”
“女性的身體不該是服裝道具。”

那麼,設計師的理念到底是什麼?
這樣的設計到底是一種先鋒藝術的表達,還是更多在製造噱頭?

先鋒藝術還是製造噱頭?
“假胸男”和“肌肉男”服裝的幕後推手,是以突破傳統著稱的荷蘭設計師Duran Lantink。
他以其“非傳統時尚”風格聞名,熱衷於將“性別、身體、社會觀念”等話題融入設計,過去的設計大多以解構、拼接、反差感為主,喜歡挑戰時尚邊界。

杜蘭想透過這次設計,傳達性別流動的觀念:將身體特徵符號化,女性穿上象徵男性的“肌肉服”,男性穿上象徵女性生理身體的“義乳”,隱喻身體的可塑性以及性別的後天流動性。
同時告訴大家:服裝就像我們的第二具身體,透過改造,我們可以賦予其新的身份和意義。
面對輿論爭議,他表示:“這完全是角色扮演,是形式問題。每一季,我們都試圖給自己帶來驚喜,看看如何才能將一件原創作品變成我們覺得有趣的東西。”

在時尚圈,其核心概念是打破傳統“男裝”和“女裝”的刻板界限,讓衣服不再被性別定義,而是成為個人自由表達的工具。
穿衣不看性別標籤,設計模糊性別特徵,反映社會觀念變化,畢竟現在很多人都認為性別並不是非男即女的。

可是,這種“先鋒藝術”真的能推動性別平等嗎?
還是隻是用獵奇視覺製造話題?
在我看來,應該是二者兼有,且噱頭屬性居多。
的確,男性穿上義乳,女性披上肌肉衣,能模糊生理性別與社會性別的界限,呼應當下性別議題中的“去二元化”思潮。
但社交媒體上“驚掉下巴”的娛樂性討論,遠多於對性別議題的深度討論。
這次爭議設計的本質就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注意力爭奪戰”。

品牌深諳“黑紅也是紅”的傳播法則:越是挑戰公序良俗的設計,越能激發社交媒體的病毒式傳播。
可若時尚僅停留在視覺衝擊層面,其社會意義可能被消解為一場短暫的流量狂歡。

冒犯感從何而來?
讓我們繼續思考這個問題:為什麼女性穿肌肉衣大家覺得正常,男性穿假胸大家卻覺得冒犯?
因為冒犯的核心標準是攻擊弱者的痛點。
暴露自身缺點、進行自我調侃,都可以算作自嘲,但當男性作為強勢的那方,顯露弱勢那方的弱點,就成了一種羞辱。

在父權制慣性中,女性體徵長期作為被凝視、被規訓的客體,女性體徵的公共展演總帶著被物化的歷史陰影。
就像電影學者穆爾維揭示的“凝視政治”,誰在觀看、誰被觀看,從來都不是單純的視覺問題。
男性可以隨意袒露上半身而不會受到道德審判,但女性若衣著暴露則會被視為不檢點。
在男凝的情況下,女性的性特徵被赤裸裸展現在T臺上,無疑是令人不適的。

而且,性別表演的規則早已被權力編碼:女性穿上西裝是“精英化”,男性塗抹口紅卻是“墮落化”。
女性套上肌肉鎧甲被視為力量覺醒,男性展露女性體徵卻被視作滑稽戲仿。
這種雙重標準恰似社會權力結構的映象:強勢群體模仿弱勢特徵被看作自降身價,弱勢群體複製強者符號卻被視為進化躍遷。
當設計師用男性身體承載女性符號時,觀眾的不安或許不僅源於性別倒錯,更是恐懼這種倒錯可能引發的連鎖反應——
如果性別可以如此輕易地被服裝重構,那麼建立在生物性別之上的社會分工、倫理關係乃至權力結構,是否都將面臨坍塌?

這場針對到底是“性別解放”還是“身體剝削”的爭議,恰恰證明我們仍未走出性別政治的深水區。
正如《愛範兒》所言,無性別時尚的意義不在於消除性別差異,而在於消除性別帶來的限制。
但真正的性別革命或許不需要藉助身體符號的暴力拆解,而應構建更具包容性的表達體系。
本文授權自印客美學【id:ink20160101】,一個美學和藝術的科普地,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審美,歡迎關注這個號。

今天要跟大家介紹下小IN
每天會分享INS新資訊
長按新增訂閱
Share the World's Moments
InstaChin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