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一週不去個123456次成華區啊!

只要在成華區生活過,你就有機會體驗到最紮實的生活。
很難有人能從成華區全身而退,因為你會發現,在成都,沒有什麼快樂是成華區找不到的。
早上在馬鞍路菜市場下午去沙河公園逛逛,晚上在建設路用餐半夜在猛追灣瀟灑。
無論是新華公園還是理工大學,東郊記憶還是永珍城,幾乎每個成都人都和成華區有著切不斷的聯絡。
土著對成華區有濾鏡,蓉漂對成華區有愛意。
如果說成都有的區域像是得了性冷淡,那麼成華區便是熱情又不過界的熱帶森林。
生態系統之繁茂,煙火氣息之濃郁,閉著眼睛在成華區的地圖上勾幾條街,我們都能在其中吃喝玩樂幾天幾夜。
66776677是我們對成都最早的印象,去二仙橋走成華大道是我們認識成華區的敲門磚。
生活在成華區的人都是生活的強者,因為好的生活環境不光是有求必應,更是不斷地搞版本更新。
 住在成華區的都是什麼人
 都是讓我們眼紅的人啊 
成華區的劇情要圍繞上世紀成都現代工業的發展展開。

東郊記憶的前身是成都國營紅光電子管廠,永珍城的前身是420廠,杉板橋的前身是四川製藥廠,今天的望平坊是曾經的紙箱廠。
作為老牌工業基地,工業化的氣質始終存在於成華區的性格中。
而成華區的市井味,便是從職工宿舍與家屬院裡開始蔓延。
不同的樓房裝下了成華區幾代人的生活,廠子弟的人生軌跡也從成華區開始:第一次游泳在猛追灣游泳池,第一次坐翻滾列車也是在成華區遊樂場。
@肌肉王子作為廠子弟,至今記得當年小孩們隨便跑,誰家做飯都能去吃,他說自己就是吃百家飯長大的。
出走半生,他們的人生檔案離不開成華區廠區子弟的烙印。
如今鑽進成華區,你依然能大口呼吸到煙火氣和濃厚的生活氣息。
物價不高,遍地美食,無論是土著還是新人,大家都能找到各自的生活方式。
他們的雙手很忙,因為能在八里小區菜市場找到山東饅頭、什邡豆腐乳、成都涼拌春捲、樂山甜皮鴨、祖傳針灸秘方和夫妻按摩店。
左手蛋烘糕右手甘記肥腸粉,還要跑去粽子街買點粽子當早餐。
他們的嘴巴刁,因為建設路作為兵家必爭之地,一條街上的食物種類能集齊世界十大菜系。
住在成華區,生活進退自如。
老字號蹄花湯就在樓下,開了十年的大排檔出門走兩步就到。
電視塔尖尖是成華人心中的鹿港小鎮,每次只要看到那個尖尖就知道馬上到家了。
“舒適度最高的、最方便的、好耍好吃最扎堆的就是成華區,我的友最區來找我耍,說我們這邊吃耍都方便。
每個成華區的年輕人都在繁華與靜謐中反覆摩擦,無數離開成華區的朋友都感嘆:
“住在成華區的生活才是最瀟灑的!”
菜市與商場齊飛,公園和夜市並行。
你可能沒有大肆誇獎過成華區,但你一定也發現了它是成都城市介面改變最快的片區。
它手上的事業線彷彿比捲尺還長,就像是逆齡奮鬥的熱血戰士:
別說我年齡大!現在正是闖的年紀!
 成華區從來沒有變 
 它只是不停的在做版本更新 
老舊與市井,是成華區的A面主題曲,它叛逆的繁華面,我想是它的B面主打歌。
日常的板塊繼續玩轉生活,改造創新的板塊卻在成都平原狠狠攪起風波。
沒有人來了成都不會去東郊記憶打卡,任何一個rapper創業都得先去東郊記憶天薈天街三兄弟那裡選門面;
沒有人不會去建設路約會閒逛,這裡是市井美食的試驗場,很多大殺四方的創新美食都在這裡練過了才出去;
沒有人發朋友圈不會發那張碩大的成都紅牆,雖然我在成都不想你,但我必須排隊十分鐘與大紅牆合影;
沒有人不會去望平街喝杯咖啡,咖啡館的旁邊就是老茶館,成都各個年齡的帥哥美女這裡都能看到。
在成華區,上個世紀是投身建設的的祖輩和父輩,新世紀是剛融入的新成都人,現在是走在潮流前線的年輕朋友。
他們在同一面磚牆,敲出不同的時代聲響;他們都在老廠區的火車頭前拍照留影,但周圍的環境在不斷變化;他們在同樣的老字號美食店裡坐過,熱聊的話題卻不再相同。
新舊結合,老少皆宜。片區更新不是刷個彩色外牆就坐等它在網路走紅,而是從老舊出發重新尋找它的可持續性。
商業區的時髦要趕,但王朝花椒魚的味道不能忘;
各種打卡網紅地要去,但理工大學旁邊的劉哥蛋包洋芋必須吃;
建設路的新店要去湊熱鬧,但晚上的伊藤打折區是照樣到場。
各種蒼蠅館子是生活減速帶,各種潮流新店又帶著人狂奔。
隨便拐進巷子能看到在懶人椅上打盹的老人,出來又碰見亞文化青年在遛街。
成華區不是改頭換面而是生命再生長。
不知道它彎道超車的秘訣是膽子大還是有規劃,總之每次去我都會羨慕那些下樓就能開始享受生活的成華人。
用包容和閱歷把路越走越寬,生活有多少種方式,彷彿成華區就可以有多少種形態。
 除了成華自己 
沒有人比華天更懂成華的生活 
成華很新,90年代才有自己的名字,成華也很老,老到名字裡包含了最早的成都兩縣。
讓成華生長的力量,可能是作為好吃嘴兒的你,可能是喜歡逛街的他,是各種生活與時代洪流,也是每代人不同的生命活力。
其實還有一個可能我們沒有意識到的,就是成華自己。
33歲的成華,正是打拼的年紀,邊拼邊耍,也懂得鬆弛一下的樂趣。
隱身在成華更新背後的成華舊改與華天文旅,如同一個打磨城市肌理的工匠,又像一位城市美容師,他細緻地梳理著城市的紋路,溫柔撫摸著這裡的毛髮。
沒有人比他們更懂成華生活的樣子,為過去的傳承推波助瀾,也看得見成華未來的方向。
成華的更新,在他們的創造下,走得更深,同時也帶來了更深入的產品迭代,這就是最近“國際杉”的明星——華天·杉河。
專案位於建設路核心板塊,窗外就是沙河,就地即可露營,在家如在野;街巷都是熟路,來回都有滋味,在外如在家。
與SM廣場隔街相望,距離龍湖三千集與伊藤洋華堂不到500米,伸手就是快樂張嘴就是美食,騎車十分鐘就到杉板橋商圈。
這不是它的位置,而是真實的幸福座標。
燙金的生活圈讓人不用再去苦苦打聽區域未來是否有前途。
小區旁邊是不是有世界500強企業不重要,重要的是樓下是不是有自己愛吃的麵館子,區域規劃圖上說未來那裡有地鐵有商場,但建設路高度聚集的優質資源便能給你確切的答覆。
出則繁華,進則靜謐。光幕超感立面,十字流動脈絡,六重歸家禮序,三大主題會所,在這片自然美與人文美之上,賦予了它建築美與生活美。
成華舊改與華天文旅為成華頂流片區輸送出新的養分。
從改造到創造,從腳踏實地到仰望星空,讓城市介面更新的同時,華天的理想是創造匹配時代的生活。
這是一個深植這片土地,深愛這片土地的企業,它深知成華區獨一無二的風貌,瞭解成華區的每道光芒與皺褶。
將成華區特有的文化符號精煉與創新,成功地將這些元素嵌入在這片區域中,華天文旅聆聽市井之聲,創造新的場景,在新舊之間呈現出恰到好處的平衡。
成華區每次改變,華天文旅都是那個站在它背後無條件支援的人,我們每次表揚成華區又變安逸了時安逸背後是陪伴見證並不斷為之付出努力的華天。
透過匠人精神賦予其新的生命,這種支援來自對成華區的熱愛與深情。
新區的生活需要從零創造,主城的生活卻有著濃烈的城市基因。
就如同經典品牌的復古潮流,華天就像是串聯精彩生活的主持人明白迴歸就是生活的再次迭代。
這就是主城生活的底子和能量,靠走路就能參與最舒服的生活。別再說建設路為啥沒有新房子了,這不就來了嗎!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聊聊
你心中的成華區是什麼樣的?

/本文作者 翠勇 /
愛喝黑米粥
『所長私人微信trythings2
這個盤,好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