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圳市龍華區因其風景優美、生態環境良好,遂有“塘朗山北”之稱。千禧年後,得益於經濟發展與城市化程序加快,龍華區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因此被稱為城市“後花園”。如今,龍華區正進入全面建設“三位一體”數字龍華,高標準打造深圳都市核心區的關鍵時期。如何深入推進區域特色產業集建設與發展,助力企業打造新質生產力,成為擺在龍華區眼前最現實也是最緊迫的問題。
“打地基 築高樓”
龍華區是工業大區、產業強區、製造新城。基於得天獨厚的產業優勢,2020年,龍華區便開始構建數字經濟的先行區,推動產業數字化,實現5G全覆蓋、樹立大量數字化轉型標杆等,這就如同“打地基”;如今,在打造數字經濟核心區的過程中,龍華區不斷加快數字產業化、數字要素化和軟體產業發展步伐,這就像是“築高樓”。
021年5月,龍華(華為)智慧製造和現代服務業創新中心正式啟動,運營三載,對
龍華區近500家
規上工業企業進行了深入調研,與
100餘家年產值億元以上
的企業確認合作專案;累計
觸達龍華區小微企業超1000家
,累計合作
超600家
。
到2023年底,雙方合作升級,華為
正式成為龍華區的“數字經濟深度合夥人”,將鯤鵬、昇騰、工業軟體、人工智慧、大模型、軟體開發工具鏈等技術深度應用於“三位一體”數字龍華建設。同時,雙方將全面深化合作基礎,共建龍華工業軟體雲工程應用創新中心,聚焦構建高質量現代產業體系,搭建數字技術先進場景,培養數字化創新人才隊伍,營造濃厚產業轉型氛圍,多維度地共同推進全國領先的數字經濟核心示範區建設。
資料顯示,2024年1-10月,全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企業1267家,總產出達4504.09億元,同比增長4.8%,高於傳統企業增速2.1個百分點。這一成果離不開,《深圳市龍華區支援軟體產業發展若干措施》等相關政策的落地,鴻蒙、尤拉、工業軟體等產業在其中備受矚目,龍華區正以“真金白銀”,促進區域數字經濟產業蓬勃發展!

打造樞紐型、生態性、
價值賦能的平臺
《中國工業軟體產業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約2414億元,同比增長12.3%。隨著數字化轉型逐步深入以及新型工業化持續推進,軟體產業尤其是工業軟體領域,必將迎來更大的發展空間。
發展工業軟體,既是龍華區推動工業轉型升級,實現工業大區向工業強區轉變的重要助推器,也是龍華區壯大軟體產業,提升服務發展能級的重要發力點。工業軟體為製造業企業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核心生產工具,為確保製造業產業鏈、供應鏈韌性與安全奠定了基礎。
為此,龍華區
正著力構建“1+2+3現代製造業戰略體系”和“332服務業體系”,
以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
截至2024年10月,龍華區規上軟體企業數量突破130家,實現總營收128.5億元,同比增長9.8%,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
對於龍華而言,無論是推動軟體產業叢集高質量發展,還是助力製造業企業打造新質生產力,都需要一個樞紐型、生態性並能實現價值賦能的平臺作為支撐。2024年8月正式啟動的
龍華工業軟體雲工程應用創新中心
,正是這樣一個強大的賦能平臺。該中心不僅將大幅提升當地軟體產業的發展能級,有效增強對科技企業的吸引力,還將進一步賦能傳統企業轉型升級,提質發展。

再建產業升級加速器
俗話說,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龍華工業軟體雲工程應用創新中心作為紐帶,在匯聚龍華行業龍頭開放場景的同時,藉助華為雲與生態夥伴的聯合創新,融合AI、雲計算、工業大資料等,構建雲化新一代工業軟體,進一步增強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韌性。
華為公司高階副總裁、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張順茂在龍華工業軟體雲工程應用創新中心啟動儀式上指出,創新中心將在以下四個方面持續發力:
充分利用工業軟體創新成果,結合華為自身的應用和創新實踐,為企業數字化轉型賦能,讓龍華區的企業都能夠用好工業軟體和基礎軟體。
發揮創新中心的連線、加速和帶動作用,在推動工業軟體創新的同時,將使用者應用中出現的問題及時向軟體企業反饋,實現軟體的持續迭代最佳化,形成正向迴圈。
藉助國家工業軟體產教融合共同體,助力龍華區培養出高精尖缺的工業軟體開發型和應用型的人才。
吸引和培育更多軟體企業、整合開發商和二次開發商,開發更多優秀的
場景化
App,不斷壯大龍華區的軟體產業生態。
據悉,龍華工業軟體雲工程應用創新中心專案
(
2024年第一批)擬申報20家企業名單已公示,涉及電子資訊、裝備製造等多個行業的工具鏈整合開發、研發設計工業雲小站、智慧製造工業雲小站解決方案,這些企業將作為未來智慧製造發展風向標,引領全區製造業智造轉型升級浪潮。
往/期/回/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