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認為妥協投降派就是賣國賊,但我認為,走目前的道路,中國堅持下去能勝利,他們認為堅持下去一定失敗。這是根本的分歧。誰對誰錯,只能讓未來的歷史學家書寫。
1
在蘇州,一位中國女性不幸遇害,在深圳,一位日本籍的中日混血兒童不幸遇害。我們嚴厲的譴責兇手,希望兇手被判死刑,得到法律的懲處。但同時,每個國家都無法避免殺人犯罪,普通中國人,並不需要為兇手的行為負責。但是,網路上有些人,叫囂中國人都要反思,中國人都是罪人,中國人都要道歉。
14億人中出了一個瘋子,所有人都要為出現瘋子道歉嗎?無獨有偶,疫情期間,這些人也叫囂。要求中國人向西方世界道歉,某人還寫了那篇著名的樓上漏水的文章,把黑鍋直接扣在中國頭上。相反,當西方控制不住疫情,倒灌回中國時,沒有任何人提出西方要道歉。
中國人在西方國家被殺,他們從來不要求西方道歉。
他們找一切機會,批判愛國,批判國家(民族)主義,批判仇恨言論。然而,美國日本這些的民族主義情緒,網路仇恨言論濃度遠遠大於中國。但他們視而不見,一味炮轟中國。
他們舉辛亥革命期間的排滿行為,影射中日之間的恩怨。公平的說,辛亥期間確實有排滿,但辛亥革命的目標並不是“排滿”。旗人傷亡最嚴重的可能是西安滿城,當時西安的旗人進行了激烈的抵抗,攻入滿城的漢人軍隊殘酷的報復。不過,當時滿人屠殺漢人的歷史記錄也不鮮見,荊州旗兵屠沙市,湘西鳳凰起義失敗,城防軍濫殺漢人平民。當時北京的皇族內閣也曾經討論是否屠盡北京的漢人。
高個兒叔父從外面回來了,滿頭是汗,結結巴巴地說:衙門從城邊已經抬回了四百一十個人頭,一大串耳朵,七架雲梯,一些刀,一些別的東西。對河還殺得更多,燒了七處房子,現在還不許人上城去看……
於是我就在道尹衙門口平地上看到了一大堆骯髒血汙人頭。還有衙門口鹿角上、轅門上,也無處不是人頭。我不明白為什麼要殺那麼多人……
革命算已失敗了,殺戮還只是剛在開始。城防軍把防務佈置周密妥當後,就分頭派兵下苗鄉去捉人,捉來的人只問問一句兩句話,就牽出城外去砍掉。被殺的差不多全從苗鄉捉來,糊糊塗塗不知道是些什麼事,因此還有一直到了河灘被人吼著跪下時,才明白行將有什麼新事,方大聲哭喊驚惶亂跑,劊子手隨即趕上前去那麼一陣亂刀砍翻的……
但革命印象在我記憶中不能忘記的,卻只是關於殺戮那幾千無辜農民的幾幅顏色鮮明的圖畫。 — 沈從文《辛亥革命的一課》
革命本來就是暴力的。辛亥期間的排滿殺戮,與1644年滿族入關的殺戮比起來,差著數量級。辛亥之後,政策也很快就調整成民族平等,五族共和,滿族人得到了平等的地位。
辛亥革命,其實是中國最有共識的政治事件之一。無論是共產黨國民黨,無論是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無論自由派還是保守派,反對帝制,建立一個共和國都是政治正確的事情。他們為了反對愛國主義,反對民族主義,他們不惜要給辛亥革命翻案。
為什麼他們如此仇恨愛國,仇恨民族主義?
2
2018年中美貿易戰,中美關係惡化後,有些人對中國政府的政策,特別是外交政策,極其不滿。俄烏戰爭中國沒有跟著西方制裁俄羅斯,巴以衝突中,中國沒有堅定支援以色列,他們對這些極其不滿。
他們認為美國永遠是對的,中美關係惡化,主要責任在中國。他們希望的,就是中國趕緊認輸投降,回到他們心中的跟隨美國的正路上,投降比不投降好,早投降比晚投降好。
從18年貿易戰開始,就有一批人說中國必敗,唯一齣路就是投降。2018年他們罵中國,讓中國趕緊投降。
疫情初期,他們跳出來,覺得中國撐不住了,要投降了。2020年罵中國疫情控制不力,讓中國認罪,道歉賠款,趕緊投降。結果中國疫情控制,反而國外蔓延,他們只能偃旗息鼓了。
2022年,他們罵國家疫情控制太嚴,要儘快放開,他們說放開後經濟就好了。2023-24年放開了,經濟還是不好,他們繼續罵中國的政策,要中國趕緊投降。
貿易戰疫情都沒打垮中國,中國撐過去了,他們就暫時的偃旗息鼓。房地產泡沫破裂,經濟不好,社會很多群體利益受損,他們覺得有可乘之機,就跳出來。
他們中的大部分,自己覺得自己是為國家好,有良知。他們心裡真的認為“投降”是中國唯一齣路,認為“儘快投降”是曲線救國,是救國救民的大道。
為什麼他們這麼恨愛國主義,民族主義?抓住一切機會,攻擊和貶低愛國主義。為什麼愛國主義、民族主義、自信自強,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因為這些妨礙了“中國投降”。
有些人討厭政府,討厭體制,我也能勉強理解。但有些人對華為咬牙切齒,恨之入骨。我在的一個媒體人群中,提到華為,群中的惡言惡語令我毛骨悚然。華為出任何一款新產品,各種冷嘲熱諷,情緒發洩。華為就是一家公司呀,為什麼這麼恨華為?這些人中的相當一部分,對華為恨之入骨,就是因為華為的堅貞不屈,妨礙了“中國投降”。他們覺得,華為倒閉了,中國就會選擇投降。
3
這些人裡面,有些人已經潤出去了,主要的發聲渠道是youtube, X 這樣的外網平臺。他們說話表述就直接得多,直抒胸臆。X上的很多內容真的可以當笑話大全看。
另一些人,則留在國內,主要發聲平臺是內網平臺。他們就謹慎的多,喜歡搞些陰陽怪氣和影射,讓有司抓不到什麼把柄。
我前段時間,看了七七事變後,汪精衛出逃前的一些公開演說和文章。特別有意思。汪精衛(或者他的撰稿人)的水平還是很高的,一邊在公開場合演講中不敢否認全面抗戰,一邊陰陽怪氣的暗示“抵抗必敗,中國趕緊投降”。
“犧牲”兩個字,是嚴酷的,我們自己犧牲,我們並且要全國同胞一齊犧牲。因為我們是弱國,我們是弱國之民,我們所謂抵抗無他內容,其內容只是犧牲…..我們是弱國,我們是弱國國民,說到打倒別人,或者不能做到,說到犧牲自己,那就無論怎樣弱法,也沒有不能做到之理。……所以我們必定要強制我們的同胞,一齊的犧牲,不留一個傀儡的種子……我們犧牲完了,我們抵抗之目的也達到了。 –《最後關頭》
幾年以來,人民所供給的血汗,實在不少了,除了以法定貢獻,供給國家之外,還有許多的義務捐以至娛樂捐,其於責任可謂已儘。然以之比較日本,對於所謂“華北事變經費追加預算”一動筆就是四萬萬圓,其相去又如何呢?……和呢,是會吃虧的,就老實的承認吃虧,並且求於吃虧之後,有所以抵償,戰呢,是會打敗仗的,就老實的承認打敗仗,敗了再打,打了再敗,敗個不已,打個不已,終於打出一個由亡而存的局面來。– 《大家要說老實話大家要負責任》
汪精衛為什麼會叛國?是為了榮華富貴嗎?我認為不是。出走前,汪任國防最高會議副主席、國民黨副總裁,參政會議長,地位僅次於蔣介石。他留在重慶,雖然沒有太多實權,但也一樣有榮華富貴。他投奔日本人,一樣沒有實際權力。
我認為,他當時做了如此愚蠢的選擇,第一是他真的以為日本必勝,中國必敗,真的認為與日本表面合作能有效拖延日本併吞中國。
第二是他對當時中國的“民族主義”也恨之入骨。汪精衛一直主和,被認為是“賣國賊”。1935年被一名記者孫鳳鳴連開三槍擊傷。那時中國的民族主義情緒,比現在厲害多了。主張“妥協求和”,真有生命危險。當時主持對日交涉的外交部常務次長唐有壬在1935年12月遇刺身亡。
第三是他真的相信日本人。1936年12月的近衛第三次對華聲明裡面的那些原則,也很有迷惑性。第三次近衛宣告中說:日本出兵無意侵佔中國領土,無意要求中國賠償軍費,僅要求中國分擔建設東亞新秩序之責任,並對中國建設東亞新秩序之行動進行保證。宣告中還指出,日本將會尊重中國主權與獨立,將考慮取消領事裁判權,交還租界。
老實說,當年的日本政府的宣告比今天的美國政府宣告好聽多了,狡猾多了。
但顯然,汪精衛的決定大錯特錯了。當時的東亞,要麼中國堅定的抵抗日本;要麼投降日本,成為日本進一步擴張的炮灰踏腳石。跪是沒用的,投降交換不到任何東西。汪精衛跑了,和日本人合作,組建了汪偽政府,但他既沒有任何實際權力,近衛宣告中的那些話,也被證明是徹頭徹尾的騙局。
今天的中國,我相信真正的賣國賊不多。真正的賣國賊,絕大多數已經潤了。但類似出走前的汪精衛這樣的人不少。他們沒信心,不相信中國能贏,認為投降妥協是唯一齣路。抗美援朝時的張東蓀,出賣國家機密給美國間諜,但他也不是賣國賊,他認為自己這樣做是救國,在美軍入侵中國的時候可以居中協調,以求保全。事發後,張東蓀辯解說,他是出於讓中國避遭第三次世界大戰之災,才進行他的所謂“個人外交”,他拒不承認“叛國”和“美國特務”的罪名,只是就無意洩露國家機密。張東蓀沒有出走,所以他的解釋還是有些可信度,但汪精衛走了,就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我不認為妥協投降派就是賣國賊,但我認為,大方向走目前的道路,中國堅持下去能勝利,他們認為堅持下去一定失敗。這是根本的分歧。誰對誰錯,只能讓未來的歷史學家書寫。
今天中美之間的矛盾沒有當年中日這樣激化,妥協投降派在中國還有空間,不需要像汪精衛一樣出走站隊,這也是這些人的大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