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港口的爭論,決不應背離這個關鍵的優先順序

點選
上方藍字
關注我們
李嘉誠賣港口引起這麼多爭論,我覺得不應該,我個人主張輿論要回歸兩個常識。
第一是,商人注重規避財務風險,以盈利作為商業決策的第一考慮,一般情況下很正常。企業的日常目標就是增加盈利和壯大實力,按市場法則做各種反應。
第二是,考量國家安全利益是政府的天職之一,也是應有的權力。如果政府做出某項交易可能危及國家安全的判斷而阻止它,企業應該積極配合,而不是虛與委蛇。這種時候企業如果面臨一些損失或者能掙到的錢飛了,應達觀接受,這就是人們常說的企業對社會和國家應盡的責任,而且也是義務。這個邏輯是普世的,天經地義。

▲當地時間13日,美國國防部一份名為“臨時國防戰略指導”的備忘錄顯示,特朗普政府已正式要求國防部官員提供可靠的軍事選項,以確保美國能不受限制地進入巴拿馬運河,進而確保美國軍事和商業的公平。

事情有了這麼大發酵,捲入越來越多的其他情緒,我個人覺得它在逐漸脫離事情本來的應有邏輯。所以我主張,妥善處理好這件事,要回歸常識和法律,釐清各種利益的法定優先順序。透徹理解該順序的深層依據,應當是共識的基點。
有人聲稱政府的國家安全考量是“干預民營企業經營”,在遇到國家安全挑戰時把民營企業往前推,有這種看法的人也應該從我上邊說到的各種利益的順序整理思路。重要的是,美方收購長江和記港口的地緣政治目的已經是公開的,特朗普和魯比奧反覆說出來的,不是中方猜的,這種情況下換成任何稍微有點實力的國家都不可能對長江和記的交易無動於衷。
即使一般看來很正常的交易,只要是跨越了國家界線的,也有可能會因為國家安全的原因受到阻攔,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今年初,拜登時期的白宮發言人約翰・柯比否認了阻撓日鐵收購美鋼可能損害美國與盟友關係的說法:“此事無關日本,而是為了美國鋼鐵產業大局,旨在確保美國最大的鋼鐵生產商之一繼續掌控在美國人手中。”

大家都應該記得,拜登政府最後的日子裡,日鐵要收購美鋼,拜登算是很講盟友感情的,但在該收購幾乎完成的時候取締了它,引起了日方和美鋼的強烈反應,但拜登政府毫不退讓,他們認為美鋼掌握在美國人自己手裡對美國更安全。
這些年中國企業收購美國和歐洲公司遭到阻止的情況非常多。中遠集團入股德國漢堡港、收購希臘比雷埃夫斯港時都因政治原因經歷了一波三折。2016年,福建宏芯基金收購德國晶片裝置製造商愛思強,德國經濟部突然撤銷此前頒發的“無危害證明”。更早先的中海油收購美國石油公司尤尼科遭到了美國國會以“國家安全”為名的取締。
李嘉誠要賣給美方的港口雖然不在中國境內,都是外國港口,但是美國要使用那些港口搞中國的圖謀已經非常明顯,美國要利用港口對中國到岸船隻額外收費,打擊中國造船業和航運業,已經是公開的對華威脅,它在巴拿馬運河阻撓中國商船透過更是非常現實的危險。這種情況下中國該不該採取防範措施,事關重大,國家最有能力做出判斷。有人反對,並且拿“干預民營企業”說事,邏輯上就亂了,從根本上跑調了。

▲3月初,特朗普在國會演講中表示,我的政府將“收復”巴拿馬運河,我們已經開始這樣做了。

所以老胡主張對這件事的爭論要回歸常識常理,迴歸任何社會里都會遵循的不同利益排列優先的順序。離開這個大的清醒和理性,一些主張就可能走偏,看上去自洽,實則掉入了牛角尖。
熱文推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