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兩款機器人“上新”,民營企業座談會後賽道升溫了

2025.03.11
本文字數:2154,閱讀時長大約4分鐘

導讀在不同的場景中,行業未來會逐漸走向分化。
作者 | 第一財經 喬心怡
一天之內,兩款新的人形機器人問世。
3月11日,智元機器人和越疆機器人都發布了其人形機器人產品。這兩家企業總部分別位於上海和深圳,這一不約而同的舉動顯示,2025年人形機器人產業在快速演進。
2月中旬的民營企業座談會,鼓勵民營企業大展拳腳。一位機器人產業內人士評價說,宇樹機器人創始人參加民營企業座談會以及DeepSeek的大火,共同推動了人形機器人賽道的升溫。

兩家企業“上新”

3月11日,智元機器人釋出了人形機器人靈犀X2。在公佈的影片中,X2展示了自己的行走、跑步、騎平衡車、騎腳踏車等能力。在硬體配置上,X2全身擁有28個自由度,未使用任何並聯結構,搭載了小腦控制器Xyber-Edge、域控制器Xyber-DCU以及智慧電源管理系統Xyber-BMS。
距離上一代X1釋出,已經過去了半年的時間,根據介紹,X2的亮點在於搭載了多模態互動大模型“矽光動語”。該模型賦予機器人毫秒級的互動反應能力,使其能夠透過人類的面部表情和語音語調精準判斷情感狀態,並作出相應的回應。
根據影片中的介紹,靈犀X2的潛在應用目標是實現“吉祥三保”,即保安、保姆、保潔,是一款面向家庭場景開放的人形機器人。
就在前一天,智元釋出了首個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O-1,並提出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 (ViLLA) 架構,該架構由VLM(多模態大模型) + MoE(混合專家)組成。據智元稱,該模型能夠幫助機器人實現利用人類影片學習,完成小樣本快速泛化。
同一時間,越疆機器人釋出了名為Dobot Atom的機器人。Dobot Atom號稱是“靈巧操作+直膝行走”具身智慧人形機器人,能夠實現跨場景、多臺協同勝任複雜操作泛化任務。搭載了28個上肢自由度和端到端的自主推理操作。靈巧操作精度達到±0.05mm,配合自研操作技能模型ROM-1,能夠適配非結構化場景的機器人泛化操作。
相比於X2家庭場景的定位,Dobot Atom則是面向工業場景。據瞭解,Dobot Atom可進入車廠組裝備料環節、咖啡店制飲多臺裝置的流程操作等環節,在裝置位置不固定、產品多規格、操作相似度高,並有短程狹小空間透過、靈活轉身操作需求的工業商業實現連續重複的工作場景。
儘管X2和Dobot Atom在同一天發出,但二者定位截然不同,也似乎向市場釋放出了一個新的訊號:機器人正在豐富自身的產品線,走向市場分化。
“X2的體型較小,從整體展現出來的互動和陪伴能力來看,這是一款面向教育、家庭場景,出售給個人愛好者的產品。”一位北京的機器人企業高管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根據影片內容,他判斷X2的成本並不會太高,“X2需要能夠讓大家拿回家,進行進一步的AI訓練和改造,適配不同的使用者需求”。
在設計上,X2也確實採用了輕量化設計,可模組化拓展,擁有完備的二次開發介面,以及預訓練模型和“採-訓-推”一站式方案,智元表示,使用者可根據需求自由探索,為康養、服務、家庭陪伴等各類場景打造應用,實現“人形機器人人人玩”。
“越疆面向工業場景推出的人形機器人也是基於自身的優勢,利用了從工業操作臂開始積累起來的經驗,著重展示了操作的能力。”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副秘書長袁帥認為,工業機器人切入人形機器人賽道有助於完善企業的產品線。“實際上工業機器人在運動控制方面能夠實現高精度的定位和軌跡控制,在硬體上有很大的技術複利機會。”

開始落地了

高工機器人產業研究所(GGI)測算資料顯示,2024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約10.17億美元,到2030年全球人形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50億美元,2024年至2030年年複合增長率將超過56%,全球人形機器人銷量將從1.19萬臺增長至60.57萬臺;其中,中國市場規模到2030年將達到近380億元,銷量將從0.40萬臺增長至27.12萬臺。
人形機器人發展至今,各家的技術路徑也在走向不同的方向。“和其他剛開始發展的行業不一樣,人形機器人企業一開始的技術路徑就不一樣,大家瞄準的重心也不同。”上述高管告訴記者,面向工業場景的機器人會更強調操作能力和相關的大模型,而面向家庭場景的機器人則更注重互動感和情緒價值,在不同的場景中,未來行業會逐漸走向分化。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中國的機器狗和人形機器人也已經陸續開始在實際場景中落地。
今年3月,根據寶通科技披露,公司和宇樹、雲深處等多家機器人企業進行了交流,就機器人在工業場景的應用展開交流,探討機器人在礦山開採、金屬冶煉、水泥建材、碼頭轉運等場景的落地應用。去年6月,樂聚機器人與江蘇亨通共同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積極探索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中的規模化應用;2024年年底,追覓也宣佈和人形機器人企業魔法原子達成合作,提供了工廠環境和實際工序場景,讓其人形機器人進行實際作業訓練。
微信編輯 | 生產隊的驢(拉磨版)
推薦閱讀

中方最新決定:加徵關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