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十娘|又到大學申請季,回顧一個非牛娃的大學申請經歷

做公眾號裡的《紐約客》
戳藍字一鍵關注渡十娘
轉發也是一種肯定
文字|羅新‍‍
編輯|渡十娘 
大廠到底喜歡什麼樣的人才?請聽矽谷女高管與你面對面暢談
(又是美國大學申請季,隨著申請截止日期的臨近,很多高四學生和家長正在緊鑼密鼓地做著最後的準備。這篇兩年前的文章,詳細記錄了我女兒申請大學的整個過程,也許會給一些朋友帶來啟發。——作者羅新)
一、史上最卷的大學申請季
2022年,是美國大學申請競爭最激烈的一年。這一年,不光是總的申請人數創了歷史紀錄,每一所大學也都收到遠遠超出往年的申請者,導致錄取率大大下降。
2022年的大學申請,簡直是太捲了!這樣的哀嘆,到處可見。
我的女兒璐璐,也是今年的高中畢業大軍中的一員。
(璐璐)
我一直有些猶豫,到底要不要寫這篇文章。因為璐璐不是牛娃,也不爬藤。她的申請結果既沒有超水平發揮,也沒有墮入低谷。
總之,她的申請過程,沒有太多的戲劇性。
一個普通孩子的正常申請過程,會有人看嗎?
後來我想通了。能考上常春藤等名校的學生畢竟是極少數。絕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是牛娃。這些孩子的申請大學經歷,分享出來也有意義。
”別人家的孩子“,可以讓你羨慕,讓你仰望。
但是,普通孩子走的路,會給你啟發,使你產生共鳴。
二、出乎意料的專業選擇
美國的高中一共四年,申請大學是在最後一年的開學不久。所以,真正為了申請大學做準備的時間,其實只有三年。
璐璐她們這一撥孩子,其實挺悲催。因為疫情,這三年中,她們有一年半是在網課中度過的,其中包括極為寶貴的10年級下半年和11年級全年。10年級和11年級的暑假,本來應該是去參觀大學校園和參加夏校的時候,因為疫情,也都落了空。SAT和ACT考試,更是連續被取消了好幾次。
疫情下的日子,看似緩慢,其實也走得飛快,一轉眼,11年級就結束了,到了璐璐開始申請大學的時候了。
這時,璐璐跟我說,她想學藝術。
我有點猝不及防。
我的大女兒Zi就是學了藝術。她畢業於馬里蘭藝術學院的插畫系,一直做freelancer,也就是自由畫家。
(大女兒Zi在書店裡指著她的作品)
我從沒想過家裡會出第二個學藝術的孩子。
我的大女兒從小就喜歡畫畫,到了12歲,就定下來要去藝術學院,就連專業都想好了。從那之後,她從沒動搖過。所以申請大學的時候,她申請的都是藝術學院。
而二女兒璐璐,一直是各門功課比較平均。她小時候想當獸醫,後來想當電視節目主持人。到了初中,她開始喜歡寫作。從七年級開始,她連續三年參加Scholastic藝術和寫作大賽,分別獲得寫作的金鑰匙(七年級)、金鑰匙(八年級)、銀鑰匙(九年級)。她自己也說以後想成為一個作家。
我以為璐璐會選擇與寫作相關的一些文科專業來申請。所以,當她說想學藝術時,真的有些出乎我的意料,因為她從來沒有上過任何繪畫方面的課外輔導班,也沒有請過繪畫輔導老師,更沒有針對藝術做過任何升學規劃。
我只知道她從十年級開始就上AP藝術課,並且在11年級的時候,在Scholastic藝術和寫作大賽上,獲得兩枚繪畫方面的金鑰匙,其中一幅作品,還獲得全國銀獎。
(璐璐參加學校的畫展,牆上都是她的作品)
我一直覺得,這最多就是她的興趣而已。當她提出要選擇藝術專業時,我是挺不情願的。
學藝術是一條非常艱苦的路,我已經有一個女兒走上這條路,我不希望璐璐也走這一條。
璐璐的姐姐雖然也是自學繪畫,但是她畢竟從小就開始畫,付出了許多精力和心血。而璐璐,我都不覺得她在畫畫上傾注過太多的心思。
我委婉地勸說過璐璐,希望她考慮申請別的專業。但是,做父母的,永遠擰不過孩子。璐璐執意要學藝術,甚至認為我們把她和她姐姐對比,是不公平的。
算了,既然我一直做羊媽中的羊媽,就由她去吧。
11年級之後的暑假,璐璐申請到去Montlair藝術博物館的暑期工作,在暑期的藝術夏令營做助教。她帶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到五年級都有,每天帶著孩子們畫畫和做手工。
暑假過後,璐璐升入了12年級。每一年,各個藝術院校都會舉辦National Portfolio Day,就是讓學生帶著自己的作品集給學校的老師看,讓老師提出意見。這個活動在幾個大城市輪流舉行。2021年10月份的一天,我和璐璐去紐約參加National Portfolio Day。
那天,這個活動有幾十家藝術學院參加,家長們的角色就是替孩子們排隊,孩子們一個學校一個學校地跟老師談話。

Tufts是我們最後一個學校,不用再排隊的我,就跟著璐璐一起聽了招生老師的評語。當璐璐開啟電腦,給招生老師看她的作品集的時候,我吃了一驚。從我這個外行的眼光來看,她的作品集是挺不錯的。
從這一刻開始,我才覺得這些年她在藝術上還是下了些功夫的。比如一直選修學校裡的藝術課;比如10年級和11年級的兩個暑假,她組織一些同學做了兩本藝術小冊子(Zine Book);比如她是學校裡藝術俱樂部的負責人之一;比如她參與了不少學校裡的藝術活動。
所以,就讀於本鎮公立高中的她,雖然不是從小就學畫畫,雖然沒有接受過任何課外繪畫指導,雖然直到最後一年才定下來想學藝術,但是,她申請藝術專業,還是有一定基礎的,我也對她有了一定的信心。
三、選校了
從那時開始,我和她一起篩選應該申請哪些大學。
申請大學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是公立還是私立?是大城市還是小城市?是西岸還是東岸?學校的氛圍是否適合自己?
然後,還要根據學生自己的學習成績和綜合素質,來選定“適合”的大學。
璐璐挺挑剔的。她不去西岸,不去南部,不去中部,不去小城市。所以,我們尋找的學校,就集中在美東地區,距離家裡開車5個小時之內的地方。
她也不想學傳統的純藝術,比如油畫、插畫、雕塑之類,她的興趣是偏設計,特別是商業設計。
璐璐在學校裡是一個不錯的學生,但是不拔尖。她的沒加權的GPA是3.8,加權過之後是4.15。11年級的時候,她考了三門AP,包括English Language & Composition(4分),United States History 美國曆史(4分)Studio Art-2D Design(5分)。
12年級的時候,她修了4門AP:English Literature,Art History,Psychology, Studio Art- Drawing。
11年級的下半年,璐璐考了兩次ACT,得分都是32,拼分33,其中英文是36。
根據她的學習成績,標準化考試成績,以及她的要求和志向,我們一起選擇了11所大學。
保底學校4所:Emerson, RIT,Pratt,Parsons。
目標學校4所:Northeastern,Tufts,Hamilton,NYU
爭取(Reach)學校3所:CMU,Wellsley,RISD。
這11所學校,包含了純藝術學院,綜合性大學,以及文理學院。都是在美東地區。
到了3月底,錄取結果都出來了。
4所保底學校都錄取了,而且都有獎學金。
4所目標學校,兩個錄取( Northeastern,Tufts),一個Waitlist (Hamilton) ,一個拒了(NYU)。
3所Reach學校,全部直接拒了。
這說明,我們當時的學校選擇基本是合理的。錄取的結果中規中矩,沒有翻船,但是也沒有意外驚喜。
四、幾點經驗和教訓
1、要對申請的學校表示出足夠的興趣。
對於藝術生來說,參加National Portfolio Day挺重要的。我的大女兒從十年級開始就參加這個活動。這幾年因為疫情,各個學校也開放了網上review的機會。
璐璐參加了Pratt,Parsons,Tufts,RISD的review。前三個是去了紐約的National Portfolio Day現場,RISD是網上進行的。Tufts的review除了去紐約現場,也在網上進行了一次。
璐璐還去參觀了Pratt、Northeastern、RISD的校園。
(參觀東北大學校園)
(參觀Pratt校園)
Emerson的招生官曾來璐璐的學校訪談,璐璐去參加了,還拿到了他給學生們的免申請費的優惠券。
上面這幾所學校,除了RISD,都錄取了她。
2、最好申請Early Desicion。
Early Desicion是最明顯的表明自己對這個學校喜愛的方式,錄取率也比常規錄取略高一些。璐璐因為沒有一所她心目中的“夢校”,不想早早把自己綁到一個學校上,所以,ED1和ED2都沒有申請。這其實是失去了一些錄取的機會,當然,她也沒有後悔。
3、關於補習和升學指導。
璐璐沒有參加過任何補習班,也沒有請過私人老師。ACT就是靠自己在網上找了一些題來做,沒有花很多精力,所以自然成績也談不上特別突出。ACT 32分(拼分33分),對於CMU, NYU,Wellsley,Northeastern,Tufts這樣的學校來說,是不太夠的。但是,對於藝術生來講,又算不錯。今年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Test Optional,就是學生可以自己選擇是否提交標準化考試的成績。璐璐把她的ACT成績提交給了所有的學校。我不太清楚她的這個決定是否對最後的錄取結果產生了任何影響。
璐璐也沒有請升學指導。不過,我的幾位好友辦了一個升學機構“四葉草”。她們的孩子都上了名校,也指導過不少孩子的升學之路。她們和璐璐就升學的步驟指導了幾次,也給出不少有益的建議。
我曾經提議讓璐璐去找一位藝術老師,專門幫助她完善作品集,被璐璐拒絕了。她的作品集全是自己做的。因為她對藝術是真的喜歡,而且有了幾年的積累,所以作品集,以及與藝術相關的各種活動,她都順利完成了。
課外輔導、考試強化、升學指導,這些毋庸置疑都會對孩子的大學申請有積極的影響。可以根據孩子的意願、時間和家庭的財力來進行安排。自力更生也是很多孩子的選擇。
五、最後的抉擇
5月1日,不光是國際勞動節,也是美國各個大學的申請截止日。這一天,就要給選定的大學繳納定金了。
璐璐一共被六所學校錄取,Emerson, RIT,Pratt,ParsonsNortheastern,Tufts,都是私立大學。從費用來說,各個學校給出了幾乎差不多的獎學金和助學金,RIT要便宜一些,其他學校在費用上的差距每年不超過5000美元,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既然大家給的錢都差不多,那麼,選擇學校的唯一標準,就看是否和璐璐“match”。
我們先拿掉兩個保底學校Emerson, RIT。剩下的四個學校裡,兩個是純藝術學校,在紐約;兩個是綜合大學,在波士頓。
璐璐仔細考慮之後說:“我無法想象自己在今後的四年裡,周圍全是藝術生,大家學的、做的、談的,都是一樣的事。”
璐璐的姐姐也說:“我最後悔的一件事,就是當初選擇就讀純藝術學院。如果我在綜合大學裡度過四年,我就可以探索許多學習的領域,接觸到各種各樣的人,可以開拓我的視野。這些對我的藝術之路是很有好處的。”
姐姐是過來人,她的建議當然要聽。
就這樣,兩所紐約的純藝術學院,就出局了。
最後的兩所學校,是同在波士頓的東北大學和塔夫茨大學。這個決定有些艱難。
東北大學的綜合排名低一些,費用也比塔夫茨大學略高,但是它的實習專案(Co-op)這幾年做的風生水起,全美第一。這個大學與3000多家公司合作,所有的學生都要做六個月以上的帶薪實習。這六個月不交學費,但是可以拿學分,而且相當多的學生透過實習,找到了畢業後的就業單位。
它的藝術學院,設定的專業也是比較實用,比較對璐璐的胃口。
塔夫茨大學屬於老牌小眾精英學校,小班教學,注重多學科交融,注重學生的自由發展,學生大多以兩個學位以上畢業。
它的藝術學院,不設專業,讓學生自己按照興趣來自行“設計”發展方向。
這個藝術學院是依託于波士頓美術館建立的,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2016年才併入塔夫茨大學。所以它的傳統藝術方面要強一些,設計和新媒體方面略弱。
4月22日,我和璐璐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參加了塔夫茨大學的“錄取學生日”。
塔夫茨大學的主校園在郊區一個山坡上,風景優美。
它的藝術學院就在波士頓美術館旁邊,位於市中心,與東北大學、麻省藝術學院、
伯克利音樂學院等相鄰。
參觀完學校,我們依然難以抉擇。兩個學校各有千秋。選擇學校是人生中的重大抉擇之一,據說有的孩子是到了5月1日的截止時間之前,一邊哭一邊抓鬮。
第二天是週六,我們又在塔夫茨和東北大學各轉了一圈。
塔夫茨大學典雅寧靜。
東北大學活力十足。
在回程的路上,璐璐終於做了決定,選擇塔夫茨大學。因為塔夫茨大學的藝術學院,與其他六家波士頓地區的藝術學院組成聯盟,互相之間可以選課。所以璐璐可以在隔壁的麻省藝術學院那裡選到她喜歡的課程。另外塔夫茨的藝術學院與全國60家美術館有合作關係,包括旁邊的波士頓美術館和Isabelle Steward Garden Museum。這些美術館對塔夫茨大學藝術學院的學生免費,而且給他們提供很多實習機會。
還有一點就是璐璐想修第二學位,專業是英文或者電影。塔夫茨大學以前是文理學院,在語言和寫作等文科上很強。
就這樣,璐璐即將成為塔夫茨大學的一名新生,她的大學申請之路圓滿完成。
(璐璐在塔夫茨藝術學院)
大學的申請過程,是孩子和家長共同摸索和探索的過程。這個過程,雖然辛苦,並充滿不確定性,但是,孩子們卻透過思考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透過選擇專業和學校,透過一次次的文書寫作,不斷地挖掘自己的內心世界,確定自己的人生之路。
這個過程沒有成敗,每一步都是生命中的寶貴時光。
進入了大學,是人生的新起點,今後要如何走下去,還有許多挑戰。
祝福所有的畢業生們。

做最好的公號  做更好的自己
電影節專題
昨日更新:
   熱文連結:
    2024熱文排行榜:
移民主題:
十夜譚主題:
美國大選主題:
其他:
讀完請點"在看"讓更多人看到
圖片 I 網路
整理 I 編輯 I 渡十娘
清單內容來自 I湖衣
版權歸原作者 I 如有侵權 I 請聯絡刪除
生活中
總有些東西值得分享
·十·娘
DES
IGN
發現 I 家庭 I 樂趣
想每天與渡十孃親密接觸嗎?
喜歡?粉她!
有話想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