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閨蜜家睡了三晚後,我離婚了!

本文作者:劉小念
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

誰能想到,我和陳銘三年的婚姻就這樣走進了死衚衕。
只因幾件洗完忘曬的衣服,我們再一次吵到生無可戀。
我讓他滾。
他說外面太冷,這是他家,他不走。
我說,那我走行吧,他說你隨便。
哪怕我故意磨磨蹭蹭地收拾衣物,想等一個求和的臺階,他都沒有一句挽留。
從家裡出來後,我去酒店開了間房。
然後給閨蜜林璐發了位置,並微信她:帶幾瓶酒過來就行。
當林璐趕到酒店,得知我和老公吵架了,當即就拉我跟她回家。
“住什麼酒店啊,走,去我家,咱們以前可是說好的,我家永遠給你留一間房。”
說完,她就給老公孫鵬打電話,讓他收拾房間。
我和林璐在大學同系同寢,畢業後一起留在這座城市打拼,嫁人前幾乎形影不離。
當初她先買的婚房,新房拿鑰匙時,跟我說了這句話。
到林璐家時,孫鵬已經收拾好了客房。
而且,還默契地把林璐的枕頭也拿了過來。
我尷尬地說:“不好意思,打擾了。”
他衝我笑笑,然後拍拍林璐肩膀:“要是睡不習慣,隨時回來。”
“拜託,我睡她的時候還沒有你好吧。”我半開玩笑地懟道。
要知道,大學期間,我和林璐三天兩頭擠在一起追劇,困了就睡在一張床上。
那時候的我們心無掛礙,給點地方就能一覺到天亮。
哪像現在,有了枕邊人,人生卻多出那麼多煩惱?
想想,真是一聲嘆息。
第二天早上,我們起床時,孫鵬已經做好了早餐。
他正在跑步機上跑步,據說每天5公里,雷打不動。
林璐也過去,假模假式地陪跑。
還問:“你現在到哪兒了?”
孫鵬煞有介事地回答:“韻湖公園,還剩1公里。”
然後,林璐就往洗手間跑:“哦,我比你快,已經到家了。”
看著他倆“過家家”,以前我會覺得幼稚,可現在,卻無比羨慕。
婚姻不就是這樣嗎?那些浪漫的,甜蜜的,幸福的日常,不正是我們渴望的嗎?
同樣的年紀,孫鵬依然保持著從前的清瘦。
可陳銘呢?只會吹噓自己曾是校足球隊的前鋒。
對於我去健身房,他也是冷嘲熱諷:“你不是去健身,你是去撩健身教練吧……”
我們才結婚三年啊,怎麼把日子過的如此老氣橫秋?
吃完早餐,孫鵬送我們上班。
本來應該先送林璐,然後再順路送我,但他還是繞道先送我。
林璐說,你這不是兜圈子嘛。
孫鵬的話令我哭笑不得:“你下車了,我和王娜沒得聊,這樣繞點路,咱倆還可以多呆一會。”
“孫鵬,你能不能顧及一下別人的感受?”我打趣道。
他直言不諱:“本來嘛,你跟璐璐是閨蜜,又不是跟我,璐璐下車了,咱倆就得沒話找話,多尷尬。”
我無語凝噎,但不可否認,孫鵬這樣的老公,作為女人,我都得給他打滿分。
在林璐家小住了兩天,我開始反思自己的婚姻。
我和陳銘,到底誰錯了?
陳銘和孫鵬是兩種不同的男人。
陳銘能說會道,跟誰都自來熟,就是跟我沒話說。
而孫鵬呢,平時沉默寡言,只有在林璐面前,才是話癆。
就說晚上下班,林璐一上車,孫鵬便屁巔屁巔地拿出平底鞋,讓她換上。
不管林璐提到哪個同事,孫鵬都認識,都能接上茬。
哪像我和陳銘,我一提單位的事,他就說:“別把工作帶回家。”
而他偶爾要講工作,我也就不由分說地回敬:“你不是說,在家就不提單位的事嗎?”
想到這裡,我突然頓悟,好的婚姻,一定是無話不談,而不是互懟,懟到無話可說。
那天回到家,孫鵬洗完手就開始做飯。
我和林璐要給他打下手,被他趕了出來。
於是,我們坐在沙發上聊天,吃著他為我們洗的水果、準備的零食。
從前,我和林璐可以通宵達旦的聊個沒完。
可現在,她一會扒一把瓜子仁給孫鵬送去,一會又叉塊水果跑進廚房……
如果不是瞭解她從前的樣子,我很難相信:以冷豔著稱的林璐,如今淪落成現在這副‘奴顏婢骨的諂媚樣’。”
而更辣眼睛的,還在後面。
晚飯後,林璐發現廚房的玻璃拉門有點髒。
於是,他們夫妻倆一個門裡,一個門外擦玻璃。
擦著擦著,孫鵬突然把門拉開一道縫,對林璐說:“老婆,好久不見啊。”
林璐默契地配合:“是啊,想死你啦。”
我……
如果我跟陳銘玩這一招,他一定會說:“你神經病啊。”
想到這裡,我心下黯然。
同樣是自由戀愛,當初的陳銘有多殷勤,如今就有多懈怠,而我,也沒好到哪裡去。
到了晚上,孫鵬跟他媽視訊通話。
好像他媽說收到了什麼東西,孫鵬就問:“璐璐,你給我媽買泡腳桶了?”
林璐說:“是啊,收到了?咱媽喜歡嗎?”
於是,孫鵬把電話遞給林璐。
只聽林璐左一句媽,右一句媽地叫著。
“嗯,特別便宜,沒花幾個錢。”
“孫鵬表現可好了,家裡活都搶著幹,我搶不過他,您放心吧。”
“給你們買什麼東西,你們就舒舒服服地用,能夠給你們花錢,我們開心著呢。”
……
這是林璐跟婆婆的對話。
我悄悄錄下來,發到了大學寢室群裡。
當初寢室一共六個人,林璐排行老大。
有人說,不會吧,老大結婚後,咋變了個人,這麼矯情。
還有人說,媽呀,老大這是喝酒了吧,她從前可是毒舌啊,現在嘴甜成這樣啦?
寢室的老么說得最接近真相:老大現在頭髮絲裡都透著幸福小女人的範,一看就是心甜嘴才甜。
夜裡,我滿腹心事,忍不住問林璐:“你覺不覺得自己變了?”
林璐回答:“好像是的,自從父母離婚,我就沒怎麼開心過,現在突然變得愛笑了。”
林璐說,這一切都是孫鵬帶給她的改變。
“談戀愛那會,我們坐地鐵出去玩,出站時,我說應該走A出口,孫鵬認為應該走B出口,他本來要去問工作人員,但走到一半,卻轉身回來,牽著我走了A出口。”
“儘管B出口是對的,可孫鵬說,既然走哪個口都能到,那你的決定就是對的。”
“結婚三年,他刷了三年的碗,哪怕有時應酬,也會交代我,把碗放水槽裡,等他回去洗,不許搶他的活。”
“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天,他永遠提前下樓,把車裡的空調開啟,讓我上車時,不會冷,也不會熱……”
“爸媽離婚後,我傷心鬱悶這麼多年,可自從有了他,我覺得四肢、心胸好像都打開了,從身體到表情,都不僵硬了……”
“娜娜,你信嗎?我現在已經不記得,最後一次發脾氣是什麼時候了?孫鵬用他的成熟體貼改變了我,所以啊,你和陳銘生真應該好好聊聊。”

聽著林璐的回憶,我有些淚目。
儘管房間裡沒有開燈,可是,我能感覺到她的那份,有幸被愛,無畏山海。
我突然好後悔,如果能早一點圍觀她的婚姻,可能我和陳銘也會耳濡目染後,有所成長吧。
如果婚姻也有學歷的話,那麼,林璐與孫鵬已經是碩博連讀,而我和陳銘,卻還處於學前班水平。
就像我們這次吵架,只是因為洗衣服的小事。
我上班前洗的衣服,下班後忘記拿出來晾曬,結果,陳銘第二天找不到襯衣,就開始抱怨。
我著急上班,沒跟他一般見識,晚上回到家,終於在洗衣機裡找到那件衣服。
面對陳銘刻薄的指責,我們開始新賬老賬一起翻出來吵,吵到彼時同時喊出了離婚。
好的婚姻,令彼此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壞的婚姻,激發出彼此的劣根性。
在林璐的婚姻裡,我看到一個女人成熟而美好的蛻變。
而我的婚姻,只有一地雞毛。
能夠列舉的,好像全是微不足道的小事,飯誰做,碗誰刷,你為什麼不能放下手機,陪我說說話……
更令我難以啟齒的是,每次夫妻生活,我的不情願,感覺就像被強暴了一樣。
性不再是彼此的歡娛,而是冷暴力的工具。
想來,愛是累積,不愛也是。
我下決心要跟陳銘好好聊聊,並約他在當年初次約會的咖啡館見面。
結果,一見面,他就開始抱怨:“有什麼事不能回家談?非得跑這麼遠。”
“你確定第一次約會是在這裡嗎?我怎麼不記得了。”
我好不容易積攢的和風細雨和拯救我們婚姻的願望,霎那間煙消雲消。
我突然覺得,我們的婚姻其實已經是孤掌難鳴。
它積重難返,怨氣與戾氣深重。
“服務員,過來一下。”陳銘粗聲大氣。
很明顯,他在轉移怒氣。
“幫我來兩袋糖、一盒奶精。”
“先生,糖和奶精都在吧檯,可以自助去取,用多少,拿多少。”
服務員的話本沒毛病,但誰讓陳銘生心裡有氣呢!
“你有跟我說話的功夫,就不能幫我拿一下嗎?你們家服務也太差了吧。”
“陳銘,咱倆離婚吧。”
我不想再看他鬧下去,像個孩子一樣,自己摔了一跤,卻一定要想辦法,把別的小朋友玩具弄壞才平衡。
當我平靜地說完這句話,陳銘暴跳如雷:“離婚是我先提的,別整得像你甩了我一樣。”
我取出包裡的鏡子,對著他。
“陳銘,看看你現在的樣子,是不是很醜?”
陳銘又想發作,我沒給他機會:“從前的你,就算服務員把水灑到你身上,你也會安慰別人,說這麼好的水,灑我身上可惜了,你的幽默,你的教養,你好看的皮囊如今都沒了。”
“你好看,你有教養,我配不上你,是不是這個意思?離就離,誰怕誰,地球少了誰都照轉,別以為自己多了不起。”陳銘把咖啡勺摔在桌子上。
多麼熟悉的吵架前奏。
但今天,我不是來跟他吵架的。
“我現在的樣子,也很難看。”我說出這句話時,陳銘有點吃驚,換來片刻安靜。
“上個月,我被投訴了,一個來補交社保的大爺,找我們主任,說我態度不好。”
結果,一個要好同事推心置腹勸我:“王娜,從前的你愛說愛笑,是單位的開心果,但這幾年,你眼角眉梢都是怨氣,恕我直言,你都沒有原來好看了,青春年少,好看靠膠原蛋白,但年紀越大,就越明白,臉上的氣質要由好心態去支撐。”
“陳銘,那天和同事聊完,我去照了下鏡子,我看到自己牽強的嘴角,習慣性深鎖的眉頭,整個人籠罩在一片冷宮氣質中,我很難過,因為鏡子是不會撒謊的。”
“可很久很久以前,我是一個那樣愛笑的女孩,而你是一個多麼幽默的男生。”
“戀愛兩年,結婚三年,咱倆都沒有變成最好的我們,這隻說明一件事,我們沒有在這場婚姻裡獲得營養,真的很抱歉!”
說出“真的很抱歉”後,我內心突然一陣輕鬆。
對不起。
你做得不好。
而我也一樣。
我們共同成就了一段糟糕的關係,辜負了一段開始得很美麗的感情。

協議離婚的時候,陳銘沒有糾纏,也沒有挽留。
顯然,他對這樁婚姻的失望,並不亞於我。
唯一慶幸的是,最後的分手,還稱得上好聚好散。
三年裡,我們大多數時間都在爭對錯。
但閨蜜的婚姻讓我明白,愛與婚姻不是講道理,也不是東風壓倒西風,更不是超強糾錯。
而是兩個成年人之間,彼此滋養,共同灌溉,像拼圖一樣,修補對方殘缺的部分。
我和陳銘,回不去了。
所幸在這場婚姻裡,我們還沒有孩子。
那麼,就這樣吧。
各自過往不戀,只願未來可期。
-經授權轉載-
今日薦讀
作者簡介
劉小念,一個寫故事的手藝人,也是一個二胎媽媽,專寫婚姻內外那些事兒,著有作品《二胎時代》《煮婦煉愛記》《創業情侶》等,開設公眾號:寫故事的劉小念(ID:xgsdlxn),回覆“目錄”,可閱讀所有故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