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幫說
很多華人新手媽媽吐槽,當年逞強要自己帶娃,如今把日子過成了動作大片……
每天在正常和神經之間來回遊走,從衣食住行到休閒娛樂,完全進入了一個不一樣的生活狀態……在國外,外國媽媽獨自帶娃並不新鮮,常常是一位全職媽媽在家帶一堆孩子。
同樣是單挑帶娃,為什麼華人媽媽比外國媽媽更辛苦?
文章來源:流浪的月月(ID:liulangdeyueyue)
作者:凝月Cynthia
移民幫獲權轉載
自打獨自將倆兄弟從國內帶到國外,歷經十幾個小時飛機,再安頓吃住教育一系列人間俗事累趴下後,就被圈子裡的人各種表揚讚美加鼓勵。

機場裡幫推行李的兄弟倆
忍不住要飄飄然嗎?一點都不!因為早些年出去幾次,幾乎每次都會碰到比我更牛的媽。
有一次去南美,在美國達拉斯轉機,過安檢的時候,碰到一美國媽媽,"一拖四"正在排隊過安檢。推車裡推了一個,懷裡抱了一個,身後跟著倆哥,約摸著都是七八歲左右。兩個哥哥一路幫著拎行李包,安排過安檢,媽媽忙不過來時,還要幫著照顧下推車裡的妹妹。
當時就感概啊,太牛了,敢"一拖四",又大包小包跑出門!

後來,在美國待了段時間,也時不時帶著倆娃跑出去小遊,路上碰到媽媽們拖幾個娃出門是常有的事了。
上次去華盛頓,在國會邊的公園路上,遠看前面一個媽媽,推車裡推著baby出來散步,後面跟著四歲左右的小女孩慢慢磨蹭。等我們走到前面並行時,發現人肚子裡還有一個!邊上同遊的朋友驚訝:真是超人媽媽。
點選圖片進入“智慧移民”,15秒幫您解決各類問題,讓身份規劃變得更輕鬆
忍不住對比了下我們國內媽媽們,經常聽到的對話是:什麼時候生二胎呀?還生啊,一個都忙不過來?想都不敢想了。
是啊,我也不敢想。雖說在國內時,兩個娃都應付著帶大了,但那幾年的生活狀態堅決不敢再"重蹈覆轍"了。兩個都勉強,三個四個,絕對讓人腿發抖心發慌,天天雞飛狗跳如打仗。
可是可是可是,美帝的娃就好帶嗎?為嘛那麼多牛媽敢這樣去生,帶起來也毫不含糊。
觀察反思跟人聊,細分因素有很多,網上也有很多帖子討論很多細節,但概括起來其實就兩點:除了外國媽媽心態比較放鬆之外,還與她們對孩子的付出形式、育兒觀念及大環境不同有關。

一
娃媽獨立+娃爸給力+ 娃帶娃
美國人幾乎不認為帶孩子養孩子是一種負擔
無論是對於家庭還是對於一個女人本身,很少有人會認為養孩子是件多痛苦的事情。每個孩子的到來都是因為父母的滿心期待,想多生孩子的家庭也是因為發自內心喜愛孩子。也有很大一部分不喜歡孩子的群體,會在一開始就選擇丁克。生不生,完全出於內心,不會被外在因素綁架。
這種觀念下,也造成美國女人沒有"苦情"文化。
美國的女人是非常獨立的,她們認為生孩子是自己的選擇,自己的意願。跟對方甚至對方家庭沒太大關係。既然自己願意,就不存在"我為你們家生了多少個孩子"、"我含辛茹苦把孩子撫養成人"之類這樣的話。她們更多的是跟另一半溝通好責任、義務和分工,剩下的就是享受帶孩子愛孩子的這個過程了。

圖片來自網路
我們這一代新手父母大多是獨生子女,受父母保護干涉較多。
加上整個社會的共識就是應該老人或保姆帶孩子,所以年輕父母半推半就地就把帶娃的責任推給了自己的父母。
美國人人結婚後父母絕對不會搬來和子女常住,更別說長期幫著帶孩子,年輕父母主動加被動地就會承擔起獨自帶孩子的責任。

美國女人本來就比較能獨當一面,我要特別提及的是,在美國娃爸會主動幫助媽媽做很多照顧孩子的工作,比如給孩子餵奶瓶,夫妻二人出門都是娃爸背娃。
除了娃爸娃媽給力之外,美國媽媽能“一拖三拖四”的另一制勝法寶是讓“娃帶娃”,在文章開頭我就講過在美國達拉斯機場看見美國媽媽帶四娃出行的例子,這裡面除了媽媽厲害之外,兩個年齡大點的哥哥也是非常給力,幫著媽媽照顧妹妹,娃帶外在美國非常普遍,不僅替爸媽緩解了帶娃焦慮,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也會變得非常融洽。
二
觀念不同,也會造成育兒方式的差異特別大
美國媽媽在帶娃方面的粗獷是出了名的,日常的各種"放開玩,髒了摔了都不怕",跟我們中國人比起來,具體事務上確實省心很多。但最省心的,還不僅僅是"放開玩"。
以我帶倆娃的過程對比,也算對他們兄弟倆放得開。一歲多讓他們自己吃飯,米飯撒得滿天飛,最後要花多一倍的時間清理地上桌上飯粒菜梗,也忍住不餵飯;能自己爬的時候到處爬,滿身土之後回家脫光光丟浴桶就行。但那幾年帶娃的過程還是覺得時間安排不過來,後來到美國後發現,我們花在做飯上的時間太多了!
我們的中式餐飲確實夠複雜的,洗切炒煎燉,樣樣費時間。媽媽們,光炒菜做飯就得耗很大一部分精力,甚至這一塊還得一個專職人員來做。
在美國,超市裡的嬰兒輔食現成,來不及自己做,就隨手備來吃(當然,他們也敢從超市給嬰兒買輔食來吃)。大人的食物很多時候也很簡單,披薩、漢堡、半成品炒飯,或者已經洗好切好直接回家可以炒的蔬菜。在餐飲上解放出來的時間,從容應對幾個娃確實容易很多了啊。
我現在也學會"偷懶"了。三明治、披薩、酸奶常備著,著急了一塊披薩、一杯蔬菜湯就能解決午餐了。
三
大環境的保護機制
上次跟一個國內的朋友聊起來帶娃出門,她說她絕對沒勇氣同時帶兩個去任何車站。甚至出門在外,都不能叫孩子的全名,只叫乳名。因為怕不法分子聽到。
這是個很心塞又很無奈的部分。在國內的話,說實話我也沒勇氣同時把兩個小的帶出門,即使短時間短途,也要緊緊攥著兩個娃的手。就這樣還經常出些問題,試想如果三個四個,會成什麼樣?
所以,這點上,我們沒辦法。只能希望一些職能部門加強這塊的管理,增強對孩子和女性的保護了。
每個雌性生物都是天生自帶母性和愛的,如果能多些心安踏實,何愁沒人會願意生孩子?媽媽們心安下來,多些時間學習育兒,何愁帶不好孩子?
綜上,有幾個方面導致中國家庭帶娃效率那麼弱雞:
1.育兒觀念有待改善,娃爸娃媽戰鬥力太渣:國內獨生子女一代,從小到現在都嬌慣,導致做家務的能力非常差,效率比較低。所以帶著腦子做家務也很重要(也包括換一批更高效的家電!),同時在育兒觀念及分工上不明確,中國娃爸不願意過多參與到育兒中來,導致媽媽累的半死。
2.大環境差:整個社會支援度不夠,一旦帶小孩出門,各種不便,基本上要兩人陪同才行。歐美很多公共設施都考慮到了嬰兒的需要,比如廁所,比如有自動販賣的尿不溼應急,比如有各種無障礙設施,方便嬰兒車,很baby-friendly。
改變這兩點,帶娃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幸福感也會猛增哦!
如需諮詢各國移民專案、申請條件、移民優勢、辦理週期等問題,請在公眾號內回覆“姓名+諮詢事項+電話”,工作人員將在24小時之內與您聯絡。(PS需要諮詢的朋友請務必留下你個人聯絡方式,不然工作人員無法及時聯絡到您哦)


點選左下角【閱讀原文】,檢視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