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的AI人才爭奪戰再次升級!目標:華人科學家!

矽谷的AI人才爭奪戰再次升級!
7月1日,Meta創始人兼CEO馬克·扎克伯格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正式宣佈成立"超級智慧實驗室",目標直指通用人工智慧(AGI)。
而更引人注目的是,這支新團隊的核心成員中,竟有多達11位頂尖AI科學家是從OpenAI、谷歌、Anthropic等公司挖來的——其中7位是華人,且7人來自OpenAI!
OpenAI被"偷家",Meta挖走核心團隊
此前,OpenAI首席研究官Mark Chen曾半開玩笑地表示公司被"偷家",如今看來,這一說法毫不誇張。Meta此次挖角的華人AI研究員,幾乎都是OpenAI關鍵專案的負責人,包括:
· 畢樹超(Shuchao Bi):
GPT-4o語音模式締造者,OpenAI多模態訓練負責人,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
· Huiwen Chang:
GPT-4o影像生成核心開發者,Google Research影像生成架構發明者,本科清華
· 趙晟佳(Shengjia Zhao):
ChatGPT/GPT-4核心開發者,OpenAI合成數據負責人,本科清華
· 餘家輝(Jiahui Yu):
OpenAI多模態研究負責人,本科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此外,這支團隊還包括Scale AI前CEO亞歷山大·王(Alexandr Wang)和GitHub前CEO納特·弗裡德曼(Nat Friedman),後者甚至曾與OpenAI聯合創始人Ilya Sutskever共同創辦AI公司。
面對Meta的"挖角攻勢",OpenAI近期採取了漲薪、增加休假、高層談話等方式試圖留住員工,但效果似乎有限。這場人才爭奪戰,正在重塑矽谷AI行業的格局。
華人AI科學家為何如此搶手?
觀察這些被Meta挖走的華人科學家,可以發現幾個共同點:
1、本科均在國內頂尖高校(清華、北大、浙大、中科大等)
2、在OpenAI/谷歌擔任關鍵職位,主導GPT-4o、ChatGPT等核心專案
3、研究領域覆蓋多模態、語音、影像生成等AI前沿方向
他們的成長路徑也頗具代表性:國內頂尖本科 → 海外名校博士 → 矽谷科技巨頭核心崗位,如今成為Meta、OpenAI等公司爭奪的物件。
AI人才爭奪戰,誰會是贏家?
Meta此次大規模挖角,無疑會加速其AI研發程序,但也可能引發OpenAI的進一步反擊。隨著AI技術競爭白熱化,頂尖人才的身價將繼續飆升,而擁有技術實力的華人科學家,正成為這場爭奪戰中的關鍵角色。
如果您是科技、工程、商業等領域的頂尖人才,EB-1A傑出人才綠卡或許能幫你更快進入矽谷賽道
WAILIANGROUP
EB-1A的獨特優勢
WL
· 無需僱主擔保:可自主申請,不受工作offer限制
· 審批速度快:最快15天出審批結果,1年左右可獲批
· 全家移民:配偶和21歲以下子女可隨行獲得綠卡· 高透過率:AI/科技領域申請人獲批率較高· 自由工作:獲批後可自由更換僱主或創業
科技人才特別提示:
· AI研究員、工程師、資料科學家等職業特別適合
· 論文引用量、專利、核心專案參與經歷都是有力證據
· 即使沒有國際大獎,透過"原創貢獻+媒體報道+評審經歷"等組合也能符合要求
您的背景符合EB-1A哪幾條標準?歡迎聯絡外聯移民顧問或下方留諮評估!

☟☟點選閱讀原文,獲取更多出國移民資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