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宣佈再裁員9000人,下達AI強制令!大淘汰已啟動!​

抓住風口
本期要點:給自己下個“AI強制令”,應對未來挑戰!

你好,我是王煜全,這裡是王煜全要聞評論。
7月3日,距離上次大規模裁員僅兩個月,微軟就又啟動了今年第二輪裁員,計劃裁減約9000名員工,約佔全球員工總數的4%,將使得2025年微軟裁員人數超過1.7萬人。

微軟表示,這次裁員是公司整體戰略調整的一部分,而不是針對某一疲軟業務線的修補。裁員範圍覆蓋銷售、客戶服務、工程師乃至中層管理等多個部門和層級,遍及全球多個地區。與此同時,微軟宣佈將在2025財年投入800億美元用於擴充套件AI資料中心和雲基礎設施。
而且,據知情人透露,就在宣佈裁員的前幾天,微軟還發送了一封內部郵件,表明AI是微軟工作方式的基礎組成部分,使用AI不再是可選項,而是每個職位、每個層級工作的核心。
因此,AI的使用情況將納入微軟績效評估體系,以加速全員AI轉型。
類似的,前段時間,亞馬遜的CEO也表示將利用AI和智慧體(AI Agent)來減少部分常規崗位,比如運營、資料分析、安全審計等等。
著名的線上語言學習平臺Duolingo也宣佈了“AI優先”模式,員工的績效評估將參考其AI的使用情況。其高管說到,AI不會直接取代員工,但會顯著提升工作效率,越早學會善用AI,未來就越有利。
可以看出,無論用什麼美好的語言來修飾,AI變革都不是一次溫和的技術改良,而是一場不適應就淘汰的殘酷競爭。我們認為,個人的職業發展不再取決於過去的經驗和技能,每個人都要像微軟一樣對自己下達“AI強制令”,把與AI協作內化為一種本能。

積習難改
首先,俗話說,“積習難改”。
在已經裁員幾萬人的情況下,還要透過自上而下的命令推動員工使用AI,微軟的“AI強制令”會讓感到人意外,但其實也很好理解。因為,個人習慣真的是AI轉型的最大阻力,連微軟這個本輪AIGC浪潮的推動者,都不得不對員工提出“強制要求”。
畢竟,微軟是一家擁有二十多萬員工的跨國企業,也有大公司病,很多崗位並不是新設立的,要改變已有的工作流程並不容易。在沒有Copilot等AI工具之前,一個經驗豐富的工程師已經擁有自己熟悉的快捷鍵、程式碼庫和除錯流程,一時間很難改變。
而且,引入全新的AI工具,還要花時間去學習,並在工作中不斷摸索,初期對工作效率也會有不小影響。
事實上,相信很多程式設計師、諮詢師等專業人士,剛接觸AI的時候,對它輸出的結果都會不太滿意。也許丟下一句“就這!”然後棄之如敝履。
但現在,微軟明確告訴所有員工:覺得AI不順手,不是AI的問題,而是你的問題。哪怕為了完成KPI,也要把AI用起來,並在實踐中逐步調整自己的工作方式。

我想,微軟在AI上主動戰略進攻,表明公司在戰略層面已充分認可AI的能力,並對其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他們敢於裁掉數千名無法適應新方向的員工,而不擔心影響核心業務的穩定執行。
他們也堅信,一旦形成全員學習和使用AI的氛圍,效率提升將是必然結果,對於個人和公司是一種雙贏。

AI強制令
不過,我更想強調的是,對於每個職場人來說,是時候警覺起來了。
微軟將AI應用視為基本功,其他公司也會或早或晚地跟進。
所以,千萬不要等領導要求了才去學AI,而是要未雨綢繆,提前自我驅動,主動提升AI技能,成為團隊中善用AI的表率。
現在每個人在AI面前其實站在同一起跑線,即使身處傳統行業,越早讓AI參與自己的工作,未來在競爭中的優勢就越明顯。
正如工業革命,機器讓體力好、力氣大變得沒那麼重要;AI革命來了,親力親為的腦力勞動也將失去價值,取而代之的將是讓AI幫你高質量完成任務的能力。

例如,軟體工程師不再比誰能最快寫出最多程式碼,而是要讓Copilot等AI程式設計工具寫出高質量程式碼,並快速審閱、改進這些程式碼。
在寫作領域,重要的也不是你親自碼了多少字,而是能借助AI產出符合目標讀者需求的內容,並能調動AI進行高效的編輯和修改。
總之,每個人都要想想,怎麼樣把現成的AI模型或AI Agent整合到業務流程中,透過反覆測試來提高其輸出的效果。
很多人覺得AI時代跟自己無關,機會只屬於那些搞演算法、研發AI模型的人。然而,這次技術革命的一個特點是大大降低了各領域的專業技能門檻。你不需要自己開發工具,秉承“拿來主義”,成為會用AI的人,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也能吃得很香。
所以,我建議,每個人都要主動給自己定個“AI強制令”: 要在工作的核心流程中積極應用AI,每天安排固定時間學習和測試AI工具,最佳化AI的使用效果,並逐步增加AI承擔的工作比例。
我們常說,AI不是來替代你的,而是來給你賦能的。更準確地說,AI會擴大平庸者與專家之間的差距。
那些依賴基礎技能和行業知識工作的“中間層”職場人,確實很有可能被會用AI的外來者搶走飯碗。但真正對行業有深入瞭解的專家,懂得使用者痛點,對行業knowhow有深入洞察,同時還和AI能深度協作,那麼當AI大規模替代浪潮到來時,他們仍將立於不敗之地,甚至還能乘勢而上。
所以,再多問一句,你準備怎麼讓AI為你賦能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想法。

以上就是今天的內容,最後,也向你推薦前哨AI小課,Tina老師將手把手教你使用最新AI工具。前幾期課程裡還著重教了你如何搭建智慧體,實現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助你成為效率飆升的“超級個體”!感興趣的話,就快快掃碼加入學習吧!
王煜全要聞評論,我們明天見。
↓長按圖片掃碼報名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最後,鑑於公眾號推送機制的改變,你未來刷到要聞評論的機會可能沒那麼多了,建議你加入粉絲群,第一時間得到我的獨家前沿分析,而且我們還會每天在粉絲群裡釋出獨家資料,快快掃碼加入吧!

推薦閱讀:
【科技特訓營】看懂科技產業,離不開長期觀察。線上書院模式,與王老師深度連結!為未來五年做好準備,先人一步,領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產業預測精華(iOS使用者請在電腦端開啟)
此外,我們還為您準備了一個獨家思維導圖,掃描加群即可領取
“AI賦能,成為超級個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