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晶片,暴漲

👆如果您希望可以時常見面,歡迎標星🌟收藏哦~
來源:內容編譯自taipeitimes。
位於中國臺灣的研究機構工研院上週表示,由於積體電路(IC)製造和設計領域表現強勁,臺灣半導體行業產值今年預計將增長 19% 以上。
這家政府支援的機構在其最新的 IEK 當前季度模型報告中表示,預計今年本土半導體產業的產值將達到 6.33 萬億新臺幣(2098 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 19.1%。
該估計比工研院 2 月份的預測更為樂觀,當時預計增長 16.2%,達到 6.17 萬億新臺幣。
工研院表示,按領域劃分,本土積體電路製造產值預計將比去年同期增長 23.1%,達到 4.2 萬億新臺幣,超過之前預測的 19.4% 的增長。
臺積電表示,今年IC設計產值預估成長13.9%,達新臺幣1.44兆元,高於先前預估的11.3%。
其中,IC封裝產值預估為新臺幣4,615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9%;IC測試產值預估為新臺幣2,122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6%。
全球最大的晶片代工製造商臺灣半導體制造股份有限公司(TSMC)預測,由於人工智慧應用對高階工藝的強勁需求,其今年的銷售額以美元計算將增長 24% 至 26%。
分析師表示,預計這將推動臺灣積體電路製造和積體電路設計業務的增長。
今年第一季度,臺灣半導體產業產值為1.48萬億元新臺幣,較上一季度下降0.4%,但較去年同期增長27.6%。
工研院稱,為避開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混亂的關稅政策,臺灣積體電路產業許多客戶在第一季度紛紛提前下大單,從而提高了這一傳統淡季的產量。
展望第二季,臺灣積體電路產業產值預估達1.53兆新臺幣,較去年同期成長20.6%,較上季成長2.9%。
“臺灣將繼續繁榮”
專業平臺 TechInsights 的埃裡克·史密斯 (Eric Smith) 表示,儘管美國關稅是該行業面臨的最大問題,但臺北國際電腦展上的大多數公司“將避免直接談論關稅,因為情況太不確定”。
上個月,華盛頓宣佈對半導體技術進口進行國家安全調查,這可能使該行業成為唐納德·特朗普總統貿易攻擊的目標,並可能造成毀滅性的關稅。
自今年一月份上任以來,特朗普就威脅要對美國許多最大的貿易伙伴徵收高額關稅,目的是迫使企業將生產轉移到美國本土。
依賴出口的臺灣承諾增加對美國的投資,以避免美國對其出口徵收 32% 的關稅。
但有人擔心臺灣可能會失去其在晶片領域的主導地位——所謂的“矽盾”保護臺灣。
臺灣晶片代工巨頭臺積電宣佈,計劃在已承諾的 650 億美元基礎上,再向美國注資 1000 億美元。
臺積電供應商環球晶圓公司上週還宣佈,計劃將其在美國的投資增加 40 億美元,並在美國德克薩斯州開設了一家晶圓工廠。
但週五當被問及關稅對臺灣的影響時,黃仁勳表現得樂觀,稱臺灣“仍將處於科技生態系統的中心”。
黃仁勳說:“這裡有這麼多聰明的公司,這麼多富有創新精神和活力的公司。”
“我完全相信臺灣將繼續繁榮發展……在此之前、之後、始終如此。”
END
👇半導體精品公眾號推薦👇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專注半導體領域更多原創內容
▲點選上方名片即可關注
關注全球半導體產業動向與趨勢
*免責宣告:本文由作者原創。文章內容系作者個人觀點,半導體行業觀察轉載僅為了傳達一種不同的觀點,不代表半導體行業觀察對該觀點贊同或支援,如果有任何異議,歡迎聯絡半導體行業觀察。
今天是《半導體行業觀察》為您分享的第4039期內容,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半導體第一垂直媒體』
即時 專業 原創 深度
公眾號ID:icbank 
喜歡我們的內容就點“在看”分享給小夥伴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