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源:鉛筆道/豆包AI
作者丨直八
南京最近跑出一個未來獨角獸:諾令生物,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本輪融資由鼎信資本領投,揚州國金集團、中山金控、勤智資本、倚鋒資本和興湘資本等知名機構共同參與投資。
諾令生物切中了一個強醫療剛需。一氧化氮(NO)被稱為“救命氣”,能快速改善肺動脈高壓、新生兒低氧等致死症狀,但傳統鋼瓶供氣模式體積龐大、運輸受限,導致臨床長期陷入“患者等氣救命,醫院無氣可用”的困境。而諾令生物的產品具備可替代特徵。
我們來看看,這個賽道背後隱藏著哪些機會?
– 01 –
諾令生物是國內首家專注於氣體診療的醫療器械企業。其核心產品是“行動式NO吸入治療儀”,透過電化學催化技術即時生成高純度一氧化氮(NO),摒棄了傳統工業鋼瓶供氣模式。NO作為“救命氣”,可快速改善肺動脈高壓、低氧衰竭等危重症患者的氧合指數,廣泛應用於新生兒ICU、心外科等場景。
傳統鋼瓶因體積龐大、運輸成本高且氣體來源受限,導致臨床長期面臨“患者亟需卻無氣可用”的痛點。諾令的解決方案使治療更安全、便捷,併成為國內首個符合2024年《一氧化氮吸入療法臨床應用專家共識》的同步呼吸裝置,填補了國內醫用行動式 NO氣體治療市場空白。
創始人毛雯博士的創業故事始於一次臨床觸動。北大生物系本科、南加州大學博士畢業後,她曾在雅培美國總部主導多款醫療器械研發。2018年,她發現國內NO治療依賴工業鋼瓶,而歐美已探索便攜化技術。毛雯聯合科學家秦玉(NO緩釋技術專家)及前強生高管曹貴平,創立諾令生物,目標是透過電化學催化技術實現NO的即時發生與精準控制。
2018年,公司成立,獲南京生物醫藥谷政策支援,聚焦NO即時發生技術。2021年完成A輪(本草資本領投)及B輪(禮來亞洲基金、北極光創投參投)融資,累計近2億元,用於臨床試驗;2022年4月,核心產品INOwill N200獲國家藥監局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2024年,產品進入亞洲多國市場,歐盟CE(MDR)即將獲批,並與上市公司合作推出大健康消費品。
2025年完成C輪融資,加速歐美市場拓展,營收突破6000萬元。
– 02 –
諾令生物所屬的賽道是“醫用氣體治療裝置”,其發展可分為三個階段:
萌芽期(1990s-2010s):NO療法獲諾貝爾獎,但依賴鋼瓶供氣,應用限於重症。
興起期(2010s-2020s):美國Vero Biotech推出無鋼瓶裝置,國內仍空白。
崛起期(2020s至今):便攜化、精準化需求爆發。據順企網資料,全球醫用氣體裝置市場規模預計 2029 年達 416.62 億元,年複合增速 6.8%(涵蓋製氧機、麻醉氣體系統等更廣泛裝置)。
具體而言,醫用氣體治療裝置屬於:崛起期(2020s至今)的中後期階段,兼具藍海潛力與紅海競爭特徵——市場格局未定,但頭部效應初現。頭部企業(如美國Vero Biotech、Mallinckrodt)已建立技術護城河,國內航天長峰等企業加速佈局,新進入者需突破電化學催化或智慧化(如AI即時調控)等核心技術。
總體來說,國內仍無絕對壟斷者,新進入者可瞄準未滿足場景(如家庭慢病管理),長期趨勢與NO緩釋材料、藥械組合(如抗菌導管)有關。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圖片源自AI。
鉛筆道近期推出了一款爆炸產品——媒體VIP會員,核心亮點是:以一頓午餐的價錢,聘鉛筆道為你的年度媒體顧問,1年6次專屬顧問時間,做你媒體圈的貼身朋友。詳情可以檢視連結



歡|迎|聯|系
想獲得調研,請聯絡:pencil-news
想商務合作,請聯絡:renguozhou2019
想加入創業社群,請聯絡:Pencil-news
想進行市場合作,請聯絡:Pencil-news
文章轉載,請聯絡:Pencil-news

推|薦|閱|讀

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