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Trump在空軍一號上接受媒體專訪時說,他已同普京透過電話,商討以談判方式結束俄烏戰爭;被問及兩人通話次數等細節時,Trump表示“我還是不說為好”,給外界留下充分想象空間。
考慮到這是自2022年戰爭爆發以來俄美總統首次直接談話,一時間引發各方高度關注。
2月9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回應塔斯社詢問時說,他既無法證實也無法否認關於兩國總統通話的訊息;佩斯科夫指出,隨著美國新政府開展工作,美俄之間正進行許多溝通,這些溝通透過不同渠道進行,我個人有可能不知道某些事情。
眾所周知,半推半就就是願意,不願意否認就是承認。
果然,2月12日克里姆林宮以文字宣告的方式證實了這一訊息,表示“通話持續了近一個半小時”,宣稱莫斯科和華盛頓“是時候展開合作了”,緊接著便爆出美俄元首有可能近期在沙特會晤的訊息。
根據美媒說法,Trump希望澤連斯基和普京在2月底或3月份會面,4月份宣佈停火,5月9日(烏克蘭最近一次動員截止日期)前釋出正式停火協議宣告,之後基輔將被要求不再延長戰時動員令,並於下半年舉行總統大選。


過去幾天,俄羅斯官媒放出許多關於紀念“雅爾塔會議”的訊息,俄副外長亞布科夫公開表示,不排除召開新“雅爾塔會議”的想法,以便鞏固在特別軍事行動結束後形成的地緣政治格局。
為紀念雅爾塔會議八十週年,克里米亞的一家畫廊還舉辦了一場名為“雅爾塔2.0”的藝術展,其中最惹人注目的是一幅美、俄、中三國首腦(想象)畫作——普京坐在中間,中美元首分坐兩側。
不難體會,俄國官媒已經開始為停火談判以及對美緩和關係做輿論鋪墊。
那麼“雅爾塔2.0”究竟是俄方一廂情願的想象還是確有端倪呢?中美俄歐等主要力量又分別懷揣著怎樣的心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