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路口大爺只有一個
來源 | 路口大爺聊宏觀(ID:lukoudy)
剛開年,多數地方就非常實在地下調了今年的消費目標。
從地方工作報告的情況來看,多數省份選擇重工業輕消費,不少省份非常有信心地上調工業生產目標:
比如廣東從去年的5%上調到今年的6%,同時將消費目標從去年的6%下調到5.5%;
浙江的工業目標從6%上調6%以上,消費目標從5.5%下調到5%以上;
中西部省份多數都大幅上調工業目標,大幅下調消費目標,比如湖北從9%下調7%。
經濟大省也在淡化聊固定資產投資的規模和增速,更主要講“提質增效”。
這也許和春節期間deepseek引爆全球、春晚上的宇樹科技機器人十足吸精有關。
各個省估計現在是又興奮又焦慮。
興奮工業又有了新增長點,也焦慮慢人一步。
比如AI三傑都是廣東人,為何這些AI獨角獸、創新企業卻是在杭州發展起來的。
每個想要有所作為的省都得思考如何不被科技革命的巨浪淘汰,怎麼留住人才和資金。
地方想到的首先肯定是和就業、和財政直接相關的工業類企業,將科創和產業升級置於更優先的位置。
但與此同時,人民日報頭版在開工首日刊發了兩篇重磅文章:
一篇叫《全方位擴大國內需求——二〇二五年,中國經濟這麼幹》,另一篇叫《消費新圖景發展新動能》。
意思非常明顯,今年中央經濟工作主抓消費、投資這兩大內需。
在第二版面上,官媒採訪了5家意在反映中國經濟重要趨勢的企業,分別是:
新能源鏈主企業寧德時代,主題為不卷價格卷創新;
家電上游企業斐雪派克電器,主題是用好良心政策練內功;
一家中試平臺武漢中關村硬創空間科技,主題是打通科技與產業堵點,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第四家是中國種子集團,用揭榜掛帥的方式解決生物育種難題;
第五家是餐飲企業廣州酒家,老字號用數字化謀轉型。
可以看出,這五家企業,有兩家在講消費,另外三家在講科創。
這種戰略與執行層面的衝突,其實也說明了現實約束。
對於目前階段而言,提振消費的實現難度更大。
地方也明白,春節消費內裡不足,是虛火,工具有限,歸根結底還是得給居民增收,得調節收入分配結構。
但是,從2024年的資料來看,工業增長雖然喜人,但製造業利潤總額已經來到了十年新低。
地方一味鼓勵卷生產也不是出路,擴大內需還是有很多內功得練的。

2024已經結束,2025充滿不確定。智谷盡全力幫助你找到有確定性的方向、趨勢、研判。
加入智谷圈,每週的萬字調研和研究,濃縮出高標準的內部研判。每週3分鐘,穿透資訊噪聲,直達本質的財富訊號。新春訂閱,贈送未來一年12場閉門直播。
新春優惠價199元/年,未來隨人數增加逐步恢復至499元/年。掃碼加入,圈內等你,每週三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