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伴隨國際金價持續走高,多家老鋪黃金線下門店被爆出現排隊3小時以上的盛況。
與此同時,老鋪黃金在資本市場同樣被“瘋搶”,近期來不斷刷新歷史新高。上市近8個月,股價暴漲超過10倍,總市值飆升超800億港元,已成為中國市值最大的黃金珠寶商。這是市場價值發現,還是孕育又一場超級資本泡沫?
財務高增疑雲
2024年,國際金價創下40次新高。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中國市場的金飾需求卻出現了顯著下降,同比降幅高達24%。與此同時,周大福、老鳳祥、周生生等業內主力黃金珠寶品牌在上半年均出現雙位數負增長。
然而,老鋪黃金卻令人意外的保持超高速增長。據業績預告披露,2024年,公司實現淨利潤14-15億元,同比增長236%-260%。
老鋪黃金與同行大相徑庭的超高業績表現,卻被不少投資者質疑盈利質量不佳。此外,虎嗅旗下妙投APP也曾發文針對老鋪黃金的財務問題發出過質疑。
一方面,老鋪黃金應收款項持續膨脹。截止2024上半年,公司應收款項合計為4.74億元,同比大增132%。此外,2023年,已大幅增長217%。要知道,老鋪黃金全部為直營店,產品直面廣大消費者,屬於“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模式,應收賬款數額很小才符合常理。
另一方面,老鋪黃金的經營現金流與淨利潤表現並不匹配。2017-2019年,公司淨利潤從0.32億元增長至0.91億元,而經營現金流淨額持續為負。到2023年,經營現金流淨額再度轉負,為-0.29億元,而同期淨利潤高達4.16億元。2024年上半年,該資料為0.67億元,而淨利潤高達5.88億元。

▲老鋪黃金現金流與淨利潤長期背離
究其原因,公司應收賬款以及存貨高企導致了其現金淨流入額顯著低於淨利潤。其中,最新存貨為21億元,同比增長119%,佔營收比重高達60%。
其實上,老鋪黃金在港股上市之前,曾在A股兩度上市兩次受挫被否,主要原因可能涉及關聯交易合規性存疑、財務資料表現與行業背離、內部控制缺陷等問題。
狂歡盛宴與隱憂
過去幾年,老鋪黃金業績實現了逆勢高增長。更值得關注的是,未來其高成長效能否延續。
從店效看,從2025開始高坪效門店將陸續進入成熟期,單店店效同比增速或會大幅放緩。
2023年及2024H1,老鋪黃金單店店效同比增速分別高達115%、104.2%。這源於金飾產品的“量價齊升”。
一方面,老鋪黃金2023年會員總數為9.3萬人,同比增長131%。其中,年消費不超5萬元的會員佔比87.5%,消費超5萬元的會員佔比12.5%。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會員人數已達27.5萬人。不過,全國最新門店數量僅37家,人群輻射範圍相對有限,會員增速無法保持持續高速增長。
另一方面,老鋪黃金因金價等原材料價格持續上漲而幾乎每年都會提價,且提價幅度超越大盤金價漲幅。這在一定程度上利好單店店效。
不過,老鋪黃金“量價齊升”態勢在過往兩年得以充分釋放,單店收入在2024年上半年已經超過1億元,未來店效增速將不可避免出現大幅下滑。這裡援引華西證券樂觀預期,2025-2026年,老鋪黃金店效同比增速分別為16%、13%。
從開店數量看,老鋪黃金的節奏一直較為剋制。2021-2024年,老鋪黃金店面數量為22家、27家、30家、37家。同時,公司還受制於現金流不佳以及優質商業地段競爭激烈等綜合因素,每年擴張速度大機率依然會很緩慢。
從店效以及開店節奏看,老鋪黃金未來高增長的基礎並不牢固。因此,資本市場對於其未來業績暴增及持續性可能過於亢奮了。
在市值觀察看來,除了業績樂觀預期外,老鋪黃金被瘋炒還有資金面驅動因素,即流通股本相對較少,被南下資金極致搶籌、抱團。
回顧資本市場表現,老鋪黃金超10倍漲幅,主要是在2024年9月10日及以後時間段貢獻的。這正好為公司進入滬深港通的時間點。一經開通,南下資金佔總股本持股比例從0一路飆升至最新的11.56%(截至2月24日)。

來源:Wind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4年6月末,老鋪黃金前9大股東持股總數高達1.33億股,佔總股本比例已達到了80%左右。可見,能夠在市場上真正流通的股本相對較少,利於南下資金,尤其是遊資瘋狂炒作。
截至2月24日,老鋪黃金最新PE已高達101倍,較上市之初的25倍整整提升了300%。與同行對比看,周大福、老鳳祥、周生生PE僅為17.97倍、13.34倍、6.33倍。
因此可見,老鋪黃金已經出現較為嚴重的估值泡沫,與2021年2月普遍近100倍PE的網際網路大廠有幾分相似。彼時,港股大市好,公司業績增速高,疊加美元流動性極為寬鬆,而後業績高增速被陸續證偽,美元流動性也大為收緊,迎來了長達4年之久的估值消化期。那麼,老鋪黃金會步入其後塵嗎?
浮誇的“奢侈品”
在網路上,不少人把老鋪黃金視為金飾界的愛馬仕,不少消費者也將買老鋪黃金視為投資未來的“奢侈品”,而公司營銷似乎也有意無意塑造奢侈品形象。
不過,在市值觀察看來,老鋪黃金商業本質仍然是一傢俱備一定溢價能力的連鎖黃金珠寶商,跟真正的奢侈品相去甚遠。
首先,真正的奢侈品品牌盈利能力會足夠高。比如,法國的愛馬仕,常年毛利率維持在70%以上,淨利率高達30%以上。再比如,中國的茅臺,白酒奢侈品牌,常年毛利率高達91%以上,淨利率高達52%以上。
再看老鋪黃金,最新毛利率為41%,包括黃金原材料在內的成本率高達50%以上,與真正的奢侈品並不匹配。
與同行對比看,周大福最新毛利率為31.4%,周生生為28.3%。可見,老鋪黃金毛利率相比同行溢價並不明顯。其產品按照一口價進行售賣,折算下來的單克金價要比同行高一些,品牌溢價不算多,與真正的奢侈品依靠品牌大幅溢價的能力還有很大差距。
其次,老鋪黃金亦沒有真正奢侈品品牌的“護城河”。
老鋪黃金創始人徐高明在2014年才註冊“老鋪黃金”商標,2016年才開始選擇獨立運營品牌。品牌成立的時間與積澱的價值厚度顯然不足。
從產品維度看,老鋪黃金產品主打“古法金”,其稀缺性也不足。按照2023年收入來計算,老鋪黃金在古法黃金珠寶市場僅僅排名第7,市佔率僅2%,而2017年市佔率高達14%。
在近幾年裡,大量黃金珠寶玩家湧入古法黃金賽道,使老鋪黃金的市場份額被大幅擠壓。比如,周大福的“傳承”系列、周生生的“東方古祖”系列、週六福的“璽古金”系列、老廟黃金推出的“古韻金”系列,以及中國黃金推出“承福金”系列等,均憑藉各自品牌優勢與產品特色,迅速搶佔了市場份額。
更令人遺憾的是,老鋪黃金在產能佈局上存在明顯短板。為了滿足市場需求,老鋪黃金將大量生產任務外包給外部工廠,這使得其在向消費者宣傳古法工藝獨特性時顯得有些尷尬。
據披露,2021年至2023年期間,老鋪黃金的外包生產佔比分別為36%、32%和41%。這種較高的外包比例不僅削弱了其對產品質量的把控能力,也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品牌高階定位形象。
可見,老鋪黃金離真正的奢侈品品牌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深厚品牌力的打造需一步一個腳印,否則過於心急衝短期表現,可能會透支、反噬品牌本身。




華商韜略出品
主編:畢亞軍 責編:周怡
美編:宋曉昱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部分圖片來自網路、圖蟲創意、東方IC,未能核實版權歸屬的,不為商業用途,如有侵犯,敬請作者與我們聯絡




華商韜略旗下公眾號,歡迎關注

◆◆◆

“點贊”是喜歡,“在看分享”是真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