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館生意已見下滑!華人老闆:我們真的很擔憂

《洛杉磯華人資訊網》出品,轉載須徵求許可,規範署名(公號名/ID/作者),違者必究
據衛報4月21日報道 華盛頓特區的川菜餐廳Chang Chang已經注意到,在大量居住於該地區的聯邦政府工作人員失業後,它的生意出現了一些下滑。但最近的關稅上調對於這家餐廳而言,將是一個更大的打擊。
(圖片來源:衛報標題截圖)
在最近中美之間針鋒相對的貿易爭端之後,花椒和其他食材面臨至少145%的關稅。那些被這一情況打得措手不及的餐館經營者們表示,花椒是中國地方菜中標誌性的麻辣香料,對於依靠從中國進口的特色食材來打造菜餚正宗風味的全美各地餐館來說,如此高昂的稅率是一種生死存亡的威脅。
報道稱,這家中餐廳是Peter Chang餐廳集團的一部分,該集團在華盛頓特區、弗吉尼亞州和馬里蘭州經營著十幾家川菜館。Chang Chang的活動總監林留清怡(Jen Lin-Liu)說:“我們真的很擔心。我們所需的一些食材在美國根本就沒有。”
據悉,該餐飲集團從當地農民那裡採購肉類和蔬菜,其中包括五指湖地區(Finger Lakes)的一個阿米什人社群,該社群為其供應香菇和有機豬肉。不過,它仍然依賴進口食材,比如泡椒和醬油,這些食材賦予了菜餚獨特的風味。
林留清怡表示,其他物品的成本也在上升。“你能想到的任何供應品價格都在上漲,從外賣餐盒到列印紙再到選單用紙都是如此。”她還說,如果關稅稅率維持不變,一道原本售價20美元的菜餚可能會上漲到35美元甚至40美元
舊金山一家高檔餐廳的主廚喬治·陳(George Chen)表示,儘管自己菜品所需的一些食材或許可以用其他地區的食材替代,但這會破壞他在為菜品挑選獨特食材時所秉持的那份用心和對品質的堅持
他還表示:“替代會破壞複雜的長期關係。我在中國生活和工作多年,花了很多年的時間才找到了特殊的香料供應商或有機茶農。”
他工作的China Live除餐廳和冷飲吧之外還有出售筷子、玻璃茶杯和茶壺等商品的商店,他說最受影響的是這些商品,因為在如今的關稅稅率下,對這些商品進行“重新訂貨是不可能實現的”。
對於像網上商店Mala Market這樣的直接進口商來說,對中國產品徵收的關稅威脅到了其整個商業模式。花椒在這個網站上很受歡迎,但它也銷售許多采用傳統工藝、原產於中國各地的商品。店主Taylor Holliday將這些產品稱為“傳統傳承產品”,包括在中壩手工釀造醬油,在四川陳釀三年的發酵豆豉,以及在山東用石磨研磨的芝麻醬
他指出,這些產品在原產地傳承了幾百甚至上千年,不可能在其他地方生產。
雖然Taylor的部分業務是為美國各地的餐館提供批發產品,但其大部分訂單來自家庭烹飪者
Taylor說:“我們的很多顧客是那些對中國有著文化或情感依戀的人。這不僅僅關乎食物,更是對這些產品的一種文化眷戀。”
費城的中餐館峨嵋山莊(EMei)不僅從中國採購花椒,還採購筷子以及用於外賣訂單的塑膠餐具等物品。和許多中餐館一樣,外賣是這家餐館業務的重要組成部分。
該餐館老闆曹丹(音譯,Dan Tsao)說,關稅上調使得每份外賣訂單的成本增加了大約1到1.5美元。“到目前為止,這對我們來說是主要的影響。”
但這些關稅也可能會給這些商品帶來供應問題。
曹丹說:“進口商們正在暫停更多來自中國的訂單。他們覺得125%的關稅太離譜了。”

雖然這家餐館的許多食材都從當地農民那裡採購,但它仍然依賴從其他國家進口的一些食材。它從墨西哥訂購西蘭花,從厄瓜多訂購蝦,從泰國訂購大米。曹丹說,大米尤其關鍵:這家餐館每晚要消耗大約200磅大米。自從川普本月早些時候宣佈相關政策以來,每磅大米的價格已經上漲了超過25%
關稅政策頻繁變動,這種變幻莫測的態勢也令餐館老闆們和供應商對採取哪些措施以及如何規劃未來業務持謹慎態度。
曹丹原本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再開兩家餐廳,而他也關注到一些裝修工程的預算正在上升。大部分建築材料也來自中國。

他說:“我現在還在猶豫。”在供應品價格和裝修費用持續上漲的情況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或許會改變他的計劃。他補充說:“這將對整個體系產生連鎖反應,而且經濟上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了。”
Taylor說,她有一集裝箱的貨物已經從中國發出,預計大約五週後能透過美國海關,但在迫不得已之前她不會提高商品價格。
她說:“我祈禱到那時情況能有所改變。” 但如果沒有,她也只能無奈地去支付這些關稅了。她說:“我沒有別的辦法來維持經營。”
洛杉磯最值得關注的兩個微訊號

相關文章